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媒体对太平洋建设参与的兰州新区和兰州新城建设的集中报道后,其采用的BT模式也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材料供应商:货款收回率低2012年12月上旬,自称"太平洋建设旗下的砂石供应商"王先生联系《中国经济周刊》爆料称,自己在做太平洋建设兰州新区项目时,被拖欠近2000  相似文献   

2.
酷博     
《中国经济周刊》2012,(48):78-79
有什么新鲜事要告诉我们?与中国经济周刊一起微博!【严介和再造兰州城?】半年内推掉700余座荒山,今年52岁的严介和正在兰州上演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在他自己看来,"严介和移山"的土方量超过当年的三峡。在兰州一地,太平洋建设还参与了国家级开发区"兰州新区"的建设。不仅如此,太平洋建设近期在西部四处开花:在云南、青海、广西、贵州等地陆续签下数十亿到上百亿的大单。与严介和的高调相比,兰州各级政府部门则显得低调、暧昧,这一项目的风险似乎也暗含其中。(本期在西部处开花  相似文献   

3.
11月10日,太平洋建设集团首席顾问严介和在南京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兰州新城项目,以及其中预期的利润和风险。拉弓没有回头箭《中国经济周刊》:兰州新城项目200多亿资金的先期投入是太平洋一次性出资吗?你们现在有这么多资金吗?200多亿的投入不担心在中间断掉?严介和:是一次性投的。我们现在有也得有,没有也得有,现在已经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快满 《开发研究》2007,(5):132-135
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城镇化步伐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长期困扰兰州经济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文章在分析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特征与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指数函数、灰色模型和联合国法对兰州经济区2010、2020年城镇化水平作了预测。最后,提出了积极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等有利于经济区在空间上、时序上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策略,为兰州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在古代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现代又有"黄河之都"的美誉。兰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和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尚存在"短板"。本文对兰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希望对兰州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马琦明 《发展》2017,(12):44-48
对兰州牛肉面文化进行一次总结性整理,是我多年的愿望.国庆节前,侄子萨利哈从上海给我打来电话,说要和几位朋友在上海开个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馆,写了篇"兰州牛肉面的前世今生"让我看看.前世写了马保子、马杰三,今生写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兰州牛肉面如雨后春笋般地开遍大街小巷".我突然感觉兰州牛肉面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可能就在这里.现在到处都能看到有兰州牛肉面招牌的面馆,但缺少了兰州牛肉面的文化.如何使最具文化的"兰州元素·牛肉面"保持自身鲜明特色并源远流长,这就成了我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是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战略的一个标志性成就。兰州新区要抢抓政策转化的有利机遇,着力打造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和"21世纪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兰州新区创办"新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构筑面向中亚、西亚、中东以及欧洲的开放平台与渠道;强力推动老企业"出城入园"步伐,加速兰白相关老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配套集聚;按照"园区、社区、生态区"三区布局,打造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坚持生态绿色新区发展思路,通过国家森林公路、湿地公园、城市公园与绿化带建设美化新区;积极探索保税加工与保税物流为主的"综合保税园区"建设,形成兰州新区深度开放的崭新形象;尝试申请将新区打造成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试验区,增强新区产业转移吸引力;抢抓国家金融支持政策机遇,建立石油及其他贵金属国际性期货交易市场,建立人民币区域性结算中心;强化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意识,凸显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宏观背景之下,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西北内陆城市要把握历史机遇,实现当地开放发展的历史任务,需要改善当地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甘肃省兰州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节点,甘肃(兰州)国际港务区和兰州新区"两口岸一平台"建设是发展口岸经济的抓手和重点。目前,兰州在建设口岸、陆港,发挥通道优势的过程中主要存在3方面的问题:第一,多式联运建设不完善;第二,优势产品例如特色农产品未能规模化地走出去;第三,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与兰州新区陆港存在同质竞争问题。未来要进一步发展口岸经济,首先,加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与兰州新区在电子商务、大数据、多式联运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其次,强化各自的功能侧重,真正实现错位发展;最后,优化企业服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9.
唐伟尧 《发展》2014,(11):28-30
正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兰州文化旅游产业,重塑和提升城市形象,2012年4月,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兰州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该重大策划立足市场,面向游客,突出体现了兰州的地域特点和区位优势,先声夺人,占据了西北旅游形象制高点,完成了兰州旅游城市形象由过去的资源定位到现如今的市场定位。其一经推出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赞誉,成为兰州市旅游的主打形象  相似文献   

10.
高益群 《发展》2014,(9):34-35
正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兰州,文化符号甚多。市民习惯把兰州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用"四个一"来概括,即"一碗面(牛肉面)、一本书(《读者》杂志)、一台戏(舞剧《丝路花雨》)、一座桥(黄河最早的铁桥)"。与其他文化符号所不同的是,兰州牛肉拉面是盛在碗里的文化符号。凭着这一文化符号,兰州跻身于"最中国美食城市"行列;凭着这一文化符号,人们从一个视角领略了兰州风韵。一碗面成了一座城市具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兰州城市民俗旅游走向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可从黄河民俗文化旅游、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浓郁地方风情的民俗旅游、城市时尚风情旅游,民俗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入手,创新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品牌,发展兰州特色民俗旅游,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为兰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一开放、变革的时代大潮,尤如汹涌澎湃的海洋,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特征。"太平洋"成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积极参与中国船舶工业全球化的进程,肩负着振兴民族船舶工业的重任。大海是我们的依托,我们是大海的骄傲!大海成为"太平洋"形象文化的标志,海文化涵盖了"太平洋"企业的核心理念。海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概括其特征,就是"海的胸怀、浪的激情、水的奉献"。  相似文献   

13.
当土地面积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时,兰州上演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半年内,将有700余座荒山被推为平地,土方量超过当年的三峡。移山造城,已经成为新兰州发展的奇特方式。民间投资220亿建设新兰州2012年8月28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花落兰州北部。这一规  相似文献   

14.
南大港湿地     
位于渤海湾顶端,属于典型的滨海湿地类型。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视野辽阔,盛夏时节,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可看到世界现存的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另两处在太平洋东岸的美国圣路易斯安那州和智利的斯里兰州),其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世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贺为 《发展》2022,(1):44-45
<正>新时代高标准做好"黄河文章",把黄河生态建设与弘扬黄河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强力打造黄河上游"万里黄河第一城"大景区范式,创造黄河兰州段全新旅程起点,向世界推介兰州,塑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符号,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建设"都会城市、精致兰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兰州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从黄河民俗文化旅游、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浓郁地方风情的民俗旅游、民俗博物馆的作用、开发特色民俗商品等方面入手,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兰州特色民俗旅游,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为兰州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阿干镇,距兰州数十里,该镇的山寨街至今还保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些民间建筑,当地人称"兰州老街"。  相似文献   

18.
金秋八月,瓜果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第十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甘肃省省会、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兰州有很多景观值得欣赏。其中有些景观是兰州所独有的,比如已经粗具规模的"黄河四十里风情线",正在展示的就是兰州的独特,这个风景应是兰州人的自豪,更是政府的作为;只是当日光所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6—2010年兰州市就业数据,建立ARIMA模型,对兰州"十二五"时期就业的产业人数变动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兰州就业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过低;就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明显偏离;二、三产业均具有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城镇就业比重过低;兰州第一产业人数和第二产业人数所占比重均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三产就业人数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兰州就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