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蓝伟东 《商》2014,(7):224-224
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环境问题亦日益严重。为了考察污染密集型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污染排放的影响,检验其收入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本文利用20D1—2010年分行业面板数据,参考环境EKC曲线构建模型研究得出:全部工业投资的收入效应并不存在;中国工业投资规模亟待扩大,以争取规模经济效应,减少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修正的净出口消费指数检验"污染天堂假说"发现,我国没有成为污染产业的"天堂";尽管我国的产业转移是双向的,但工业集聚的程度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构建CO2排放影响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贸易开放程度对CO2排放有负向影响,提高贸易开放程度有利于降低CO2排放;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和参与程度对CO2排放均有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或参与程度的提高会增加我国的CO2排放压力。最后指出限制贸易或外商直接投资不能有效降低我国工业的CO2排放,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的,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降低排放密度来控制CO2的排放规模。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外资的大量引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其中外资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管制效应对我国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溢出的正效应;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发挥规模的正效应;调整优化产业引资结构,进行环境管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1997-2010年省级层面的数据测算出中国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FDI与工业污染排放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FDI、资本禀赋、国有产值比重、环境技术效率等变量对于我国的工业污染排放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环境避难所"假说;FDI流入不仅直接带来大量的"三废"污染排放,而且通过关联效应驱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工业化和"资本深化",间接导致污染排放增加;资本禀赋、国有产值居高不下均强化了污染排放,环境技术效率显著弱化了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规模效应、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三种机制对中国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其中,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增长效应为正。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雾霾污染正相关;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煤炭消费、机动车辆、贸易开放度、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以及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开放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1990-2007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经济开放对环境的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而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环境,同时出口增长是环境污染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共同作用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些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没出现"污染避难所"的现象,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以前大规模出口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非常有意义。本文利用1983-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都具有直接的正效应;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具有"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1998-2005年①我国工业行业数据,就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贸易促使我国工业向更清洁的行业结构转变,这种结构的转变降低了工业污染排放水平;其次,贸易促进了我国环保技术的进步,由此产生的技术效应减少了工业各行业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最后,由于出口规模扩大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远远超过正的结构和技术效应,因而贸易对环境的总效应为负。另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不成立。  相似文献   

9.
经济开放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90—2006年江苏省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江苏省为例研究经济开放对环境的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是环境质量改善的Granger原因;而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环境,同时出口增长是环境污染增加的Granger原因;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些研究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江苏省是不成立的,江苏省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省内企业大规模出口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推动着中国经济发展,但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文章分别分析FDI的规模、结构、技术、环境管制对我国碳排放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效应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受Jie HE(2006)研究的启发,本文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在1997-2004年间除西藏以外我国29个省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础上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FDI存量诱致的经济规模扩张和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环境效应均为负面的,而其诱致的技术转移带来的环境效应为正面的,但FDI存量的总体环境效果则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检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本文采用面板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发现在我国存在污染避难所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92-2007年中国工业的数据,对流入我国的FDI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长期关系,FDI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同时环境污染的加剧又吸引了更多的FDI的流入,从而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最后对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DI大量流入东道国。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两者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FDI的进入会最终导致东道国环境恶化吗?FDI对一国的影响是复杂的。一般认为FDI是通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污染密度三个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依据以上结论和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得到结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国内引致投资,FDI降低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如果考虑到对国内资本的带动作用,FDI的进入增加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we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openness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n pollution emission across the Chinese provinces. Our analysis shows FDI contributes to more serious pollution emission, where the effect of the former on the latter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former’s impacts on the input of natural resources or the industry mix, either of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evel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ur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output and per capita output, pollution emissi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 intensity would both first rise and then fall, which lends support to the EKC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不断增加,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了严重的碳排放量增加与环境污染问题。文章根据1994~2009年的相关数据,计算了该时期中国的碳排放量,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多将加大中国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业引资环境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逐渐成为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各地区服务业引资环境的协调发展便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服务业的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07-2012年我国外商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资本模型和知识资本—洗钱模型为基础,对比离岸国家(地区)与非离岸国家(地区)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洗钱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洗钱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绝对市场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房地产及整体行业有抑制作用;相对市场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整体行业有促进作用;劳动力丰裕度严重抑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整个行业;贸易成本和距离均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