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部产业向中部和西部转移是国家协调东部、中部和西部平衡发展,缩小区域贫富差距的一大举措.广西作为西部省份之一,应当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努力培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促进自身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东部产业向中部和西部转移是国家协调东部、中部和西部平衡发展,缩小区域贫富差距的一大举措。广西作为西部省份之一,应当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努力培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促进自身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现区域间梯度发展,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支持至关重要.我国中部地区金融制约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研究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效应,认为金融市场能够聚敛资金、优化配置、调节需求、反映信息、推进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承接转移时金融制约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进程加快,广西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机遇,提高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整体竞争力,就迫切需要加强广西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国外及东部地区某些产业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因此,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如何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将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较详细分析,进而提出承接好产业转移的原则和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经济、环保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本文通过对武威市金融支持承接低碳产业转移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西部地区承接低碳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从法规层面明确了各区域的差异化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各地产业发展的落差为地区间产业转移提供了市场环境,冀中南地区作为京津3小时交通圈内的区域,在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中存在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以邢台市威县为例,对冀中南地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内外部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之间互动关系的梳理,文章提出: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承接的目的是培育优势集聚产业,承接的重点是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有鉴于此,文章立足承接地,并以滁州为例,通过构建产业集聚静态和动态指数模型,对其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承接产业的选择及承接对策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本文分析了中部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自身优势和存在的不利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从园区建设到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依据目前中国东部地区、尤其是广东产业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广西自身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其他方面的相关条件,现阶段的广西在承接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首先可利用广西的特有区位和特有资源,将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而为广西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提供有效的触发器。其次,由于广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积极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助于强化对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而且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相当程度上也会促进广西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实践中这一点在广西贺州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就表现得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2011年8月22日撤销地级市建制,管辖区域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市)、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不仅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而且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2.
宋超 《大众商务》2010,(6):63-64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本文分析了中部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自身优势和存在的不利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从园区建设到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既是绝好发展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中部地区应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把握时机,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本文提出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着力提升综合优势、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深化和整合等方面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河南统计年鉴等资料,利用区位商模型对河南工业专业化水平与集聚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实际、参照国家和河南省规划,提出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现代家居、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及新材料等产业作为河南省重点承接产业。  相似文献   

15.
论转移定价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定价有成本基础、市价基础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多种方法。影响企业集团转移定价政策选择的有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以及战略目标、税负管理、盈余管理等主观因素。企业集团在选择转移定价政策对应当遵循全局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从法规层面明确了各区域的差异化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各地产业发展的落差为地区间产业转移提供了市场环境,冀中南地区作为京津3小时交通圈内的区域,在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中存在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以邢台市威县为例,对冀中南地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内外部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产业构成、财政收入、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在安徽省的重要经济地位,对皖江城市带与铜陵市经济发展进行了梯度剖析,对铜陵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产业选择做出了判断,论述了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并得出相应的启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铜陵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民工荒”问题和国外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部分企业开始试图寻找新区域、开拓新市场,将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或周边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形成了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浪潮。其中,越南以其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优势引起了中国众多企业的兴趣。本文以第四次产业转移为背景,从转移方和承接方的角度,对越南承接中国加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西部地区只承接高科技产业而不承接低端产业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存在片面性,有可能导致错失发展机遇。中西部地区应当兼收并蓄,在不违背节能减排原则的前提下,多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低端产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粤东地区承接珠三角乃至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粤东地区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受种种因素制约,导致整体质素下降,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发展滞缓。因此,从当地特点出发,积极承接国外和珠三角的经济、资本、技术辐射,带动产业升级,应是粤东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