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工业化的“二元结构”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区别于“一五”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五”至“五五”时期实行的“速度赶超型”工业化,以至单纯强调“知识经济”或“信息化”而忽视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关系的全新的工业化道路。但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工业化目前是两条主线——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行发展,而农村工业化不论科技含量还是整体水平都大大落后于城市工业,这种工业化的“二元结构”终将成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拟就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沿革、城乡工业关系的演进趋势和加快农村工业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中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工业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正在朝着和谐社会中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农业一直以来是为城市工业服务的,农村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状况使得农村工业化发展出现诸多与和谐社会要求不符的问题。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我们要认识到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走科技含量高、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乡村工业化的进程将会加速,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相继转移到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从空间经济的角度看,这些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以就地消化为主,还是以易地转移为主?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分散布局,还是向城镇地区集中?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6.
7.
香港工业是"转移型"工业.因为特殊的历史和市场条件而在战后迅速发展。它的工业主体是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香港自由贸易政策以及优良的港口及服务设施.使这类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有重要的时效性及低成本的竞争力。1980年初以来,内地开放,使这个工业体系在空间上扩大,与珠江三角洲一起构成"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香港工业在稠密的市区亦形成城市工业地理中的新形态、出现密集的、多层式的各类工业企业在狭小空间上混集,以及工、住用途在同一幢建筑内混集。目前香港工业已到必要的转型阶段。政府需要改变其"自由贸易"政策而采用新的、有力的导向型的政策以营造新工业。同时,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在政策上的合作亦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湖南工业结构及其工业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南工业在全省产业结构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工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必然对湖南整个国民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国内外相关理论,从各个角度对湖南的工业结构和工业化水平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从农村就业转移看我国工业化及城市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基点,二者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各具独特而又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应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工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基点,二者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各具独特而又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应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苗长虹(河南大学地理系、开封475001)科学地认识农业工业化的作用和绩效、是农村工业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农村工业的发展究竟能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起哪些作用呢?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问题的专家小组... 相似文献
13.
14.
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3):1-5
本文认为将工业化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是片面的,片面理解工业化会造成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和服务业等非工产业,扭曲产业结构等后果.工业化的本意是产业化,本质是专业化,工业化的起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二元经济.市场化和法治化是工业化的基本保障.重新认识工业化意味着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为各个产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促进专业化分工,将推进市场化与推进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新型工业化模式是中国智慧对人类文明的最新贡献,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必然选择。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重视工业技术创新,因为工业技术创新是保证工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并能确保工业化进程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新形势下对农村工业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我国上至总理、下到百姓普遍关注的最"头痛"的事情.平心而论,中国农民历来都是收入比较低、生活比较苦的一个劳动群体.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个人收入都在提高,但相比之下,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却很小,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上一年增长8.2%,而农民只增长了4%.如果与城镇已经富裕起来的人群对照,其差距就更大了.正因为如此,农民增收问题才引起社会各界如此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在说明农村工业化对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工业化与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百臣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5,(2):11-17
在村工业化的崛起并持续高涨,是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重大变革之一。它挣脱了极其稀缺的土地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束缚,拓展了农村资源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为农村经济的振兴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它也是中国农民在当时历史和现实条件下所做的必然选择。由于受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和“就地转移”政策的严格规定,导致了高度分散式布局,并不可避免地造成高昂的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以及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这种规模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双重作用导致了农村工业的总体效益低下,在统计表上产值连年增长的背后是看不见的巨大的发展代价,并反过来深深地影响到农村工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因此,由高度分散走向合理集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本文提出的农村工业开发小区综合管理的模式就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