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白星星 《中国会展》2020,(10):46-49
继国务院5 月8 日发文表示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之后,国内多个省市先后发文支持会展业恢复,也有个别城市已举办过线下会议活动。作为会展业组成部分的会议业,相对灵活,重启也相对容易。本期,我们邀请几位业者谈谈疫情常态化下的会议业发展之路,希望能给业者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2.
曹墨 《中国广告》2004,(8):119-120
会展因为涉及大量的人流、物流,以及对周边产业的广泛拉动,因而成为综合型的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会展不仅仅是商业活动,同时也是城市形象推广、城市营销活动。而世博会则更可以称为国家形象推广、国家营销活动。对于这样的活动,政府在其中的地位颇为特殊。专门的会展管理机构世界上重点发展会展业的许多国家和会展城市都设有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如国家会议局和城市会议局,负责会议、展览和奖励旅游的组织、协调与市场开拓。从体系来看,有的单  相似文献   

3.
新闻     
中国会展研究中心成立7月10日,中国会展杂志社中国会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国会展研究中心(CCERC)以会展业权威媒体《中国会展》杂志及其子刊《参展商》为依托,致力于中国会展产业的升级与进步,服务于各类企业的会展营销活动。作为专业的会展业研究机构,中国会展研究中心(CCER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中国会展产业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具体体现在:主要会展城市的场馆建设始终呈明显的“火拼”趋势;各地会展业竞争也相对激烈,大有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会展规模与展会面积增长明显,国际化趋势相对显著等。就在这样的发展氛围中,中国(无锡)会展目的地建设大会于2021年3月23日在太湖之畔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嘉宾济济一堂,通过主题演讲及激烈辩论的方式,纵论会展目的地建设的意义及其价值,共同探讨在中国“十四五”会展业发展中无锡建设一流会展目的地的全新思路。值得一指的是,此类主题会议对一个城市的会展发展具有足够的必要性,至少可以在总结往昔的基础上擘画会展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形式的不断提升,以及会展经济影响力的扩大,社会对会展经济的认识正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领导人把加速会展业的发展当作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为此,争相把"会展行业活动"吸引到自己的城市举办,也成为他们促进城市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每年,国内举办的形式各异、规模不等、冠名繁多的"会展行业活动"达数十个。那么,会展城市应该选择举办什么样的会展行业活动?如何通过会展行业活动促进城市会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产业,在国际上会展通称为MICE,也就是公司会议(Meetings)、奖励旅游(Incentive Tours)、协会社团会议(Conventions)、展览  相似文献   

7.
锐读     
《中国会展》2020,(5):19-19
张效林:疫情下再谈会展城市建设当此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全国上下同心戮力抗击病魔。作为人流物流聚集的会展活动首当其冲受到疫情的极大影响,所有境内会议展览活动几乎瞬间停止,停办的震波甚至已扩至境外。各方都在研判和探讨会展业受到的影响损失以及应对之策。从另一角度出发,笔者倒是希望国内各会展城市是否也可以借此之机,暂停多年来高歌猛进的步伐,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总结一下过往本地区本城市会展业发展的路程,客观地评判一下本城市所选的会展发展方向是否应做必要的调整?过往对发展会展业的投入产出(包括对会展展馆及配套设施的投入)是否完全合理?  相似文献   

8.
12月27-28日,由《中国会展》杂志社、中国会展业联盟主办,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会展企业家倶乐部联合主办,北京界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暨第十届中国会议业金海鸥大奖颁奖典礼在国家会展中心津园宾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9.
加快会展业发展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支撑。当前,广州会展业发展存在着大而不强,品牌化国际化程度不高,高水平国际性会议的举办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等问题。广东省应通过完善管理,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会展产业服务体系;培育优秀企业和品牌会展;加强会展业交流与合作;鼓励相关机构申办高水平的国际性会议等措施,以此来进一步发展广州会展业,逐步把广州建设成承接国际高端会议的知名城市。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会展业惟一正式出版的专业期刊,《中国会展》杂志始终高度重视发挥自身专业媒体的宣传报道功能,反映各地会展业发展最新动态。2005年10月,中国会展杂志社在青岛、长春、沈阳、成都、长沙、合肥、昆明等13个城市设立了工作站,此后又陆续在济南、宁波、威海等城市设立了工作站。通过与各地工作站的沟通联络和紧密配合,《中国会展》有力地促进了各城市会展业的宣传报道,提升了《中国会展》的品牌价值。随着中国会议与展览产业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中国会展杂志社迫切感到有必要加强与各地工作站的工作联络,更加充分地调动各地工作站的积极性,同时更好地体现《中国会展》专业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借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召开的春风,中国会展杂志社于1月14日在成都娇子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首届工作站会议"。  相似文献   

11.
6月16日,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武汉会展发展论坛上,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岳勇表示,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节约型城市",武汉正在全面推进会展业和会展经济,包括大力加强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会展促进服务体系,精心培育品牌展会等。他还提出了将武汉打造成中国中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中部会展名城的发展目标。会议期间还揭牌成立了武汉市会展研究中心。这次会议,向业界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武汉会展业正在图谋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会展业是文化资源的消费者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本文从会展业消费文化资源特征、产品模式入手,构建以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为引领,以市场化运作型会展活动为支撑,向"专、新、精、特"方向发展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的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形成具有合理的经营收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契合会展业和文化业,促进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会展》2021,(7):78-81
2020年以来,厦门市会展业积极拥抱“后疫情”发展新机遇,会展产业有效复苏,成功举办了厦洽会、海峡论坛、工博会等113个大型展览活动,举办规模以上会议3289场,实现经济效益达176.94亿元。并且成功引进中国国际广告节、中国教育装备展等品牌项目,会展业复苏明显,优于全国大部分会展城市。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记者林云)近日,灵通展览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会展行业标准《会展业节能降耗工作规范》已在商务部网站正式公布,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该标准规定了会展业主管部门、会展业中介组织、展览活动举办单位、展览场馆、会展活动服务提供单位、会展器材制造商6个相关产业节能降耗的工作要求,其中对于会展器材制造商要求提供各种节能降耗先进会展器材的规定(主要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研究温州会展业现状和区域特色,深入分析温州会展业发展制约因素,挖掘温州会展经济发展潜力,探讨并提出立足于区域产业优势和文化特色的温州会展业发展对策。前言会展业即MICE(Meeting,Incentives,Conventions,Exh ibitions)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会、奖励旅游和各种事件活动在内的特殊的服务行业。会展业所带来的间接  相似文献   

16.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从整体上带动城市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经济的发展。会展服务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影响着会展业的发展。因此,若要创办品牌性会展,必须从各方面提高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应从政府机构。主办方、参展方、周边服务环境以及会展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着眼,实现会展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与国际接轨,推动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伟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108-109
以城市会展驱动力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威海市会展产业的SWOT分析,认为威海市发展会展业的核心驱动力是环境因素,会展产业适合发展以环境作为核心驱动力的以会议为主导的多元发展模式,并对威海市发展会议产业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盛蕾 《商场现代化》2008,(2):251-252
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地纷纷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发展会展业,向会展城市方向迈进。本文从对会展城市的界定入手,分析会展城市的形成条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我国会展城市的发展模式,以便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会展行业是指围绕特定主题由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包括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已发展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型产业,而酒店业与会展业之间密不可分,其经营发展深受会展行业的影响。以苏州会展业与苏州星级酒店业为例,浅析苏州会展业与苏州酒店业发展模式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厦门是中国最早重视发展会展业的城市之一。厦门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已将旅游会展业确定为厦门市重点打造的现代服务业五大千亿产业链(群)之一,市政府批准了《厦门市会展产业升级工作方案》,推动形成"大会展、大产业、大商贸、大物流"融合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