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它能使高校德育建设视野更开阔,内容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工作的速度更快捷等,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文化,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2.
面对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严峻挑战,仅靠高校课堂德育创新是难以应对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为指导,从高校德育网络文化背景、校园网络文化和高校德育主渠道等多层面入手,用先进文化抢占网络文化阵地,以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和媒体手段增加德育“主渠道”的课堂吸引力,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以网络文化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来迎接网络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网络德育在德育教育、教师网络德育教育意识以及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环境方面都存在缺失。为此,将创新的理念,引入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从而构建加强和改善网络德育的三大工程建设高校网络文化工程建设、高校网络伦理工程建设、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工程建设,以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欣赏型德育是指具有欣赏功能的德育形式,具有德育主导性、活动艺术性、统一协调性等特哿。高校欣赏型德育呈现为校园精神文化欣赏、校园主题文化体育活动欣赏、校园个体文学艺术创作欣赏、校园影视文艺欣赏、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欣赏、校园仪态仪表欣赏、校园网络文化欣赏等基本形式,具有激励人生、振奋精神、启迪思维、潜移默化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5.
学者们一致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21纪的中国高校德育在转型期内有着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基础。隐性德育是教育者以教育对象所在的环境,教育对象参与的活动等内容的德育载体,通过潜移默化,广泛参与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感知道德性的经验,内化道德要求,形成道德品质的道德化过程。高校隐性德育机制主要有隐性德育物化机制、隐性德育文化机制、隐性德育的制度机制、隐性德育的榜化机制、隐性德育风气机制。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它独特的方式推动和创新着娱乐文化方式。在网络文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在开阔视野、拓宽信息渠道、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受到虚拟网络中畸形观念的影响,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混乱、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偏差、道德法律观念的淡化、人际交往的障碍等问题。如何使网络文化更好地为和谐校园建设服务成了当今高校必须破解的一道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德育目标与现实疏离、德育方法过于简单教条、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错位、德育认同低效、缺乏对大学生德育内化途径的关怀、社会道德危机及个体信仰危机给高校德育带来冲击、网络对高校德育带来影响等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应在创新德育理念、增强德育实效性、优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改进德育形式、加强社会实践,突出德育的践行性、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等方面有所强化。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21世纪,伴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力不断增加,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高校作为科学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一直处于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利用互联网做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创新,对于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我国正在向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来越多,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深,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有效地开展数字德育,使德育跟得上形势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文从数字德育的产生背景、特点、内容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对学校当前如何进行数字德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使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沈洪霞 《现代经济》2007,6(10):136-136,132
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无疑也是在环境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德育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都发生了新变化,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强化环境意识,分析影响高校德育环境的变化,为进一步提出优化德育环境的措施创造前提。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推进了信息社会的进程,而电子商务则造就了全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将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的变革。在政治方面,它会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推动民主化进程;在经济生活方面,它会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文化生活方面,网络媒体拓宽了信息渠道,使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化;在工作方式上,出现了按个人方便的时间上下班制或在家工作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载体已成为高校德育载体中新的载体形式,被广泛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网络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它深刻影响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网络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如何利用网络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因变而变。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始终把德育置于首位,应该正确把握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出德育的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又进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全面发展阶段,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探索前进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时代向它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网络文化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它具有内容广泛、功能多样、传播迅速、环境开放、作用广泛等特征。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日趋重要的组成部分,必定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探讨网络文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必要对网络文化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任何一个网络行为主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不辨真假。近年来,高校学生因为散布、转发网络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表明高校网络普法教育和网络舆情治理方式仍有改进空间。在当前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网络法治精神融入校规校纪、融入教育教学、融入机制构建、融入文化育人,重视并顺应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突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四个"融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及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基础文明水平退化、个人主义倾向明显、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道德理想淡漠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有长期实行应试教育、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规范失衡、当今高校道德教育的偏差、网络社会使大学生易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等方面,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缺失应从深化德育课改革、把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转变、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网络文化环境等方面创设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存在很多不足,校园网的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建好网上德育阵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抑御网络带给高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等特点,它的发展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既丰富了高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网络的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我们的英语教学。把网络英语教学模式与课堂英语教学模式相结合是一条新的综合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