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511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受试,运用定量研究法调查不同性别、专业、学段和词汇水平的学生在使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女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更高,用词典和记笔记的频率更高。英专学生的策略使用频率更高,他们学习词汇更主动,不仅依靠词典和笔记策略,还使用重复、编码和试用策略。大一、大二学生使用策略的频率高于大三和研一学生。学生的词汇水平越高,学习词汇的主动性越高,运用词汇策略的灵活性也越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了黄河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内外向性格和词汇学习中元认知以及认知策略的关系。研究发现被试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要低于认知策略;研究还发现,外向性格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以及认知策略的频率高于内向性格的学生,尤其是认知策略中的记忆策略和猜测策略,而元认知策略中的评估策略也表现出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词汇法强调词汇和词汇短语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否定语法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教学中侧重词汇短语的学习,将极大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扩展语言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不高,停留在"有时使用"这一水平。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认知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社会策略。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对词汇信息进行深层次处理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四级成绩显著相关,而情感/社会策略与英语四级成绩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词汇方面的学习成效,文章以"表音规则"为理论依据,以"拼读"为策略方法,探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与采用拼读策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收集、分析实证研究数据证实拼读策略与词汇提高密切相关,并从教学两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为基础,调查了某地方高校2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混合学习环境,即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下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总体策略使用频率仅为有时使用,处于一般水平;在所有策略中,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社交策略的使用频率则最低。  相似文献   

7.
"无端"最早在先秦时期出现,是一个松散的动宾结构短语。"无端"在唐代开始词汇化进程,到南宋成词,由一个动宾短语词汇化为一个副词,到了清代彻底完成词汇化进程,变为一个成熟的副词。在"无端"词汇化过程中,句法位置、语义融合和认知机制是主要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颜色的妙用     
本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与颜色与有关的各种有趣的词汇与短短,如果掌握这些词汇与短语,将有助于我们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职院校256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的调查,发现学生使用词典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在大学阶段购买和使用何种词典比较盲目,具体查询过程中词典使用策略欠缺。而词典使用策略和词汇水平即词汇广度和深度又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成功的学习者与不成功的学习者词典使用方面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构造入手,分析X-de短语在指称范围、语义角色、词汇化程度等方面的特征,进而探究X-de在构造与转指上受限的原因,最后探讨X-de的语用功能与文体特征。X-de短语能否成立,取决于认知和语用双重因素,而X-de短语指称功能的实现,则主要是基于"可识别性特征"或"突显原则"的转喻作用之结果。  相似文献   

11.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写作在词汇使用、母语的负迁移及英语写作技巧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与缺乏系统规范的英语写作教学、标准化试题的影响及写作时的汉语思维有关。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正日益成为词汇研究与教学的热点。该研究以商丘师范学院英语专业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就隐喻意识和方法对词汇学习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外语教学中引入概念隐喻的方法更有助于学生领悟和掌握词汇知识,促进学生词汇深度习得,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极大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语言(L2)词汇深度知识回答L2学习者怎样才算掌握了一个词的问题.据其含义的发展,它历经了"词汇知识"和"词汇能力"两个阶段."词汇知识"阶段以对L2学习者词汇知识的静态考察为主,始于克伦巴赫,经过理查兹、奈申、罗佛等人的发展,对词汇知识各方面的描述虽缺少统一的构架,但已比较全面."词汇能力"阶段以对L2学习者词汇知识的动态考察为主,主要发展是亨利克森关于词汇能力发展的"三个维度"理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词块教学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已被研究者热切关注并广泛认同。笔者将"词块"和Laufer词汇分类下的"自由主动词汇"相结合成"自由主动词块"的提法正顺应了这一教学理念。口语中的"自由主动词块"即指学习者说话时能够自由使用的词、短语、功能性句式等语言构成单位,其数量是影响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普遍表明,自由主动词汇发展缓慢,数目远远落后于被动词汇和限制性主动词汇量。"自由主动词块"同样如此。论文从监控和输出的角度探讨促进"自由主动词块"发展的策略,以期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1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词汇量测试、SPSS等工具。探究其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有何特点以及词汇量大小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一是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持有“单词需要在用中学”这一观念.在运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来学习英语词汇上比较消极;二是词汇量大的学生和词汇量小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存在显著性差别,但在认知策略上不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以某高校二年级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158名学生为例,组成高低水平组参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低水平组学习者学习生词时,"刻学"方式明显优于"附习"方式,尤其适合高水平学习者使用。高低水平学习者通过"附习"方式对学习习语和多义词作用较小,而通过"刻学"方式学习习语,效果明显优于"附习",这对高水平组效果更明显;对多义词的学习,高低水平学习者通过"刻学"均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学习水平高低对通过"刻学"方式学习多义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通过对170多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风格和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试图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以学习风格来指导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和选择,使学习者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地控制自我学习策略,为个性化学习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为策略培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使教师充分认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组织培训,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块是约定俗成的复合物,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短语词汇,且易于提取和预制。运用语块理论对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语块输入,可有效减少语言处理时间,符合人脑处理自然语言的规律和语言使用的原则,保证学习者顺利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因此对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语块教学必将成为改革英语口语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图找出中国与美国的语言学家在语言学学术论文中模糊语使用上的差异,主要对六篇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文章中模糊语的使用及使用频率进行分析,通过频率表形式对所选文章中的每种模糊语及其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语言学家的模糊语使用频率比中国同行高,与美国语言学家相比,中国语言学家多使用含蓄语言,美国语言学家喜欢使用模糊语来表达不确定性,而中国学者缺乏使用半助动词或陈述缓和动词、形容词、副词及名词)或短语来作为模糊手段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选取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和2017级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英语专业四级词汇为例,借助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词汇音形义循环操练法"的训练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词汇音形义循环操练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受学生英语基础、年级、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其运用效果主要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和是否坚持使用该词汇学习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