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然道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等已经被众多的企业逐步实施,用户创新作为产品创新的一种新方式已经被一些企业所实施并获得了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在20世纪初的世界最大的企业中.至今能位居世界500强之列的只有3%左右,企业衰落和消亡速度之快惊人。反思这些被淘汰企业的教训就是:缺乏持续的创新或变革。可以说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蔡毅 《四川经济研究》2004,(1):20-20,27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只有不断快速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去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4.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那些一直在竞争中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企业,是懂得如何有效地组织营销的企业,而那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的企业,则大部分都是由于营销的失误所致。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化,企业只有走创新之路,形成自己的营销特色,才能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那么,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可以概括为五个主要方面:观念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转型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产业形态,企业要认识到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战略创新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科学的战略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企业教育培训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有绪 《改革与战略》2006,(12):122-123
我国对现代企业教育培训的关注是从近几年开始的,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对企业教育培训的创新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教育培训存在的不足,试图对现代企业教育培训提出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转型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产业形态,企业要认识到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战略创新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科学的战略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管理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秦陇一(兰州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兰州,730020)一、管理创新的内涵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企业创新”包括企业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等内容。笔者认为,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它将企业的各种创新活动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9.
仇亚琳 《中国经贸》2013,(16):47-47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机遇很多,但挑战也是存在的,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至关重要,本文对现今社会中企业面临的压力与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型管理将成为大势所趋。文章概述了什么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针对企业管理创新所面对的新的挑战、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金友 《中国经贸》2010,(8):106-106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渐超越技术水平或经济实力层面的竞争,而是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成为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品牌是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核心竞争力,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创新,这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创新管理来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使企业拥有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从而为企业创造长期稳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张效清 《重庆改革》2000,(11):12-14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在当今时代,实际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谁拥有先进的技术,谁就能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以优质低价取胜;谁拥有科技开发的优势,谁就能创造新的产品,满足或开发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企业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只是必要的基础,是一种载体,采取一种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形成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目的是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追求利润(或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实现这个目的有多种途径,比如低成本扩张、规模经营、恰当的营销策略等,但不可否认,科技的优势、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我国加入WTO,企业参与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节奏越来越快,产品生产周期越来越短,谁能够快一拍,谁就能够获得市场主动权,就能够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赢得市场主动权就要求企业快速、准确地做出各种科学决策,及时、准确的信息则是正确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管理人员进行快速、准确决策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浅析如何走好品牌创新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刚 《辽宁经济》2002,(3):41-41
自商品经济以来,市场竞争已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就成了企业工作的重心。品牌的创新就成了品牌成功的关键。纵观国内外企业实施品牌创新的过程中,无一不对技术创新、品牌扩展、销售创新等构成品牌创新的几大因素予以高度重视。一、技术创新是品牌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每个企业都追求的,是支撑品牌的支柱。首先,品牌创新要以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用为前提,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技术创新。为保持品牌优势企业就必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围绕产品质量和效用下功夫,以科技为先导,不断使产品得到创新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6.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扩大的技术引进规模,不仅在数量层面影响企业创新水平,更在质量层面对企业创新产生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进口竞争如何通过对外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研究发现:第一,进口竞争水平的降低促进了企业对外技术引进,进而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研发强度低的企业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在进口竞争水平下降后,更有动机通过引进技术提升创新质量。第三,以中国对外反倾销作为政策冲击,发现中国对外反倾销导致的进口竞争水平下降较好保护了国内企业实现技术引进以提升创新质量。第四,技术吸收能力更强的企业,在面对进口竞争带来的对外技术引进规模下降的同时,企业创新质量下降幅度更大;同时,出口企业能够通过增加出口额来缓解对外技术引进下降对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第五,知识溢出是进口竞争下降通过扩大对外技术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重要渠道,并且大规模企业对周边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呈现“辐射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进与创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形成的竞争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文章对竞争优势的动态演进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转型期企业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是:在产业转型、超级和动态竞争以及越来越不确定的动态环境下,由于竞争空间变化、竞争模仿、创新替代及路径依赖等多方面原因,单项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本土企业必须采取以“创新突破”为主的应对策略,以实现竞争优势的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20世纪60年代起,卓越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强弱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实现企业创新呢?在现代精英企业中,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在企业内部构建创新团队.所谓创新团队,是企业内部为特定创新目标构建的,由志趣一致、相互欣赏、相互信任、技能互补的一群业务精英组成的临时性非常设组织.  相似文献   

19.
苏昕  周升师 《南方经济》2019,38(5):52-77
文章基于组织二元性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探究了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竞争地位的关系以及冗余资源的权变影响,并以2009-2015年我国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具有"拐点效应",呈正"U"型,利用式创新促进了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双元性创新的互补性降低了企业竞争地位,而平衡性则对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财务冗余强化了双元性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促进作用,并能缓解利用式创新的负效应;人力资源冗余弱化了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积极效应,但对利用式创新与企业竞争地位的关系却未表现出显著影响。统计结果在基于勒纳指数年度行业排名的面板排序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中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探索式创新与双元性创新互补性的积极作用具有"时滞效应",利用式创新及双元性创新平衡性之积极影响存在差异化的效应周期。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在市场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本文着重研究并提供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制的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以及建立决策管理两个层次、四个系统、七种运行机制的操作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