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晏建怀 《老区建设》2013,(17):60-62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次被贬,与同僚发生过冲突,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也颇多苛评。他的仕途推荐人、宰相晏殊就曾责备他“好奇邀名”;另一位宰相吕夷简也说他“务名无实”。但是,在他死后,南宋朱熹评论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明代方孝孺说他“时屯道难合,谤息名愈全”。  相似文献   

2.
当选词     
革命时期,毛泽东说他“炉火纯青”;建设时期,薄一波称他“驾轻就熟”;改革时期,邓小平让他在沿海“杀出一条血路”。而在他的心中始终坚守的,则是一个关中汉子赤诚坦荡的人生情情。  相似文献   

3.
四川成都的马建华乘飞机来到福州。在此行前,马建华一直是个“混混”,“混”得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叫他一声“爸爸”,而此次,他带着严重的肺病,接受一次“自杀式”的捐赠器官公益行动,他的说法是“我想用生命换回尊严”。  相似文献   

4.
王志彬  苏航 《东北之窗》2011,(23):52-53
他,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16年来,他先后在三个落后村工作过,人称“救火干部”;他,担任的最高职务也就是村党支部书记,但群众却给他送锦旗,称他是“人民的好干部”;他,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所创造的村两委班子廉政建设“八不准”在长海县全县推广。他的名字叫杨宗胜,现任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三官庙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5.
坚守则刚     
王鼎钧 《宁波通讯》2008,(12):60-61
古代有一个官吏想排挤他的同僚,向老谋深算的师爷问计。师爷问:“其人最近的言行举止如何?”“他工作辛苦,但表情轻松;他生活清苦,但操守廉洁;他处境孤单,但不求闻达。”师爷摇头说:“毫无办法,你现在打不倒他,还得忍耐一下,以后再说吧!”  相似文献   

6.
由于深受下属企业老总的“爱戴”,逢年过节,他总能收到老总们奉送的一个个红包。他总以为“年节莫挡彩”是人之常情,却不知这种“罪与非罪”的迷雾,也能给他带来牢狱之灾——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国有企业家中,他享有改革“常青树”的美名。从率先打破“铁饭碗”到“罢考”拒绝“婆婆”们的过多干预,从与跨国公司合资转换机制到兼并老字号胡庆余堂……每个历史时期,他都有过许多与当时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狂放”之举,而青春宝品牌也在他37年的“掌门”生涯中渐渐长大……  相似文献   

8.
一次“玩笑式的投资”,却成为他的最爱。他的钱不算少,但真正让他扬名的却是他在云南投资的“云南红”。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产品:“‘云南红’是一位绝色的美女”,爱慕之情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9.
他曾经风光无限,被视为“中国民企领袖”。十余年“原地踏步”后,因为“世界第一高楼”的豪赌,他再一次被万众瞩目。  相似文献   

10.
张程 《新财经》2009,(3):16-19
褚时健,可称得上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具争议”的商界人物。 他曾是全国最红的企业家,也是当年最大的贪污犯;他曾有过无比的威望和荣耀,后来却成了阶下囚。他曾创造了国企高速成长的“云烟奇迹”,出事后又引出国企高管“59岁现象”和国企领导的激励机制的话题。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所享有的荣誉难有人与其匹敌;他成为一个贪污犯,获得的无数同情同样也是前所未有。他风光时,无数人想方设法要接近他;他“落马”后,依然有很多人不远千里前往云南寻找他、拜访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他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从“农村写生”到“长安画派”,他开拓了一条“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创作道路。当然,他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绘画艺术上的成就,还有他对西北文物事业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6年前,他怀着“把互联网带回中国”的梦想回国创业,参与建造了中国第一条全国互联网骨干网;10年前,他“空降”中国网通,成为职业经理人入主中国特大型国企第一人;3年前,他创立宽带资本,成为一名“有一定理想主义的投资者”。他就是——  相似文献   

13.
覃怡敏 《新财经》2010,(5):66-67
他来自台湾,他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华古瓷都江西景德镇,他创立的品牌“法蓝瓷”成为“国礼”的同时,深受西方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4.
《半月谈》杂志曾刊登了“刁民”张显元的访谈。这位“刁民”的“刁”事,全是为了维护被侵害的村民利益。他不仅敢跟干部们理论,还为了讨说法穷追不舍到镇里去。为了帮村民们要求退耕还林惠民政策的落实,他“把镇政府的门槛儿都磨破了”,还找县长,找媒体,不讨个说法不罢休。他向记者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就是要跟坑农干部对着干!对“刁民”的称呼,他也不在意,他认为自己一不偷,  相似文献   

15.
陆克文旋风     
易强 《环球财经》2008,(5):42-45
这位澳大利亚总理的理想是,通过重新定义“创造性的中等(中间)实力外交”,让他的国家重享1940年代的荣光,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他不喜欢“跟随”,他想要做的是“领导”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却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敏锐地洞悉所谓的“自然灾害”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并且上万言书《一叶知秋》,提出社会主义“阶段性”的论点和“分田单干”的思路;他因此而名噪一时,也因此遭受迫害致死;在他死后十年,他的设想被付诸实践,他的冤案被昭雪;在他死后三十年,他的“万言书”被重新公诸于世,再次震惊世人——  相似文献   

17.
抵制诱惑     
《中国集体经济》2010,(9):33-33
有一位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有一次,银行老板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很老实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一段时间,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如实说:“这是钱。”  相似文献   

18.
走入荒野     
卢泽明 《中国西部》2012,(2):159-159
说到西恩·潘,人们常把他与“坏小子”联系在一起。的确,他曾经坏过。但人到中年,“坏”已经很难成为识别他和理解他的钥匙了,他能出演米尔克这样著名的同性恋者,也能导演以拜伦的诗篇“无径之林,常有情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开头的影片《荒野生存》。  相似文献   

19.
邓达生 《开放潮》2005,(4):62-64
都说武警福建总队文工团战士演员辛海伟是个有“特点”的人物,有人说他“傻”:6家单位出高薪聘请,只要他点头,他便不再是拿几百元的小兵,转眼即成“高级白领”,或抱上个“铁饭碗”。对于一个来自贫苦山区的农村兵来说,这是做梦也梦不见的好事。有人说他“铁”:军事素质强,文化功底好,考个警校不成问题。可他捷径不走,偏走“蜀道”。入伍前毫无文艺基础的“旱鸭子”,“异想天开”要做个专业演员,这不是大白天做梦吗?不过,世间还真有美梦成真的好事,“半路出家”当文艺兵的他,不仅当了一名专业演员,还成了武警部队和福建省曲艺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20.
他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把热情献给检察事业。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人民满意”的丰富内涵,抒写了青年警官的情怀。他就是澄迈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卫,一个“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全省检察机关人民满意的检察官”、“澄迈县优秀共产党员”等桂冠的获得者。他的单位也先后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文明招待室”、“全省卫生达标先进”、“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全省检察‘四明’执法先进”、“全省检察‘五好’检察院”的光荣称号。难怪澄迈县检察机关的每一位干警都信服他,一提他,都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地道出他的二三事。内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