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01年以来,国家把建筑市场作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整顿活动,也查处了一些典型案件,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较为混乱的市场秩序。建筑市场整顿从1986年以来几乎年年进行,但建筑市场依然是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区。建筑市场存在  相似文献   

2.
建筑市场目前表现出了无序的现象,虽然各级政府与有关单位为整顿市场秩序下了大工夫,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最近几年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指法监督与建筑市场整顿的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违法违规动作的出现,我国的建筑市场秩序有了一定的改善.可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市场的混乱秩序从本质上依然存在,还需要更加深入完善的法制建设,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联合行政管理手段,从内至外的整顿建筑市场秩序,才能够得到实效性成果.文中浅析了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目前建筑市场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坚定信心、狠抓落实、严肃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筑市场再次成为整  相似文献   

4.
为吸取鄱阳"2.11"财政资金案件教训,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规范财政专户开立、使用、管控行为,切实防范风险案件的发生,江西省财政厅、监察厅于2011年中出台了《关于整顿规范财政专户的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财政专户的清理整顿工作,对财政专户开设的代理银行、专户数量、开设依据及日常管理重新进行了规范。但从整顿规范后的财政专户管理模式运行情况看,目前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的机制缺陷依然存在,专户资金风险防范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1997年以来,人民银行全面开展金融整顿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企业相互拖欠和以各种形式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相当普遍.二是金融"三乱"活动并没有根除,乱集资、乱拆借、乱办金融机构、违规开办金融业务等问题还时有发生.三是逃汇、骗汇、非法外汇交易现象以及制贩假人民币案件也不断发生,破坏了外汇市场和货币流通秩序.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货币市场是一个以资金拆借为主体的市场。从1984年开始出现资金拆借以来,我国的货币市场走过了15年改革发展历程,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改革发展阶段:1984年拆借市场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到1988年整顿;1991年拆借市场的再次启动到1993年后的全面...  相似文献   

7.
银行理财市场的现状、风险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飞  何泫妮 《银行家》2011,(11):57-59
近年来,我国理财市场成为商业银行大力开拓和逐鹿竞争的主要领域,规模迅猛扩大,一度相当混乱。经过监管部门两年来的大力整顿规范,银行理财市场秩序得到了很大好转。进入2011年以来,理财市场呈现出新的动向,各行竞相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以及不断被调高的预期收益率逐步成为市场主流,理财业务竞争大有"价格战"趋势。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由于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建设项目骤然增多,有关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使得建筑力量迅速膨胀,乡镇建筑队伍和农民包工队蜂起,在建筑市场掀起一阵混乱。现在政府进行治理整顿,建筑市场骤然萎缩,而膨胀起来的建筑大军面对骤变的市场却手足无措,受到严重冲击。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已采取了各项措施,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清理建筑市场,对些素质较差,质量低劣的企业进行治理整顿,各国营建筑企业也纷纷加强内部管理,清退外包工和计划外用工,等等。这些措施对于稳定建筑市场,整顿建筑队伍,无疑收到一定成效。但是,目前所采取的一些行政手段,只是解一时之危的应急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避免建筑业再受冲击,还必须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做较深层次的挖掘和思考,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一)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高峰期,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缺失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措施,也是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任务 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指出今后五年主要任务是,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骗汇、走私、制贩假币等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建筑市场,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及不执行强制性技术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  相似文献   

11.
近期以来,人行横峰县支行在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工作中,发现贷款超过诉讼时效情况和案件较多,经对横峰法院对金融机构提起诉讼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败诉原因进行了分析,这与金融机构平时疏于诉讼时效证据收集有关,金融机构对诉讼时效证据的收集和掌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整顿促规范,强化监管上效益 自1997年以来,忻州中支对辖内合作金融机构共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清理整顿.第一次是1997年8月份,当时辖区合作金融机构存在四大问题:一是风险突出,效益低下.二是偏离了办社方向.经营方针沿用着商业银行的办法,完全背离了合作制的原则和方针.三是管理松弛,经常发案.仅1997年前8个月,就发案7起,占所辖金融系统案件总数的77.7%.四是认识模糊,职工素质较低.大部分职工,包括县联社干部,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只注重业务指标的完成,而忽视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不健全,市场不规范,期货市场成为一个投机风行的"赌场",很多人都将家产瞬间葬送,所以直到今天各位投资者还认为期货市场仍是可怕的"地狱魔王".殊不知,经过多年整顿,中国期贷市场法制环境大为改善,监管能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基本到位,期贷经纪公司清理整顿顺利完成,投资者操作更趋于理性.2003年全年我国期货市场共成交合约2.80亿手,成交额为10.84亿元,同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00.76%和174.52%.单从数字上看,期货市场的增长动力是非常强劲的.  相似文献   

14.
《金融电子化》2006,(3):92-92
据银监会近期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银监会重点围绕贷款分类偏离度与迁徙变化、土地市场整顿和固定资产项目清理对贷款的后续影响、房地产贷款风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行为、信托投资公司关联交易、农村信用社关系人贷款和增资扩股真实性,以及以往检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现场检查,并针对银行案件情况,部署开展了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有力促进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透露,保监会将在近期从10个方面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这10个方面是:整顿和规范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开展保险资金运用检查,整顿和规范保险经营机构,整顿机构车辆保险市场,整顿团体保险业务,整顿误导保险消费行为,整顿规范保险代理市场,检查外资保险公司驻华代表处的活动情况,检查保险公司内控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财政监督》2003,(10):13-13,26
2002年以来,各地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在本级政府和财政厅(局)党组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等中心工作,大力加强财政收支监管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加大对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积极探索强化财政监督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使全国财政监督工作不断深化。为此,编者特辑录此次全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分上、中、下三次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到1990年,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支行创造连续9年出纳无差错,连续11年安全无案件的纪录.其间,该行还被农业银行总行评为全国农村金融企业整顿先进单位、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和职工教育先进  相似文献   

18.
透析"假外资"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加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控力度,通过资金追踪、现场检查等方法,在省内发现了多起成立虚假外商投资企业,骗取国家优惠政策的案件.通过对案件的调查剖析,我们认为"假外资"现象亟须引起各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信托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敬东 《浙江金融》2004,(11):8-8,29
中国信托业成长中的曲折与艰难 中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以来,央行相继关闭中农信和中创之后,又关闭了中国第二大信托投资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进而广东省高法又宣布其破产.自1999年2月,国务院又宣布了大规模地、彻底地进行全国信托业清理整顿,据此可见,信托业是全国清理整顿最多的一个行业,经历了1982年、1985年、1988年、1993年、1999年至今5次清理整顿,第5次清理整顿是最彻底的一次,当时全国参加整顿的信托公司有239家,总资产为6400多亿.  相似文献   

20.
"营改增"政策自2011年出台以来,逐步推行到多个领域.2016年5月建筑企业正式实行增值税,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作为国家消除重复减税的重要举措,对建筑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将会就"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为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