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旅游要素,实现旅游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目前理论学界和业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相关研究,尝试性地界定了旅游产业集约化的概念,阐述了旅游产业集约化的特征,探讨了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旅游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认为信息技术改变了旅游企业组织形态、优化了旅游产业的要素配置,形成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王晞 《商场现代化》2006,(1):267-268
旅游产业分析与预测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基础调研工作之一,本文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对当地旅游产业经济总量结构、要素配置及区位优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和线性模型拟合,试图在研究分析方法上形成一定的程式规范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王晞 《商场现代化》2006,(1S):267-268
旅游产业分析与预测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基础调研工作之一,本文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对当地旅游产业经济总量结构、要素配置及区位优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和线性模型拟合,试图在研究分析方法上形成一定的程式规范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锡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十三五"旅游规划的重大机遇下,无锡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正由观光旅游的初级阶段向复合型休闲度假的中高级阶段转型。将对近些年来关于"休闲旅游"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其已解决和尚存的问题,同时结合无锡旅游业现状,预测无锡休闲旅游今后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旅游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分析了智慧旅游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认为智慧旅游依托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营销模式、优化了旅游产业的要素配置,形成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从而提出新疆可基于智慧旅游从科技政策、公共服务设施、就业人员素质以及旅游产业融合等方面推进新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现分析了淄博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水平融合发展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满足多样化需求,提升无形的发展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规划体系比较滞后、要素保障有待强化、市场主体地位有待加强和投资结构比较单一等方面阐述了制约淄博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水平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发挥政策支持作用、以项目为载体、建立融资新机制等措施,达到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水平融合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繁荣景象下,产业集聚程度在不同省份之间还存在着明显差别.本文基于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旅游产业的空间聚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旅游产业各要素中,游览业的CR8指数较高,交通业的集中指数最低,娱乐业的CR8指数高于购物,餐饮与住宿业作为基础服务业其CR8指数相当.虽然旅游产业六要素对旅游产业集聚促进作用不同,但仍应从全局出发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两次对龙江重要讲话中指出的"两山理论",哈尔滨市正积极优化冰雪旅游产业。哈尔滨拥有丰富的冰雪自然资源和浓厚的冰雪文化资源,为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利用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分析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核心层、加强要素供应层衔接度、完善相关辅助层建设、建立冰雪文化基地的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旅游业与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城市规划的内容涉及到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城市规划对旅游内容的规划,往往并未系统地从旅游产业来考虑。沈阳城市规划在旅游吸引物的保护、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旅游产业竞争力动态发展的特征,界定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按照波特理论分析各阶段竞争力发展的驱动要素,形成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以河南省旅游产业为实证样本,评价分析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为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旅游作为当今旅游的主要构成,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科学的规划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有效前提。为了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寻城市规划制定的科学方式和对策,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宏观的前提。以旅游规划的现状入手,对城市旅游规划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地区间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本文将集聚密度视为旅游产业外部性的重要来源,利用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及相关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旅游产业聚集密度对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结合组织生态学等理论对产业聚集理论及相关观点进行了拓展研究.研究发现,旅游产业集聚密度是影响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旅游企业发展过程中“凡登效应(Verdoorn Effect)”的存在.不过,本文计量结果也显示,各类型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配置是影响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关键要素,而整体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配置却对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等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具有显著的作用效应,且多样化的产业环境对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有着负面影响效应,导致出现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中的“悖论”现象.随后,本文在对上述计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旅游规划通则及相关旅游专项规划文献的研读分析,结合旅游专项规划编制的实践,本文对旅游专项规划编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对旅游专项规划的含义进行辨析,并以旅游专项规划产生和演变为主线,从旅游配套要素、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角度对旅游专项规划进行分类。第二,提出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必须遵循的3大基本准则,即强化产业融合、注重空间整合、重视协同发展。第三,尊重旅游专项规划编制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强调在利益关系分析、指导思想确立、目标系统设置、保障内容设计4大方面必须进行针对性的规划编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丽江旅游经济的思考提出,丽江的旅游业在丽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丽江旅游业已成为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旅游要素基本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丽江的旅游经济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要解决好商业化与文化保护问题,提质增效问题,开发国际旅游市场问题,丽江的旅游经济将有质与量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华艳 《商业科技》2014,(19):150-151
本文在简述旅游经济、旅游经济结构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互动发展机理的理论基础上,从旅游经济结构三要素(旅游产业、旅游市场和旅游区域)入手,实践调研秦皇岛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并用SWOT方法分析其现存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出适合本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为秦皇岛实现“旅游兴市”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基于旅游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和旅游产业优化的含义,分析我国旅游产业在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旅游产业内要素融合及产业间融合;加快旅游产业市场化步伐,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型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然而旅游团餐的供给却相对差强人意。旅游团餐作为旅游活动六要素之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托中央厨房模式与旅游餐饮行业的结合,仔细分析旅游团餐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利用中央厨房的模式,提升旅游团餐质量、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和传承我国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烹饪工艺,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9.
伴随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显著提高,各省市都相继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近年来,大庆政府也将旅游产业作为其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分析大庆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从而为大庆发展旅游产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对旅游产业集聚模式形成机理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鄂陕"两省旅游产业集聚模式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为:依托资源导向型产业集聚模式发展旅游业并不是最优路径,要将旅游资源,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三大要素结合才能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