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奥运经济的双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奥运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 2008年我国承办奥运会,要比发达国家需要新建扩建和改造更多基础设施(体育场馆)需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据计算,我国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投资额改为350亿美元左右,投资的回报不仅限于奥运会多年的收益,而且会引发长达6-1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会带来长远的丰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此同时,有关赛后北京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奥运会结束后,随着奥运经济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的消失,北京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如楼市滑坡,投资衰减,场馆空置,政府负债沉重等问题。但也有专家认为,北京目前的经济增长机制表明,单纯由奥运带来的增长份额有限,而北京经济增长的支柱领域——服务业所带来的巨大增长潜力,将不会因奥运会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瞩目的文化和体育盛事,举办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奥运会的准备阶段,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和因举办奥运会而带来的各类消费需求拉动,举办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是普遍现象,而后奥运时期能否利用举办奥运会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瞩目的文化和体育盛事,举办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奥运会的准备阶段,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和因举办奥运会而带来的各类消费需求拉动.举办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是普遍现象.而后奥运时期能否利用举办奥运会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带动社会和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与举办城市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京赢得2008奥运会的主办权后,奥运会将对我国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体育产业的驱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北京申奥成功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不仅是我国体育领域的一大盛事,也必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弘扬奥运精神的同时,为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日益明显.世界各国对奥运会举办权的激烈竞争,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国家和民族对奥运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体育带动经济,提升国家的整体地位和实力.可以预见,"奥运经济"必将为中国和北京带来并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赵艳明 《价值工程》2012,31(10):128
北京2008奥运会成功举办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加速发展机遇,中国体育事业得到极大的促进,中国体育体制将会进行空前规模的改革。同时奥运会也将全面拉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我国体育中介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但奥运会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暗藏着危机和风险。奥运会后带来的经济"低谷效应"让我国体育中介市场面临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任瑞媛 《经济界》2005,(4):71-73
一、奥运会与经济的关系从古典经济学重商理论的角度分析,奥运会只是一项体育赛事的集合,它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经济上的益处,相反,举办奥运会需要的是大量资本消耗。因此,奥运会就像是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消耗巨人。在现代资本学说理论中,现代奥运会可以被视为一种资本投入,其预期是资本占用的价值回报。因此,现代奥运会可以视为主办者的一种资本运营项目。在近来被广泛关注的注意力经济学的假定前提下,奥运会理所应当是一种价值巨大的注意力资源。它是一种循环再生使用的待沽商品,预期收益成为衡量其实用价值的尺度。但是这种收益,会…  相似文献   

9.
同仁堂、全聚德、荣宝斋、张一元等老字号企业。是我国商业文化的精髓,也是北京传统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历届奥运会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老字号带来的商机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我认为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交给了中国北京,"2008北京奥运"将给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带来对外开放和促进发展的良机.1964年东京举办第18届奥运会,接待了9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使用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实况后,日本的新形象开始被世界所接受,GNP由10.1%猛增到26.1%,日本人称其为"东京奥林匹克景气".1988年汉城奥运会带来了韩国的"经济起飞",韩国就此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1984年美国人尤伯罗将洛杉矶奥运会办成了一届赢利2.25亿美元的盛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奥运会后,后奥运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有哪些影响?尤其是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会有哪些影响?人们都很关心。北京奥运闭幕之前,国际社会就开始关注奥运对中国的影响及奥运后中国的走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开始担忧北京奥运会否给中国带来“后遗症”,出现所谓的“奥运低谷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我国已经向世人展示了比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的一件大事,是世界瞩目的重大商机。如今的奥运会已经不仅是体育的盛事,而且也是经济的盛事。当前,北京正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着力打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奥运选择北京,世界看好北京,我国在积极筹办奥运会的同时,也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随着奥运会逐步走向商业化,它的无限商机必将给中国、给北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采取商业化运作,此举不但给奥运会举办国、奥运会合作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使濒临绝境的现代奥运会摆脱了经济困境,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然而,过度商业化给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奥林匹克品牌形象,阻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北京奥运会举办在即,如何把北京奥运会与商业化运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我认为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验对中国防范“后奥运经济低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人们在关注赛事准备进程的同时开始关注后奥运经济。奥运会过后,北京是否会像以前一些奥运会主办城市一样陷入所谓“后奥运低谷”,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文章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奥运会主办城市如雅典、悉尼、亚特兰大、首尔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经验教训,指出其中几个城市出现“后奥运低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认为:“后奥运低谷效应”并不是定理。从长期来看,奥运会带来更多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只要投资规划得当。注意赛后奥运场馆的充分利用,并创造条件使经济基本层面保持良好运行,后奥运低谷是可以避免的。文章还结合中国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意义和一些政策建议,指出中国应当根据自身特殊国情,有效执行预算,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考虑奥运会后场馆的改造利用和保持房地产、证券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最后表达对北京后奥运经济的乐观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7.
“后奥运经济”是一种和奥运会的举办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一般说来,历届奥运会的举办都可以分为筹办期、举办期和后奥运时期三个时期。在筹办期和举办期,由于奥运会场建设和相关配套的城市基础建设的拉动作用,投资会大幅上涨,经济会呈上扬的趋势。可是在奥运会举办后的3—5年内,由于旅游、投资的衰退、体育场的闲置、投资回落及其给地方带来的财政负担等原因,此时的经济会呈现一个低谷的状态,即“蒙特利尔陷阱”。  相似文献   

18.
东京1964&2016,这两个年份放在一起,仿佛是两个蕴含玄机的数字,唯一将二者连接起来是一场盛会带给东京以至于日本国民的影响,也就是一次已成为历史的奥运会和—次未来可能会举行的奥运会对后者的影响。而在已经实现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给日本经济带来的正面影响在历史上称为“奥林匹克景气”。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是一项全球性质的大型体育竞技活动,奥运会的举办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并不是组织一项简单的体育赛事,冬奥会能为我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必然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机遇,但同时,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论文从冬奥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冬奥会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合京津冀地区企业的绿色发展现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给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奥运经济隐性效应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作为全球体育盛会,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体育领域,同时还凭借其所带来的巨大政治影响、经济效应与文化传播功能在更大范围内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从奥运会可能引发的投资与消费的挤出效应、就业问题以及体育场馆的后期利用问题等角度阐述了奥运经济隐性效应存在的表现与根源,并就如何应对后奥运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