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加强环境保护 急需建立绿色会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环境保护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将为人们从经济角度进行环境管理与保护开辟一条更科学、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都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纳入战略发展规划中,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共识。现如今各行各业都要追求健康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投资就必须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旅游投资评价体系。而现有的旅游投资评价体评价方面单一,只关注经济效益,缺少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考虑。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投资就必须建立起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考虑进去,使得评价更客观、全面,投资者和社会能更好,更直观,更准确的了解旅游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环境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将为人们从经济角度进行环境管理与保护开辟一条更科学、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实现整个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工程,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从理论阶段到可操作阶段的桥梁,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课题组前期成果——西部特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为基础,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云南省丽江古城的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的实证研究,以期能够科学地评价、管理、预测和决策丽江古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情况,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丽江古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势和不利因素进行了科学地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利因素应采取的“转利”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为构建宏观服务型政府审计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宏观性、服务性、建设性、前瞻性是该审计模式的目标定位,在审计内容和审计对象上,该模式从资金使用审计拓展到管理活动的评价审计,从过去“物化”的审计延伸到“人本化”的审计,从具体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对国家经济安全、风险预警审计,从真实、合法性审计升华到责任审计、绩效审计。构建宏观服务型政府审计模式,需建立新型的政府审计管理体制、科学评价体系、科学预警体系以及完善的审计成果报告制度和结果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21世纪的主要议程。尽管国家提出了“创建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一系列口号,但我国目前国民的环境意识相对淡薄。要做到保护环境,应该从学生的教育抓起。科学和环保联系密切,本文从相关的环保理论出发,讨论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环保意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会计的发展历史来看,环境因素是导致会计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因。因此,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技术环境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拟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4个方面分析环境对建立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影响,提出建立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评价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建立评价概念和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了哲学、科学、技术三个不同层次上的评价方法,进而构建了评价方法论体系及其工作程序模式。  相似文献   

9.
价格水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人与自然的协调程度具有必然联系。价格水平的倒数与科技贡献率之积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在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时,应该以价格水平的倒数与科技贡献率之积为综合指标,以其他理论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中涉及的指标为具体分类指标,进行更为科学的判断,采取更加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群是一个网络组织系统,它与所在区域的生态互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借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DPSIR模型,构建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体系的“生态效率-生态表现-生态响应”三个维度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遵循“原因-效应-回应”这一思维逻辑,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从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角度识别企业集群的生态绩效水平。模型在广西宾阳县再生纸企业集群中进行了初步运用。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对矛盾.引入“亲近理论”,从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提出了构建主客亲近关系的设想,归纳了成熟的主客亲近关系的属性特征并建立了简易模型,认为建立亲密的主客关系有利于推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目前在国内文化旅游地建立亲密的主客关系面临两大难题(商业化和社区参与问题),并对如何避免商业化、社区居民参与和建立亲密主客关系之间的矛盾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旅游用地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对旅游用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对该问题做进一步深入探索。首先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入手,系统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旅游用地研究在理论、观点、方法、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旅游用地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法技术的突破、多学科融合综合研究;旅游用地重点研究领域是;旅游用地的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旅游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旅游用地政策和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龙脊梯田社区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关系问题对于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龙脊梯田景区作为案例地,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及文献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政府、旅游公司、外来投资商、社区和普通村民等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研究发现:各利益主体参与旅游方式不同,其利益关注点差异较大,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多萤利益矛盾和冲突,尽管旅游公司、政府和外来投资商处于“强势”地位.但作为“弱者”的村民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一旦拿起“武器”,以“强者”的姿态进行斗争乃至对抗,必将造成恶劣影响和不良后果,最终不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存在"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尤其是在旅游开发后,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及相应的管理对策分析,导致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为保证乡村旅游地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以诊断其效益状况。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乡村旅游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及评价模型,其中指标涵盖环境、社会、经济和旅游支持等方面的因素。最后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白沙村的应用性分析,结果显示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本体系具体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但由于乡村旅游地绩效评价研究正处于探索性阶段,其客观性、规范性及普适性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点——轴系统”理论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历史古道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以云南省茶马古道为倒,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沿线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云南省茶马古道旅游发展的点——轴开发结构,力求优化其旅游空间结构,实现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和旅游水利"总体要求,探讨了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优化,提出水利风景区科学发展、融合发展、整合发展与跨越发展的原则导向;结合发展体验经济和旅游创新的思路,提出创建国家级水利公园和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趋势。"红三角"地区的广东韶关、湖南郴州和江西赣州三市,山水相连,旅游资源丰富,且同为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具备区域合作的共同需求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红三角"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但其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存在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开发资金紧张等障碍。应通过政府联合、资源整合、品牌塑造以及产业带动等措施来推动"红三角"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强化政府公益旅游服务供给的绩效测评是推进公益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升公益旅游服务质量的基本手段。针对影响公益旅游服务质量因子的模糊性,通过三角模糊数集中表达公益旅游服务游客主观评议,设计公益旅游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并构建测评模型是改善公益旅游服务满意度测评的有效方法。通过模糊多属性测评发现,推行公益旅游服务项目质量测评、科学规划公益旅游服务项目、加快公益旅游服务政策规制体系建设,是提升公益旅游服务顾客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地评价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是合理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文化开发品位、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分析了伏牛山东段低山丘陵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现实条件,并运用AHP法对其开发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伏牛山东段低山丘陵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集中于Ⅱ、Ⅲ等级,具有资源品位较为突出、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其中民俗文化开发潜力最大,可作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并予以优先开发。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广西区党委和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把广西建设成为旅游强省的目标,给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给广西旅游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新形势的出现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全面审视广西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状况,探讨广西旅游人才培养改革问题便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提出了"旅游专业师资结构优化、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科学构建实践体系"等改革措施,对广西旅游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