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鑫 《经济前沿》2005,(1):35-37
国外最为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外部控制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内部控制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存在有着不同的根源,条件和背景,对它们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对我同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进行纵向比较,有利于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专家学者对董事会治理的研究存在两种缺陷:一是研究方法的缺陷;二是研究内容的缺陷。本文在对已有研究缺陷连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决策过程变量,采用均衡觀的分析方法,从董事会治理结构舆治理效率、董事合治理结构舆决策过程,以及董事会决策过程舆治理效率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董事合治理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和提高治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令梅 《经济论坛》2009,(22):52-54
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投融资是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太湖流域治理和泰晤士河流域治理投融资方式分别进行了分析,为太湖流域治理投融资渠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同制治理》通过引入契约概念,对国家治理进行了新的语境阐释。菲利普·库珀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对合同制治理进行了深层研究。通过论证从权力到合同转变的必然性,强调应以合同作为管理手段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强调合同制治理应以经济、效率、有效性、回应性、责任性和平等作为价值取向,加强政府合同管理能力建设,使政府成为一个精明买家,为公众做个好交易。这对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广浩  马朝 《经济视角》2012,(4):140-142
本文以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占比最多、具有代表的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治理结构法定范式为主线,以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初始条件为逻辑起点,在《公司法》视野下对国内家族上市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法理分析并提炼出治理问题。最后针对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特质提出相关法律对策,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实践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法律制度提供微薄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李金凤 《现代财经》2007,27(11):27-30,34
以经济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依据,在对公司治理的模式进行研究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引,遵循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发展的水平结构和外部性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就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逻辑推演。结合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发展现状,对治理绩效低下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探讨,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强度结构是决定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关键,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整体治理能力水平偏低、内部结构失衡是导致现行科技创新治理绩效低下的根源。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外溢效应在不同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加剧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失衡,阻碍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整体性提升,抑制了科技创新治理绩效有效增长。因此,应加快转变治理理念,逐步构建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模式;增强微观治理能力,构建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提升中观治理能力,实行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优化治理环境,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环境和科技交易市场环境营造纳入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与现代科技创新治理理念相匹配的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加速扩散、融合,为政府治理带来难题。美国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治理主要从国家安全、跨域管辖等方面进行考量。美国秉持政府、私营部门等共治的“功能治理”架构,重点治理“跨应用领域技术”和“特定技术”两类技术,通过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促进治理的一致性,综合采用事前、事后治理等治理程序。尽管中国国情与美国有所不同,但是美国在相关领域的实践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建议采用系统性而非孤立的视角和思维对网络信息技术治理进行思考,积极审慎出台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完善优化纵向和横向集成治理体系;尽快引入循证决策、预见治理、建构性评估等事前事中治理程序。  相似文献   

9.
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网络组织治理的核心问题是治理机制问题。本文从网络机制的内涵界定入手,通过对网络机制与正式机制的比较,辨析网络机制的基本特征,进而从社会机制与运作机制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体系,为网络组织的有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体制的体系。从公司治理结构在国际范围内被重视的原因开始分析,重点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得出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得出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结构正在走向趋同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司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和分解。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在公司治理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我国公司治理改革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在公司治理改革中的角色错位。作者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现代企业理论,对政府在公司治理改革中角色错位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公司治理改革,必须对政府错位进行纠正,使政府在公司治理改革中发挥其应有的、合理的作用。政府应该在理顺委托代理关系、构建竞争性市场环境、推动以优势企业为中心的企业兼并重组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进行比较,探讨其区别和联系,并以战略管理为纽带构建了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系统化模型,进而说明两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湖州市太湖蓝藻治理为背景,介绍了采用消浪桩及软围隔结构在蓝藻治理中的应用,并对其总体布置、结构设计及工艺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治理效果得出,外围消浪桩+软围隔的结构型式对于蓝藻治理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的内涵作了简单的界定,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对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在现代企业理论上互动影响的逻辑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互动影响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证了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公司内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安全和公司治理都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促使一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但在学术界它们通常是被分开进行研究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企业发展的综合思考。完善的公司治理是保证金融安全的基本条件,目前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司治理的竞争。这为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我国公司治理改革思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农村走向制度化治理过程中,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非权威性治理主体缺失成为显著现象。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历史因素。改变单一治理主体结构,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使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农村制度化治理进程,不仅是适应公民社会成长与发育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农村治理结构走向更加合理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为此,需要对农村治理结构主体进行优化与转换,实现权威性主体与民间组织有机合作与配合的良治状态。  相似文献   

17.
张欣亮  唐斯斯  李晶 《技术经济》2023,42(11):113-119
敏捷治理是前沿科技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下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其所倡导的快速感知、灵活响应、多元参与和持续协调等理念与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价值追求相契合。本文对人工智能、政府治理及敏捷治理进行梳理并探索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敏捷治理的运行逻辑,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参与到政府治理中,凭借其数据共享、智能算法、趋势研判、自动交互等特性,极大推动了政府科学决策、高效治理、公众参与和及时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并以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大脑为例,介绍了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简化业务流程、夯实技术基础及全天实时监测等方式,拓展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治理应用场景,为超大城市政府开展敏捷治理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治理复杂性提升以及传统治理理论失灵,准确厘清包含军民两大治理主体、公私两大职能部门治理机构间合作网络、关系结构与演化过程,已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基于“元治理”理论思想,以1998-2018年发布的614条政策为研究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不同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网络结构、机构间互动关系、主体角色定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关系网络是随着国防科技工业政策变迁不断演化的自组织网络,网络结构由“松散”向“耦合”转变、网络核心由“单核”向“多核”转变、治理模式由“碎片化回应”向“协同共治”转变;个体节点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角色定位,主要表现为协作主导者、牵头主导者、互惠跟随者以及边缘跟随者4个群体,并得出核心机构角色演变规律。最后,从“元治理”视角对国防科技工业异质主体跨部门合作治理关系进行再审视,并提出相应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家电行业为例,对董事会监督动力与两职状态、外部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持股激励及相互监督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它们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在于治理系统的完善性与治理机制的互补性;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选择是在产品市场竞争结构变化、资本市场评价及控制权收购压力环境下,为实现持续经营而进行的一种市场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平台生态系统形成、融合及治理机制,从技术创新视角切入,以海尔HOPE平台生态系统和BuiltIn平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级编码和案例研究,分析技术创新对两个平台生态系统形成及融合过程的作用与影响,并对两个平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技术互补性、技术溢出效应及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对平台生态系统形成有促进作用;②技术创新流动促进平台生态系统参与者间联系由单一方向转变为多边方向,从而强化平台生态系统融合;③平台生态系统治理包括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两个阶段,技术创新吸引及平台生态系统成员参与感的形成等,能够有效促进平台参与者关系交互和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据此,提出平台生态系统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