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2年,改革开放热潮席卷龙城,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肩负着支撑柳州工业经济在广西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排头兵地位的历史使命.1996年,立足拓展发展空间,高新区规划面积从1.1平方公里调整到12平方公里;2005年,高新区核心区开发基本成熟,秉承"一区多园"的特色发展模式,年内启动高新区官塘创业园区建设;2008年,高新区与柳东新区合并,统一管理,行使市一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同年,广西"十二五"首个超大项目"广西柳州汽车城"落户高新区,柳州高新区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一、柳州高新区与特色优势金属产业1.柳州高新区概况柳州高新区是1992年9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区,由中心园区和官塘创业园两部分组成,中心园区8.92平方公里。新世纪之初,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再造一个新柳州的发展战略,在柳州的东部——柳东新区划出25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柳州高新区官塘创业园,  相似文献   

3.
2011年2月16日,广西"一号工程"广西柳州汽车城在柳州高新区奠基.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全国汽车行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众多媒体聚焦的热点. 争议与突破并存.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同时,许多城市都纷纷打出建设汽车城的口号,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龙城柳州打造汽车城有什么优势?柳州高新区面对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它又如何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4.
开发区动态     
南京高新区12个北斗产业项目入驻在2013年南京科技创业创新与重大项目洽谈会上,总投资51亿元人民币的12个北斗产业相关项目集中签约入驻南京高新区。总参测绘导航局、江苏省经信委、南京市政府三方签署《军民融合共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南京高新区北斗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以军民融合、军民共享方式共建国家卫星导航应用(江苏)产业基地,共推北斗应用和产业化进程,此举标志着南京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布局的北斗产业基地。此次集中签约入驻高新区卫星应用产业基地的12个北斗项目,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北斗时代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北斗运营服务、金融服务项目等。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用3~5年时间打造卫星应用产业高端集聚区,力争成为全国最大的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及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园区。(《都市快报》)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1年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落幕,柳州高新区又有7家企业顺利通过认定。至此,柳州高新区的国家级高新企业数量达101家,成为广西惟一的一个“国字号”企业过百的高新区,为“柳州智造”增添了沉甸甸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当人们提起郑州这座中原名城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少林寺和烩面。然而,当我踏进郑州高新区,环顾这99平方公里的土地时,我想几年之后,当人们再次提及郑州,或许脑海中最先闪现的是一座北斗系统的集聚地。因为一个规划建设的北斗云谷正在这里崛起,一个北斗产业集群在这里萌芽生长,这座中部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北斗卫星产业化时代的来临,率先奏响号角,拉开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自2012年10月,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7.
天作棋盘星作子,全陵博弈北斗星。面对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四强争雄,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筹谋布局,于2011年12月27日宣布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试运行服务,这一消息让世界瞩目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目光投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领域,投向南京高新区。2011年9月,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南京高新区。一时间,众多北斗民用生产商云集这里,如在精密授时方面对北斗产品  相似文献   

8.
正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再到"柳州智造"……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广西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强力引擎。而在柳州的城市之东,蓬勃向上,科技驱动,引领腾跃……柳东新区、柳州高新区、广西柳州汽车城"三位一体"的体制,使柳东新区这座承载着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07,(7):104-104,F0003
柳州高新区是199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区,由中心园区和官塘创业园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2010年9月,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阔步跨入"国家级"行列,作为标志性的里程碑,它镌刻了高新区数载风雨兼程的足迹,也承十载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责任和庄严使命。踌躇满志之际,广西"十二五"最大的项目、柳州市的一号工程——广西柳州汽车城又正式落户柳州高新区,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设,高新区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叠加机遇。  相似文献   

11.
湘潭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是湘潭人长达17年的一个梦想。几经风雨沧桑,如今的湘潭高新区已经成为全国第55个国家级高新区,这意味着湘潭自主创新的“引擎”成功蜕变,标志着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已经被正式纳入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化名城;这是一座青翠如画、风光旖旎的中国绿城;这是一座秀美如诗、充满隋韵的壮乡歌城;这更是一座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的科技新城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1988年,南宁高新区成立,从此点燃了南宁创新、创业的火种;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南宁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此揭开了南宁高新区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20年艰苦创业,20年光荣梦想,南宁高新区正以骄人的成绩向世人展现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目前,高新区不仅初步形成了生物技术及医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零配件及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更形成了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南京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发展迅猛,硕果累累——1月,南京北斗基地企业自主研发产品首批用于60辆校车,保障学生出行安全;4月,总参测绘导航局、江苏省经信委、南京市政府三方签约,共推南京北斗产业应用和产业化进程;6月,我国北斗产业首个覆盖产业链各环节、汇聚有影响力企业的产业联盟——中国北斗产业化应用联盟在宁成立;是月,南京高新区被总参测绘导航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认定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江苏产业基地";8月,"南京造"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用于青奥会赛事保障车辆……  相似文献   

14.
耕夫  元弓 《中国高新区》2003,(12):19-21
1993年9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及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柳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隶属柳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领导.  相似文献   

15.
3月24日,春风习习。宁波国家高新区内花团锦簇,彩旗飘扬,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笑容。就是在这一天,宁波国家高新区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至此,宁波高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这也是全国省级高新区直接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第一家。宁波高新区终于凭借自身的强大实力,成功跻身“国家队”,成为我国第54家国家级高新区。  相似文献   

16.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08,(7):7-7
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中关村科技园;山东济宁高新区步入跨越式发展;珠海高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招商推介会举行;正菱产业园落户广西柳州新区;  相似文献   

17.
自贡高新区"兔"飞猛进,于2011年6月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这一年,自贡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夯基础、壮产业、强管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道路,全区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市比重达16.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2月18日,烟台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暨创建蓝色经济创新型特色园区大会召开,回顾总结烟台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区上下抢抓机遇、团结一心、乘势而上,全面开启"三次创业"新的伟大征程。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烟台高新区单独设区、启动"二次创业"五周年。五年来,新一代创业者、建设者汇聚到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热土上,激情创业、追求卓越,励精图治、破难奋进,推动高新区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形成高点定位、跨越发展态势,烟台东部城郊转变成为一座快速崛起的滨海生  相似文献   

19.
决不让非典进高新区非典疫情的扩散,对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的侵害不大,这主要得力于各高新区及时采取了极其严格的防范措施。近日,记者先后电话采访了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广州、昆明、乌鲁木齐、苏州、西安、杭州、太原、郑州、长沙、谐阳、柳州、包头、佛山、襄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1月,在第十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上,10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发表了《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宣言》,正式吹响了"三次创业"的号角。潍坊高新区在前两个十年的发展中成绩斐然: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国家级高新区,形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区"共建的新格局,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十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踏上第三个十年发展的新征程,潍坊高新区按照科技部"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部署,迅速用新的思路举措描绘"三次创业"新蓝图,迈上了实现更高层次新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