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二胎政策"的系列影响为调查对象,运用分析归纳法、调查法等方法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全面地分析"二胎政策"对我国经济和人口造成的影响,以及"二胎政策"开放后给我国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为我国推动"二胎政策"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由于长达20多年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实行,导致生育水平下降、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而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社会问题,而且对社会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本文就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形成很大隐忧。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在现行人口结构背景下实施二胎政策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实施二胎政策的几点影响,对如何落实二胎政策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2015,(4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的不断增大,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潜在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在此人口政策环境下,社会保障势必会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现有人口政策环境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商》2015,(37)
文章从国家将实行的"开放二胎"政策为出发点,利用宏观经济学中的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人口老龄化是如何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及人口新政的必要性,之后结合中国国情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2013年,单独二胎政策的正式启动成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重要战略。采用倡导联盟框架针对二胎政策进行系统的梳理及解析,认为二胎政策的变迁源于"支持二胎政策联盟"、"反对二胎政策联盟"、"政策斡旋人"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围绕"单独二胎的政策利弊"三者间政策学习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失独父母的养老问题等情况的出现,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人口与经济问题,国家于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根据政策,本文介绍了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给我国人口造成的未来影响;第二方面,对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方面,针对现有的人口与经济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已30余年,在国家各部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随着人口结构的逐渐变化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劳动力缺失和养老负重等问题变得不容忽视。2015年10月,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这是我国面对人口新形势做出的又一重大生育政策调整。文章通过人口结构与规模、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这三个视角来分析了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并分别就政策对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并希望能够为二胎政策的完善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9.
“单独二胎”政策坚持了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公平性、合理性和过渡性。“单独二胎”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和人口性别比差异,同时还不会造成人口数量的反弹。  相似文献   

10.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我国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继"单独二孩"政策后做出的有关人口政策变动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一改革将直接对我国学前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的环境、教养观念和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这一政策带来的诸多改变与挑战,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和所有准备要二胎的家庭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我国继单独二胎政策后作出的重大调整。文章分别从就业性别歧视和维护女性"生二胎"权益这两方面探讨了"全面二胎"政策对女性就业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参考国外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生育保险制度与反歧视法的意见、完善我国的生育制度与反歧视措施"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女性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12.
《商》2016,(2)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下的经济与人口进行分析,从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入手,阐明了人口因素对于经济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探讨刚颁布不久的二胎政策对于人口结构的影响,从而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口新常态。结合图表以及相关经济学原理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等多个角度探讨全面二胎政策即将给国家和经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单独二胎”政策是为了缓解计划生育弊端而产生的,本文分析了该政策的积极作用,如缓解养老压力、增强家庭抗风险能力、尊重基本生育权、缓解独生子女弊病、拉动经济增长等,同时也探讨了人们对于生育二胎的态度及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冯驰 《消费导刊》2014,(11):39-39
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在30多年中完成了历史性的人口转变,从20世纪60-70年代每对夫妇平均要生5、6个孩子的高生育水平,到80年代降到3个以下,后来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使中国完全跨入低生育水平的行列。在这样一个低生育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了推行单独二胎政策。本文在介绍单独二胎政策可行性原因的同时提出实施二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呈上升趋势。婴幼儿人数的增加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刺激早教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珠海早教行业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对早教机构、家长及医疗机构展开了调查与访谈,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16年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以来,新生儿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托育服务俨然成为很多家庭是否生育二胎的影响因素,社会各界都呼吁增加托育服务的有效供给。通过抽样调查走访0-3岁婴幼儿的家长、托幼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调查地区的托育服务供给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并通过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作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托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区域布局和政策指引是影响托育机构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面二孩”政策是国家应对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上涨及人口老龄化的一项生育政策,该政策在农村如何才能有效落实、哪些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二胎生育意愿的主因则是两个待解问题.基于天津市农村418位已有一胎孩子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居民二胎生育意愿的人口统计特征、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工作特征、一胎孩子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居民的“兄弟姐妹数、月收入”对其二胎生育意愿呈正向作用;“受教育程度、一胎孩子年龄”对其二胎生育意愿呈负向作用;一胎孩子为女孩的居民比一胎孩子为男孩的居民二胎生育意愿更强;“性别、年龄、工作稳定性、孩子抚养费占比”对居民二胎生育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单独二胎"到"全面二胎"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变,可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缓解人口红利消失的速度,解决劳动力人口不足和社会养老等各种问题。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对黑龙江省的相关产业产生影响,主要有教育产业、母婴消费业和相关服务产业等,从而影响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数量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人口出现了金字塔结构、老龄化现象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我国必须放开二胎政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全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2016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正式实施,我国彻底告别了过去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从政策的颁布、实施至今已将近4个年头,第一批适龄幼儿也已经入园,幼儿教育消费问题在此期间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