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宏观·国内     
《首都经济》2014,(2):10-10
六成经济学家预计2014年GDP增速7.5%左右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的针对百余名经济学家所作调查显示,24%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三个月我国经济处于上升趋势,六成经济学家认为2014年GDP增长速度7.5%左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走势良好,呈稳中求进之势。  相似文献   

2.
陈功 《西部论丛》2002,(1):10-12
回顾2001年的经济形势,展望2002年的前景,我们可以发现,2001年的经济增长从上一年度的8%以上,迅速下滑至7.3%(最后估计数),这当然令人失望。笔认为,对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7.3%至7.5%的准确预测,国内经济增长的下滑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一连串的认识问题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金名 《东方经济》2004,(2):68-69
早在2000年,航空发动机巨头霍尼韦尔宇航公司就估计,未来10年,为亚太地区生产的公务机年增长率为6%-7%;如果区域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该地区今后5年对喷气式公务机需求年增长率将达到10%。而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则是亚太地区公务机市场耀眼的明日之星。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06,(4):77-7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认为,中国政策将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 (1)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7.5%,这明显低于过去五年达到的9.5%的增长速度;同时,要求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降低20%。这是对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的合理预期,也表明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5.
数字     
《中国西部》2013,(4):14-15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不再“保8”,设定了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就是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和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求。  相似文献   

6.
在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特定背景下,未来5至10年,支撑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动力何在?我的看法是,由于城镇化,尤其是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巨大,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7.
杨育谋 《开放潮》2002,(3):65-66
“麦肯锡”曾有一个预言:在未来3到5年,中国零售市场的60%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将由国家级零售“大腕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份额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商手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日前出席会议时表示,“在未来10年里,中国可能只能指望8%至8.5%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数据     
《浙江经济》2014,(23):64-64
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走势,多家机构认为经济增速会继续放缓,但是经济前景有可能改善。总体来看,国外机构对2015与经济增速的预计普遍高于7%,国内机构主要定位在7%左右,相对而言,券商机构的预测更加开放,预测值在6.8%-7.5%之间。  相似文献   

10.
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2,(33):10-11
国内 中国经济9年年均增长10.7%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速     
最近,“放慢”一词并未频繁地与极度繁荣的中国经济成双成对地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的确,两年来北京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经济以9.5%的危险速度过热增长的势头。不过已有迹象表明,这些努力正在奏效。增长速度在放缓,特别是热炒的房地产市场(如上海)和钢铁。公路和工厂投资正在降温。今年3月,中国的进口实际上有所减少,当时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最低可降至7%。兰德公司分析师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以7%至8%的速度增长。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谢国忠最近指出,中国石油进口“引人注目地”下滑是“中国已开始放慢增长速度”的最显著的征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7目在新一期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称,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开始实施,中国经济有望在今年年中触底回升,并于2010年全面复苏。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年中将触底反弹,全年增长6.5%,明年预计增长7.5%,并对东南亚其他经济体产生良好影响。报告把将亚太地区20个发展中经济体2009年经济增长预期从6.7%下调至5.3%;并警告称,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近五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速稳定保持在10%左右。高速发展同时,也潜藏诸多风险,涉及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市场风险及中国自身经济的结构性风险。对于中国未来十年面临的经济发展风险,政府应当采取政策和措施予以规避,以保障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6,(44):34-34
摩根大通与德意志银行上调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摩根大通将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山10%和9.0%上调至10.6%和9.5%;德意志银行将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山10.4%和8.9%上调至10.6%和9.5%。  相似文献   

15.
【美国之音12月2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每年超过10%.即使增长率在未来几年降低到7%,中国经济仍然可能在2050年,甚至在2040年赶上美国.那么,中国需要加大政治和社会改革步伐来达到这个目标吗?  相似文献   

16.
宏观·国际     
《首都经济》2013,(2):9-9
美媒称印度去年经济增长率仅为5.3% 据《印发时撤》援引美旧《纽约时报》报道,各国2012年GDP增速纷纷揭晓。中国在2012印的经济增K牢为7.7%,而印度为5.3%。美国《纽约时报》将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速与其它各方面对比后认为,在与中国的竞赛中印度成为输家。  相似文献   

17.
在凝视未来之前,值得对中国的增长模式进行某种详细的分析,以便寻找全球衰退和最终复苏将对中国有何影响的线索。中国经济目前已经保持了近10年的强劲GDP增长,年增长率在8%至10%之间,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甚至平均每年增加好几个百分点。2009年的情况当然有所不同,因为事实证明,对这场全球危机,即便是中国也不具有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盛顿观察》2月8日】中国经济像一部不愿刹闸的高速跑车,在2006年一下子冲破了人们的预言,非但没有呈放缓趋势,反而攀上了另一个制高点。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007年1月25日宣布,中国2006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7%,达到20.9407万亿元。从总量上看,这是中国GDP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距离2002年首破10万亿元仅仅4年;从速度上而言,10.7%的经济增长率创下了自1995年以来的新高。在这一数字的激励下,摩根大通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由此将2007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期比率从9.5%调高至10.0%瑞士信贷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则表示,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三位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11.9%的强劲增长,引发了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过热的担忧。最近,随着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学界情绪发生了改变。7月份,中国制造业产出增幅跌至17个月来最低水平,不少预测认为,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将跌破10%。外国经济学家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将危及全球复苏。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论坛9月3日]中国每年9%至11%的经济增长率使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带来了经济改革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并推动了全球贸易、资本和人才的流动。中国经济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性也意味着,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未来十年的新领军者们有着尤为重要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