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志丹法院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扎实开展"六比"活动为载体,切实提高了审判质量管理和法官队伍管理水平. 一是开展"法官庭审观摩"活动,促使庭审程序更加规范.3月率先在全省法院开展"法官庭审观摩"比赛活动,院领导和审委会成员在内的24名法官参与了竞赛,4月又组织开展6个"示范庭"观摩活动通过对法官的庭审程序、庭审效率、庭审艺术、司法礼仪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公平公正打分,现场点评,查找不足,总结亮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使全院法官庭审驾驭能力和庭审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竞赛成绩记入法官干警个人业绩档案,比赛中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执业律师旁听并担任评委,极大地激励了法官干警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现行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组织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改革审判组织运行机制应从立案、交换证据、对案件进行易难分流、庭审等阶段划分职权,各阶段的审判组织或者法官应以庭审为中心,相互配合呼应,审委会讨论重大疑难案件要体现各委员对案件应有的态度和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高肖肖 《魅力中国》2014,(7):259-259
独立审判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实行独立审判的关键在于法官独立,保障法官独立审判的关键在于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司法民主要求司法应当适度反映民意。强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不表示不考虑民意,司法要独立于民意但是又不能远离民意。法官行使司法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向社会宣示正义准则的过程。法官在做出裁判时,只有关注裁判的社会价值取向,司法的社会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司法的权威源自于民众对司法公正性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刘艳 《魅力中国》2013,(20):244-244
书记员的工作是人民法院业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判工作的水平。书记员是人民法院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书记员,担任审判庭的记录工作,并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这一规定概括了书记员工作的基本职责及其法律地位。目前全省法院开展庭审“三同步、两公开”工作,即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工作,公开展示庭审证据、公开展示适用的法律法规,这就对当下的书记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法官是我国司法审判工作的执行者,是正义的化身。然而,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却面临许多难题,在以纠问制为主的审判模式下,如何界定法官的性质、功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庭审进行直播的法理依据首先是司法公开原则,也是司法现代化的要求;其次是公民的知情权。庭审直播有利于庭审监督,有利于普法教育;它对审判方式改革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庭审直播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也应注意。  相似文献   

7.
包津燕.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大港审判区(原大港区人民法院)滨海法庭庭长。她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法庭工作.始终以做一名忠诚、为民的好党员和公正、廉洁的好法官为目标.审理案件1700余件.案件调撤率70%.审限内结案率100%.  相似文献   

8.
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的审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审判模式的改革方向,但仍然有着许多不足:如法官独立、法院独立、审委会独立之间的关系无法协调一致;对法官在开庭审理之前对案件的预断和偏见无法作出合理的规范和防治等弊端.在刑事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完善审判模式应当做到保障被告人的诉权;正确定位法官角色,打造"灵活法官"和建构中国特色的交叉询问制度.  相似文献   

9.
高郑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4):I0004-I0004
初见屠向东,他正在参与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庭审中,屠向东和另一位陪审员不时向当事人、公诉人提出问题,或与法官小声交换着意见……  相似文献   

10.
外地资讯     
<正>苏州首创智慧审判新模式苏州中级法院近日在全国率先探索的智慧审判新模式通过专家组验收。该模式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庭审及办公语音识别系统"为核心,构建了智慧审判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据了解,庭审语音文字转换时可以自动标注发言人角色,语音识别文字输出与人工辅助修订可以同步进行,还具备自主  相似文献   

11.
赵鹏 《中国城市经济》2011,(6X):283-283
类比推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推理形式,在审判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类推适用和判例类推。法官在审判中运用类比推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案正义,填补了法律的漏洞,但是容易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应加强法制建设,防止司法专断。  相似文献   

12.
法官断层、审判执行力量欠缺是西部地区基层法院的普遍问题,正当一些基层法院为处理众多积案而加班加点时,陇县人民法院却在推行“一村一法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一经推出便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边防  周莹  顾秋辰  胡正欣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80-185
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传统庭审模式的庭审程序延宕、案件积压,会对司法效率产生极大消极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新冠疫情传染风险。目前,在国家政策、新兴技术加持下,线上远程庭审应用体系在大步向前发展。针对线上远程庭审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向。同时,详细描述智慧庭审系统的5G网络部署模式与功能技术架构,并通过示例说明该系统可以辅助优化疫情防控下的司法审判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刘强 《魅力中国》2010,(6):124-124,123
法院审判请示制度在我国法院系统内部沿袭已久,本文分析了这一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并对其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在司法改革进程中,这一制度应逐步予以取消,从增强法官素质和转变司法部门观念,提高法官审判独立性,取消错案追究制度,推行审级制度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证人作证,审判人员应当告知他要如实的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应当制止。审判人员可以询问证人、鉴定人。”而过去那种完全由审判人员根据庭审需要,自行决定何时通知证人出庭,由审判人员出示物证,宣读本到庭的证言的做法到此废止。新的庭审质证程序,把检察机关和辩护人双方的举证责任规定的十分清楚,与其指控犯罪和为被告人辩…  相似文献   

16.
<正>李广江,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杨柳青法庭庭长、副处级审判员。多年来,李广江同志一直工作在审判执行一线,他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要求,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用自己对审判事业的满腔赤诚,展现了一名党员法官的熠  相似文献   

17.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通过了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并决定自一九九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刑诉法是以公开审判为重心,以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公诉人、辩护人和当事人举证责任,强化合议庭职责为内容的重大审判方式改革。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审判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两个素质,以适应新的审判方式的需要。如何提高会议庭驾驭庭审的能力是当务之急。而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合议庭如何对证据进行认证。修改后的刑诉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  相似文献   

18.
潘培伟 《黑河学刊》2012,(12):74-75
法官被誉为法律的守护神,其专业知识、道德素质、社会阅历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审判工作的质量及法律的成长。而法官选任制度是选出合格法官的第一步。在我国,法官选任被纳入公务员招考的渠道,相对条件比较宽松,法官选任制度的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借鉴法国司法体制的经验,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路径是在司法权力的监督制衡、审判体制改革、法官独立制度建设、法官培养和司法行政体制等诸多方面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0.
陈慧芳 《魅力中国》2009,(36):215-216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庭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相对弱化了法官在庭审活动中的调查权,强化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作为控辩双方争议焦点的证据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但长期以来,在侦查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公安机关所收集的证据往往达到不能达到庭审证案的要求。为保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地收集、固定证据,确保有效地指控犯罪,笔者认为建立公诉预查制度,由公诉部门在案件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