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品文两则     
弥勒佛与韦陀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一脸严肃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弥勒佛与韦陀  相似文献   

2.
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因此来拜佛的人非常多。但他丢三落四,什么都不在乎,没有管理好账务,所以入不敷出。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拜佛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相似文献   

3.
用人的哲学     
管理小故事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相似文献   

4.
《财务与会计》2006,(6):78-78
到过庙里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寺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管理账务,所以寺庙经常入不敷出。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贵公关,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企业》2007,(2):32-35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故事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就能看到笑脸的弥勒佛和威严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07,(24):76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拜会笑脸迎人的弥勒佛,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却是分管不同的寺庙。  相似文献   

8.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见到弥乐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相似文献   

9.
故事(一)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乐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相似文献   

10.
广州的真实与内涵□王廉引子:初来广州的人,都会注意到它的视野中不和谐的部分;但过了一段,都会喜欢或离不开它。广州是个弥勒佛,容得下理智、成熟,也不为难非议、批评、不成熟。广州虽说不上很强大,但有魅力和个性,不脆弱。他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着、发展着、修正着...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统计》2008,(10):43-43
龙泉寺为千山五大禅林之冠,坐落在北沟中部丛林之中,因传“龙涎吐水”而得名。龙泉寺主要有大雄宝殿、法王殿、韦陀殿、藏经阁等,其中以大雄宝殿最为雄伟、壮观。整个建筑呈明代风格,寺里存有明清的八块石碑,崖上有“大千世界”石刻。周围林木茂盛,景色清幽,加上潺潺的溪水,使游人耳目一新。出龙泉寺向西而行,经普安观,过梯子峰、救命松等则可达五佛顶。  相似文献   

12.
不死的谎言     
1972年,贵州老陀镇的农民宋玉祥得了一种怪病。老陀镇是山区,偏僻得很,到一次省城需要几天的时间。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对他的怪病一筹莫展。宋玉祥只好来到省城看病了。医生们为他会诊后大吃一惊。宋玉祥得的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病,英国人命名为枣核菌。只有一种进口药可以维持生命,但也最多只能活一年半。更让人吃惊的是,就在宋玉祥去省城看病的时候,老陀镇又有六个人出现了与他一样的病。患病的七个人都是贫困户。面对七家贫困户,镇长何永久决定,今后由他替七个病人去省城拿药,这样就能省下七家人的路费,用来买药。何永久从省医院回来,将…  相似文献   

13.
新论摘编     
<正> 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与异化何云波在《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看重从人的自我异化角度展开社会批判。陀斯妥耶夫斯基异于他同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他在探索人的拯救之余时所表现出的热情与迷狂,又使他不  相似文献   

14.
管理者的高招如果认为唐僧唐三藏是个只懂念经颂佛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唐僧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他要跋山涉水,踏平坎坷,去西天取经。所以他为自己准备好了行囊和盘缠,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发了。开始他像游山玩水一样地走着,是因为在熟悉的环境里。但他后来决定要找人一起走,这当然不只是因为孤独,而是路途遥远,缺少应付具体困难的人。于是他找到了孙悟空。这猴子能力强,思维敏捷,敢闯敢干,唐僧很器重。但也渐渐地暴露出缺点:毛手毛脚不稳重,经常四处惹祸,而且丢三落四,挑的担子就忘了好几次。必须要找一个人来弥补这一缺…  相似文献   

15.
受辱无嗔     
有人听说佛陀是一个守持正道、力行大仁大慈的人,就生起嫉妒心,故意来到佛前恶口咒骂,言词极尽歹毒。面对找上门的辱骂,佛保持沉默,一声不吭,任由他骂。等到这个人骂够了,停下来时,佛开口问他道:“你若拿着一份礼物去送给人家,人家不肯接受你的礼物,这份礼物是不是仍然由你自己带回去?”  相似文献   

16.
经验是财富,文化为根本 人云:三十而急,四十而稳。正值不惑之年的范云峰,做事沉稳有度,心态淡定自如。他已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营销爱好者,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国策划界的重量级人物。此间他守过河堤,干过苦力,闯过官场,弄过装修,搞过广告,做过贸易,跑过新闻,办过报纸……人生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品,为其日后的发展,积累了厚实的基础。 老范常说:做营销要“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业”。在当今社会不少人热衷西方经济理论,原封照搬外资企业运营模式,而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视为“糟粕”,与“封闭”、“封建”、“落后”划等号的情况下,他所提出的这种略带“本土主义”的观点在中国策划界中还是难得的。虽然老范不是研究文化的,但他深信中国作为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数千年来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耀眼瑰宝,而这些正是中国企业所需要的。由此老范感慨道:“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资金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牌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要研究中国企业,就必须研究中国的文化,现在很多经营管理者不去研究老祖先留下的东西,一味地去拷贝西方的理论,其结果只能使所建立的企业文化浮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表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时代》2006,(3):69-71
“尽管他中文流利,但他几乎不和我们沟通,或者沟通起来我们还是存在障碍。很多时候,韦行长都没有和他的副行长们讨论行里的问题,所有的改革内容都是他一个人决定的。”更加糟糕的是,在投资者看来,像韦杰夫这些“老外”也不能给深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没有样子的,所以你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兀自感觉去。 有车有房那不代表幸福,车里常有关怀、房里总有笑脸,那才叫幸福。好吃好喝那不代表幸福,吃着她哼着小曲做的手撖面、喝着他特意泡好的菊花水,那才叫幸福。  相似文献   

19.
观察一个人的品格境界,可以从他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和反应上看出来.中国成语说:"成固欣然,败亦可喜."虽然平和中正,却仍有待解说.一般人每逢失败,会忍不住唉声叹气、抱怨乃至骂娘,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绝不会去浪费时间让自己情绪低落,他们会在失败中,检查是否失中有得,而这一检查,或出之以沉默,像曾国藩,"打破牙齿和血吞";或示之以笑脸,像李敖,即便是"一败涂地",也会"躺在地上,细闻泥土和草根的清香".这种对待失败的反应,无论沉默还是笑脸,都是一流的水准,非修养至深者难以做到.那么,对待成功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经常出现我们意料不到的事,往往是当时我们并不介意,过了好久才会咂出一些绵远悠长的味儿来,并让我们打个激灵。1994年,我在一家公司打工,老板是位广东人,对下属非常严厉,从不给一个笑脸,但他是个说一不二的,该给你多少工资、奖金,不会少你一个子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