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交往历史悠久。自然地理、人文、民族、风俗、气候具有相似性,沟通与交流便捷。双方资源禀赋和产业互补性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应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进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1974年,马来西亚与中国正式建交,成为与第一个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到了2004年双方开始建立战略性的合作关系,中马关系进入黄金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2013年10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中马双方把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个新的提升和跨越。2014年是中马建交40周年,也是中马友好交流年,日益加深的政治互信,正不断地促进中马两国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内战爆发前,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在各个方面矛盾的激化,当无法通过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时,进而导致只有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解决。本文试图从内战前的一些表现来分析美国内战爆发的诱因,作为对美国内战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投资》2012,(34):9-10
2012年11月26日,第二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平主任与印度计划委员会阿鲁瓦利亚副主席共同出席并主持对话。双方就加强全面合作、促进双边宏观经济政策沟通与协调、深化和拓展双方在投资、基础设施、高技术、节能环保和能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展开对话与交流。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财政部、铁道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的代表出席会  相似文献   

5.
王瑾 《全国商情》2009,(21):136-137
目前基于南北贸易环境观的差异,北方要求南方将环境标准提高到与其一致的呼声日益强烈,使南方在贸易环境问题中处于被动地位。本文通过建立两国模型,论证南北双方基于偏好、禀赋、经济技术能力等差异,在地区性环境污染问题上,仍可由南方国家自己制定适宜的最优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6.
国有化或征收的权力是国家的核心经济主权权力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主权甚至国家经济安全,而国有化或征收及其补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历来是国际投资法的重大争议问题,也是南北双方存在重大分岐的问题,WTO下一次部长会议将决定是否将投资问题纳入到其谈判议题之中。晚近的发展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此项权力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未雨绸缪,尽早制订相应的对策,以便在国际谈判中掌握主动。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济法的合作发展原则是南北矛盾的产物,解决南北问题是该原则的最主要目标,其主要内容是,各国应进行合作,以促进建立公平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合作”与“发展”而言,发展是权利,目标,合作是责任,手段,该原则的法律效力依据是,反映国际社会的“法律确信”,遵循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民主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70年代初以来,“南北”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并呈现出若干重要特征。现有产业内贸易理论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满意的解释。垂直产品差异、需求偏好“重叠”、贸易扭曲、外国直接投资、二元经济结构、规模经济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均可影响“南北”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中国家政府在促进“南北”产业内贸易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9月22日,台湾航太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沈文振率台湾工业企业代表一行18人访问中国一航,市场部李晓峰副部长、周忠义专务接待了代表团,双方探讨了两岸航空企业加强交流事宜。台湾代表们纷纷表示,祖国经济发展迅速,海内外同胞为此感到自豪,希望两岸基础工业和航空企业保持对话,在适当的时机开展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经济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但由于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间多为宗藩关系,所以国家间的朝贡贸易自然而然占了主体地位,而民间经济贸易交流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纵观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经济交流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接触时期、大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和受阻时期。经过千百年的逐步发展,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民间经济交流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政府的友好、开放的外交政策、重视商贸的态度成为双方经贸往来快速发展的主要外在动因,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促进这种交流的主要内在动因。与朝鲜半岛民间贸易的经验对今天中韩、中朝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韩、中朝合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朝鲜的旅游,让我发现了夜郎自大的心理,改变了狭隘局限的目艮光。从这个意义来看,此行获益匪浅——我们身处多元的世界,实在需要更多的包容与理解啊。  相似文献   

12.
试论韩国农业合作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西欧国家,随后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发展,韩国农业合作社曾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合作社联盟的赞许。  相似文献   

13.
韩国财阀企业纷纷解体,倒闭,改组的事实充分证明: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政府背景的,尤其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已经失去了国际竞争力。为此特别建议:尽可能减少企业集团形成中的政府行为;只能发展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专业化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正随着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而不断推进。本文重点在于对中国—韩国自贸区的研究:一方面对已有的学术文献作了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着眼于两国经济贸易数据,对中国—韩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中韩自贸区的前景进行分析。文章发现,韩国对中韩贸易越发倚重,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对于中国而言,中韩贸易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推动对外开放,实现区域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因为中国农业的生产水平影响着全球粮食市场的供求及价格水平,因此中国农业发展不仅是中国内部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政府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三农”问题被作为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来对待。论文通过考察韩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新农村运动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在把握中国农业发展模式及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简论韩国新农业合作社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合作社法是农业合作经济的主体法律,它就农业合作社的社员,组织,事业,运营等作出法律规定。因此,它对于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日本、韩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与我国较为接近,对日韩两国征收房产税的经验进行比较对我国内地房产税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总结日韩两国房产税的异同点,分析了日韩两国制定房产税的特点及重点,并结合我国房产税实际,提出完善我国房产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化和WTO的韩国和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淳,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Bowdoin college大学法学名誉博士,曾任韩国副总理兼经济企划院长官,韩国银行总裁,汉城第一任民选市长,大国家党总裁,现任韩国第十五届国会议员。  相似文献   

19.
在城镇化进程中,资金量的需求会空前增加.因此,各国政府都把金融支持城镇化作为基本国策.在城镇化前期,韩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通过政府财政进行融资,后期资金则更多来自本国私人部门和资本市场.德国所采取的政策性银行策略对中国政府实现城镇化工作目标是一个强有力的借鉴.韩国与德国都是在城镇化顶层设计时把握好方向,通过相应方法激活市场主体自主发展的动力,以及通过金融创新解决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并加以有效的风险监督控制措施,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韩中两国作为近邻,搞活两国间的旅游交流,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间友好关系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两国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以及增加两国的旅游业收入。因此,文章在分析了韩中旅游交流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搞活韩中旅游交流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