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朝安 《浙江经济》2004,(22):61-6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不高,财务会计信息常常存在着误导、虚假和重大遗漏的情况,各上市公司为了获取配股、增发新股资格以达到募集资金的等自身利益,恶意粉饰和编造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来操纵公司的资产和利润,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不主动性、滞后性、虚假性、不充分性给经济秩序的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中国股市中的某些上市公司已经将担保演变成为了一种恶意的“圈钱”手段。这种变相的担保对上市公司、债权银行、股市投资者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如何让上市公司走出“担保圈钱”的迷谷?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4-2014年度的数据,研究企业层面的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投资与投资者情绪显著正相关;企业投资与现金流高度敏感,我国A股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融资约束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1)高涨的投资者情绪刺激了企业的投资需求,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2)高涨的投资者情绪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加剧效应显著强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5.
王雪  张慧 《北方经济》2007,(1):56-57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情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受侵害的现象较为严重。保护我国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可以从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理论出发,探讨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现实意义。同时,结合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现状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财务造假事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对广大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对市场监管提出迫切要求。本文介绍了万福生科造假的过程,着重分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并借此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加强市场监督,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控制状态,在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大股东具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股票发行价格的强烈动机.本文以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业横截面数据和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大股东控制下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隧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在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而配股后长期业绩趋于下降;(2)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具有倒U型关系;(3)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了上市公司价值的下降.因此,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效应,误导了外部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上市公司重组公告纷至沓来,令投资者眼花缭乱.但面对形形色色的重组,始终处于信息劣势的中小投资者难辨真伪.受一系列重组公告影响,一些绩差股、ST股纷纷走强,市场投机风气盛行.为此,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特别强调,支持实质性重组,严惩虚假恶意重组.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板作为证券市场一个高成长版块,其高市盈率一直吸引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目光,但许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的违法行为屡屡出现,上市公司面临被强制退市的可能,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对其受损进行补偿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分析了建立和完善中小投资者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法理依据,以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两类新股投资者 新股发行不仅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而且为二级市场定价提供重要的价格依据,因此,合理的新股发行制度不仅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了简便高效的渠道,也为二级市场的平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合理的新股发行制度除了要考虑到降低发行成本、提高发行效率,另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平衡市场参与者的利益,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2.
王诗才  冯琴庆 《特区经济》2005,(10):102-103
1.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非理性现象普遍。部分上市公司非理性的筹资和使用资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单纯为筹资而筹资,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并不是因为有了一定数量且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才募集资金,而是看自身是否具备增发和配股资格,只要具备再融资资格,就会充分利用这种资格,以致出现为了融资而找项目,拼凑项目的怪事。获得的资金缺乏合理的投向,只好存银行、买债券、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新股发行、委托中介机构代为理财,或是盲目地搞多元化,轻率涉足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为闲置资金寻找最佳用途,是上市公司维护股东权益的一种表现。并且投资者正是看中融资项目的发展前景才投资的,这样利用募集资金不仅有背于股东的权益,也有背于投资者的意愿,同时也违背了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意义,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③对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或是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估计不足,使募股后投入的资金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为企业的包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小投资者的角度,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的内部控制。根据112个企业的数据分析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内部控制建设,其他公司治理措施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内部控制建设无关,这些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也无关。这个发现启示我们,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的内部控制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化,使它们真正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金伟 《产权导刊》2006,(8):56-57
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布财务报表是其法定义务。财务报表应该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因为上市公司业绩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操纵董事会,隐瞒事实真相,弄虚作假,向社会公众公布虚假财务报表,欺骗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弄虚作假的目的在于:谋取私利,掩盖巨额亏损或不良业绩,以便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在股票市场上骗取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资金,损害国家和中小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股独大给家族企业自身、中小投资者、资本市场带来了各种风险。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善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规范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并从制度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或者管理层在自利动机的诱导下,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信息违规披露,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难点。在中国特色监管方式创新的引领下,2014年由证监会、投保局牵头成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立足于中小股东保护,提升上市公司治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试点实行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是否具有震慑作用,实证检验发现,在2016年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试点展开之后,对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发生公司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频繁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在几乎卖空限制的条件下,本文从异质信念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工具选择和融资规模的影响.具体地,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沪深A股再融资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超额收益波动率和超额换手率作为异质信念的替代变量,采用单变量分析、Probit多元回归和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房地产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股权融资;无论是用股权融资还是用债权融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均和异质信念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139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法以及联立方程模型,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情况与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一方面,拥有专业投资管理技能的机构投资者在选股时,更倾向于那些负债水平较低(财务风险较小)的公司;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后,使得上市公司负债水平有所上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冲动。  相似文献   

19.
孟丁 《南方经济》2012,(8):29-42
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自利性多元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投资和破产政策的扭曲同时也损害了企业价值.本文收集2006-2009年我国A股市场179家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将民营上市公司分为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类型.实证研究表明,间接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利用多元化经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而直接上市民营上市公司的侵占效应不显著.因此,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上市公司自利动机的多元化经营行为,应该成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关联交易与控制性股东的"隧道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控制性股东能够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进行非公允关联交易,从而以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从上市公司攫取财富.本文以1998-2005年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配股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分布特征,并研究了关联交易对控制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股票收益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性股东通过关联借贷大量侵占了上市公司的资金;(2)投资者在关联交易发生后相应调整了股票价格,导致了上市公司股票收益下降;(3)控制性股东通过隐蔽的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输出了财富,造成了以托宾Q衡量的公司价值下降,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非公允关联交易成为控制性股东掠夺中小股东财富的重要方式,导致上市公司的资源被不断输送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