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探索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有助于有效激发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整合人格特质理论、工作需求资源模型以及社会感知理论,构建三相交互调节模型,提出理论假设并利用219份有效问卷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责任心人格、工作技能需求以及知识分享自我效能对知识分享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工作技能需求和知识分享自我效能联合调节责任心人格与知识分享行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如何强化员工的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来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并维持较高的创新水平,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对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及其与个体创新绩效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同时就知识分享和组织学习型文化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组织环境因素能够对个体创新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其与个体因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对个体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因此,推导出一个跨层次研究模型,建立了个体层次的知识分享与组织层次的学习型文化对个体层次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交互作用的影响模型与假设。本研究拟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统计软件SPSS以及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软件HLM对实证模型进行分析。以期验证组织层次的学习型文化通过组织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来影响个体层次的个体成员的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使个体和组织得到共同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业坚持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前提。作为复杂的决策行为,创业坚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和希望等心理资本对创业坚持的影响,以及内在动机和创业榜样发挥的情境效应。通过对我国202名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创业者的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和希望均能够显著促进其坚持创业;内在动机正向调节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各自与创业坚持的关系;创业榜样对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各自与创业坚持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将个体因素(心理资本和内在动机)与环境因素(创业榜样)纳入同一理论框架,讨论其对创业坚持的影响,以期为创业坚持研究提供新颖和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集群环境对创业微观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在对创业机会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感知个人意愿、感知社会规范、感知自我效能感和感知集体效能感对创业意图产生影响并最终导致创业行为的产生,它们受到了集群环境中的外部经济性、共享文化和价值观、机会与需求、信息与知识溢出及本地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假设并建立了因素模型,对在集群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创业行为的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并结合现有众筹融资绩效的研究成果,构建股权众筹出资行为理论模型,分别探讨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对股权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认为环境因素中的融资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项目信息以及领投人特征,个体因素中的风险控制认知、价值认知,都将影响投资者出资行为,从而影响融资绩效.  相似文献   

6.
王倩 《技术经济》2020,39(7):72-89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多家企业的228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工作特征、个体特征与员工数字化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创新自我效能感所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在这一中介机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作特征中的工作自主性和任务多样性以及个体特征中的个体数字化技术知识分别对员工数字化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性别在工作特征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男性更容易受到任务多样性的影响,而女性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更易受到工作自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建立了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假设。通过设计关于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调查问卷,利用统计软件SPSS 17。0和结构方程模型统计软件Amos 17。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社区氛围互惠、公平和创新与知识共享行为、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果预期与知识共享行为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习目标导向会对员工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员工创新,有必要厘清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运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化综合检验关于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关系的84份实证研究文献。结果显示: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显著正相关,团队层面的正向影响比员工个体层面更强;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在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即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激发知识共享促进员工创新;员工特征、企业特征、文化背景等情境因素,以及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测量因素,均显著影响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织文化内容观的视角,以知识分享为中介变量,深入研究组织学习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对华南地区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93份有效问卷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习、知识分享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知识分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分享意愿与知识分享能力在组织学习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影响中发挥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最后,分别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为管理实践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成功的体验、目标的激励、成败的归因等因素影响学生自我效能的形成。我们可以通过为学生确立合理的目标、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良好的榜样、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1.
基于情感关系及个体自我认知视角,研究威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探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中介作用及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反向调节作用。通过对多省市企业员工及其直接领导进行配对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威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威权领导行为不利于形成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继而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员工创新行为间起反向调节作用,即创新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12.
文章聚焦于新生代知识员工,从影响创新行为的心理因素入手,深入剖析自我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打开个体认知、情感与行为之间的"黑箱"。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生代知识员工的自我认同直接正向影响创新行为,并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3.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体验学习视角探讨外部环境和体验学习知识对消费者渠道搭便车行为的作用过程。研究表明,网络参照群体、渠道吸引力、自我效能感和转换成本对渠道搭便车行为有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在网络参照群体和渠道搭便车行为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转换成本在渠道吸引力和渠道搭便车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多渠道环境中的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渠道搭便车行为开展渠道营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理动力场理论视角,分析创客政策感知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重点考察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380名创客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①创客政策感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②知识获取在创客政策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③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政策感知与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在知识获取与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且正向调节知识获取在政策感知与创新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创客政策感知与其创新行为关系的认识,对推动创客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肝病中心护理人员对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名肝病中心护理人员,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肝病中心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得分平均为72.5分,未能达到良好水平;其影响因素作用较强的包括接受标准预防知识培训、接触暴露的经历、感知疾病的严重性、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水平、一般自我效能、专用锐器收集盒的配备和使用等。结论:肝病中心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尚有待提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各方面努力,以提高肝病中心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新内生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将组织自尊作为调节变量,建立了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调研数据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论如下: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和创新内生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内生动机在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自尊对员工的创新内生动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伟  苏杭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1):136-143
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差序氛围,深刻影响着个体心理与行为机制。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框架,从社会信息加工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差序氛围感知影响创新行为的双重中介模型,包括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代表的认知路径和以情感承诺为代表的情感路径,探究特质性调节定向在认知和情感路径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273份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差序氛围感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情感承诺在差序氛围感知与创新行为间起双重中介作用;特质性调节定向增强了差序氛围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情感承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技术经济》2018,(4):76-84
在阐述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知识整合和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动力机制模型,从个体微观、团队中观和企业宏观的维度阐述了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个体微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做好个体目标规划和提升个体自我效能;团队中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提供技术创新资源、优化团队人员构成和协调团队成员工作;企业宏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建立包容性企业文化和科学的激励体系;三者协同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体实现创新目标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马伟  苏杭 《科技进步与对策》1984,37(21):136-143
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差序氛围,深刻影响着个体心理与行为机制。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框架,从社会信息加工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差序氛围感知影响创新行为的双重中介模型,包括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代表的认知路径和以情感承诺为代表的情感路径,探究特质性调节定向在认知和情感路径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273份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差序氛围感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情感承诺在差序氛围感知与创新行为间起双重中介作用;特质性调节定向增强了差序氛围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情感承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宁宁  赵希男  侯楠 《技术经济》2022,41(6):154-163
员工竞优行为作为一种有效的优势干预和自我价值实现途径,是应该被组织倡导的行为。本文将竞优行为置于工作情境中,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基于认知理论构建了员工竞优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通过对外部匹配环境(个人-组织匹配)的感知和自身的调控系统来强化对竞优活动的认知,进而影响竞优行为,其中个体对竞优的认知因素包括对工作价值的认知、对竞优自主动机的认知和对竞优自我效能感的认知;竞优行为的形成和强化是由认知因素直接驱动的,在此过程中,外部支持性的环境(竞优氛围与文化和工作特征)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员工竞优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为组织激励员工竞优行为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