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结绝性矛盾日益突出。“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相当严重,成千上万企业都有产权重绢并购的需求。如何实现企业重组并购,进而搞活整个国民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到的一道难题。而美国企业并购,特别是第5次并购浪潮的一些做法,对我国国企改革有很大启示。美国第5次并购浪潮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国际惯例,企业扩大生存“空间”育“两步棋”可供选择,一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个是通过资本市场寻求企业重组的扩张,其中最主要方式就是并购,后者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资源重新配置。美国…  相似文献   

2.
汪力成(中国华立集团董事长):当中国的经济和全球融为一体以后,中国的企业和国外的同行到底更多的是竞争,还是合作?我认为首先是竞争,但是竞争中更多的是合作。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时间不是很长,企业都处在逐步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无论是综合性的实力,还是技术水平、经营理念,和国外同行都有很大的差距。对一个企业来说,谁都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在竞争中取得一种优势,成为一个胜利者。但是,我们和国外的同行也并不一定完全是一种对立的竞争状态,更多的会趋向于一种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竞争与…  相似文献   

3.
景素奇 《中外管理》2006,(8):102-104
如今企业并购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花样越来越新,规模也越来越大,无论国内外,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企业并购故事。然而并购失败的故事更多。而其中都或多或少与并购过程中并购方经理人的权杖有关。这里的经理人,是指并购方率队奔赴被并购方直接参与一线并购过程操作的那位CEO,我们姑称之为“并购项目CEO”(后面简称为CEO)。  相似文献   

4.
联想提速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燕 《中外管理》2005,(11):78-85
对于跨国并购,达成收购协议,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之后在整合中的一系列重组、磨合与碰撞,才是最为复杂、最为艰难的挑战。任何一关没有正确应对,都可能功败垂成。而所有这些关口,是每一个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都逃不掉、躲不过的。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企业的成长来看,并购在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最大的200家企业有90%左右是通过并购从而扩大规模,进人前200家公司行列的,按照诺贝尔奖学金得主斯蒂格斯勒的话说:“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并购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在并购越来越广泛的被企业采用的今天,正确认识企业并购,加强风险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企业的成长来看,并购在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最大的200家企业有90%左右是通过并购从而扩大规模,进人前200家公司行列的,按照诺贝尔奖学金得主斯蒂格斯勒的话说:“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并购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在并购越来越广泛的被企业采用的今天,正确认识企业并购,加强风险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安林 《英才》2004,(9):36-36
笔者一直期盼中国“福布斯”成为“富不死”。但此时此刻,不免为张涌捏一把汗。出于对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与发展路径的研究,我愿意就张涌和他的林凤企业,提出三点反思。第一,关于林凤企业战略的反思。林凤现在是什么?林凤应该是什么?林凤将会是什么?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笔者发现不仅局外人看不懂林风,似乎就连张涌自己也说不清林凤了!不是吗?仅就局外人而言,成都某证券分析员的话——“今儿个想知道张涌是干什么的很容易,这比想知道张涌不干什么还难!”——就不失为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弱势中,中国企业如何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君 《中外管理》2005,(10):84-86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都是“以小吃大”,或者是弱势地区的企业试图快速实现全球化而并购强势地区的企业。在并购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弱势并购”,它在风险上比”强势并购“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房地产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看,企业并购重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从简单粗放向集约规模,从散乱无序到有序专业化,从数量为主到数量、质量并重发展的转变阶段。而从房地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由无序竞争向大企业大集团占领瓜分市场转变,企业整合重组的趋势是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政策上,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18号件确立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明确提出:”支持具有资信和品牌优势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重组,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都为房地产业的快速整合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雾里看花,这个行业越来越看不懂。冷藏车改装归属汽车行业,还是物流行业,还是食品行业,还是制冷行业?制造企业看不懂;运什么东西该用冷藏车,同是生鲜食品哪些该用保温汽车,哪些该用冷藏汽车,哪些该用保鲜汽车?用户看不懂;冷藏运输至今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鸡肉的温度应该控制在多少度,猪肉应该控制在多少度,各种蔬果分别应该控制在多少度?消费者看不懂:在食品安全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市场需求并没有出现应有的扩大,僧多粥少,恶性竞争,整个行业都处于亏损的边缘……”  相似文献   

11.
李宜时  童慧 《企业世界》2006,(10):42-42,20
截至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了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目前正在进行第五次并购,其规模和速度更是前所未有。在并购浪潮的背后,每个企业都有着自身的并购动因,同时,该并购行为也会对企业运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跨国并购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中外管理》2005,(11):38-39
一般而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多从出口起步,而后是海外新建企业,最后才是海外并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今后将主要围绕资源和品牌展开。可以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生正逢时,这将是一个战略阶段行动,而不是偶尔为之的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13.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大中华区主席麦维德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CEO要学会管理全球化风险”。麦维德指出:我认为,在中国研发和品牌是最为关键的战略。关于并购,它的风险相对比较高,我们对全球的并购研究发现,全球并购的60%是不成功的,所以这个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15年前很多韩国公司,他们想通过这种并购然后来实现全球的扩张,最后很多都失败了。我们看看现在成功的韩国企业,像三星、现代、LG等,他们真正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研发,建立自己的品牌,而不是通过海外大规模的并购。  相似文献   

14.
观点     
《新前程》2006,(1):4-4
我就是赌徒,一流的人才不看书读报,中国的企业出去并购实际是在花钱买时间,别人都说你好的时候问题一定来了  相似文献   

15.
贾涛 《公司》2001,(7):13-14
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青睐。但多元化经营决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国内外企业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多元化经营失败者众多,而成功者甚少。那么,企业家们应如何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呢?我认为:应紧紧抓住以下四个战略要点: 一、基础——专业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进行跨产品、跨产业经营的一种战略,无论经营者选用多元化经营的意图是什么,总是要使每一产品最终产生效益。而就具体产品来说,实现专业化生产是达到规模经济、提高效益的基础。专业化经营要求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即按照规模经济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 企业兼并与收购即企业并购(M&A)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的运营机制,通过企业并购可以使企业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合理的结构基础上,满足企业发展和资本增值的要求,并在宏观上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在实践中,一方面我们看到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大公司都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起来,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并购失败的案例。尽管企业并购失败从个案的角  相似文献   

17.
有75%的企业并购案都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唯一能够掌握企业并购活动命运的因素,就是——人。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强化积极因素并成功地避免各种障碍,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企业并购这一浪潮席卷全球时,我国的企业并购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在某一时期,为了实现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发展方式,通过并购实现资金、人员、市场等方面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然而通过历年来的企业并购事件不难看出,企业并购并不是都是成功的,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忽视了有效的整合,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整合。然而,企业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于企业今后做大做强,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顿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研究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对于促进企业今后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致使并购浪潮涌起。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协同效应,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都积极参与进并购活动。但是企业通过并购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并购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企业如何应对并购带来的风险引发人们的热议。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A企业的并购风险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规避并购风险措施,为企业规避并购风险,促进并购成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保定市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早进行企业并购的城市。回顾该市企业并购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企业并购既得益于对改革实践的不断探索,也来自人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不断认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询在行为主体、运作程序、法律环境以及作用上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保定市企业并购的历程1.1984-1988年为探索阶段。1980年至1989年期间,国家财政对保定市的投入不足4亿元,客观上迫使市政府把注意力放到提高现有存量资产效益上。1984年,市政府将4户亏损企业并入或卖给了优势企业,把劣势企业的产权和经茗权集中到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