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走向世界》2008,(4):I0012-I0012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也寓意着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界》2008,(8):I0013-I0013
谷雨,太阳黄经为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其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3.
《走向世界》2008,(6):I0015-I0015
春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斯大林有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我们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走向世界》2008,(14):I0013-I0013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08,(25):I0015-I0016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中国古时民间民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有秋收冬藏的含义,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08,(22):I0016-I0016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中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宇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乌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2008,(16):I0013-I0013
处署,是暑热逐渐减少,天气渐渐凉爽的意思.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过高过低都会感觉不舒适.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小,其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发展为疾病(即"秋燥症").  相似文献   

8.
《现代乡镇》2012,(5):94-95
孙晓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特邀专家,岭南养生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  相似文献   

9.
《走向世界》2008,(19):I0012-I0012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  相似文献   

10.
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相似文献   

11.
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接连熬夜……相信这个春节你一定又让自己的身体“遭了不少罪”吧?口舌生疮、脸上冒痘、四肢乏力、浑身怠惰,重新返工的你有没有感到来自身体的“惩罚”?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即将开启新一年征程之时,让我们抓紧时间为假日里的放纵来个亡羊补牢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区建设》2011,(11):63-63
中医养生专家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可见,睡眠为养生第一大补。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因此,睡觉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怎么睡觉最补呢?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2012,(4):120-121
时届五月,进入一年阳气最盛的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万物生长茂盛,《黄帝内经》有云,"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形容万物生长繁荣的状态,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相似文献   

14.
廖强 《中国西部》2011,(7):120-123
中国拥有十四个国家命名的长寿之乡,为什么大都在中国的西部?养生与长寿,真的有方法可循吗?人们真的可以少得疾病,延缓衰老吗?人体基因真的能改变并被我们掌握吗?如此诸多的疑问和探索,如此多的悬疑与充满智慧的实践,还有那些可循的养生规律,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更有现代生命科学的不断探索,真的是“盛世养生兴”吗?解读这个春天的密码,我们发现养生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要生命存在,就需要养护的智慧,特别是当今世界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就越来越属关注。“盛世养生兴”,这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相似文献   

15.
龚秋灵 《今日重庆》2009,(5):112-113
曾经,韩剧《大长今》的热播,令“食疗养生”成为备受追捧的话题。剧中诱人的传统美食、精美的宫廷餐具,以及实用的养生保健常识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同时也传递出“养生保健,首选食疗”的健康理念,引发了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下的现代人对养生保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王银成 《中国西部》2012,(8):166-167
古称夜郎之邦的万盛,历史上曾一次次以神秘的古国和奇异的风光令世人瞩目。而今,她又因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展现出勃勃生机,为世人展示着她那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王欣 《走向世界》2012,(8):72-75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自然也应该从早春循序渐进地开始.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吃"是一种最实际、最直接、最有效的养生方式,虽说"吃"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厚积薄发式的,但自己的身体最能在经年累月中体会到"吃"带来益处.初春的餐桌有着很多养生的学问.要想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美味,就得了解初春养生的门道!  相似文献   

18.
春来万物生,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正是调养身体五脏的大好时机,也是养生不能放松的时节。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  相似文献   

19.
《走向世界》2008,(8):I0018-I0018
黑色食物主要是指因含有天然黑色素而呈现黑色、紫色或深褐色的食物.如乌鸡、甲鱼、紫菜、黑米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黑色食物的保健功效与其所含的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关外,黑色素也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茂 《沪港经济》2009,(9):14-16
8月8日,本季最强大的台风莫拉克从海上逼近,笔者从上海市区驱车赶往上海和苏州交界处的太阳湖大花园。40分钟的车程,天公作美,在我们到达后,太阳竟然从厚厚的云层中挤了出来,日光洒在被台风推高水位的太阳湖上,波光潋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