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来,长三角经济总体发展迅速,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长三角经济”,并成为本世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挺起了中国经济的脊梁,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苏、浙、沪城市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来往空前频繁,金融互动效应已经显现,新一轮长三角金融合作热潮正在兴起。国家战略和经济金融互动,已经成为长三角金融合作研究的现实背景。如何拓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两省一市间的金融合作与互动,对于加快长三角整体金融发展,形成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飞地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之一。长三角地区飞地可分为农业飞地、制造业飞地、创新飞地及服务业飞地4种类型。长三角飞地经济形成多核辐射叠加的“蝶形”网络化空间关系,“创新飞地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飞地”外围扩散非对称分布,产业转移正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总体处于创新集聚与制造业扩散双向流动并行阶段。目前,中心城市“核”的能级和协同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有待加强,飞地经济圈层结构缺乏有力支撑,产业协同治理尚待进一步加强,与飞地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协同存在壁垒。建议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一带两轴”的支撑作用,集中力量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型示范飞地,加快飞地园区带动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强化长三角参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的能力,着力打破与企业跨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隐形壁垒。  相似文献   

3.
国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环首都经济固规划定位列入了闰家“十二五”规划,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开始了具有实质意义的突破。这预示着市场能量的基础性作用将带来一系列重大变化,北京市与环绕北京的中小城市的城市功能将加快对接和互补。由此,毗邻北京的河北燕郊区域的价值将凸显。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的竞争。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相似文献   

5.
在长三角经济区发展势头良好和促进中部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泛长三角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经济与金融密不可分,所以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界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泛长三角四省一市的金融业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失衡的结论,提出了促进行业合作和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海物流》2007,(1):5-7
促进长三角物流合作与发展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去年年底,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办的长三角物流园区“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在沪举行,会上发布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及浙江省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长三角物流园区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正以空前的速度全面推进。长三角,继16城市以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形式率先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尝试之后,随着国务院相关规划的出台,区域经济一体化范畴扩大到苏浙沪两省一市;安徽等周边省份,也开始通过越来越频繁紧密的合作,实质上纳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亦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之后,国家努力构建的第四经济增长极。在此期间,东北地区各大城市借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率先突破、超前增长,成为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遵循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成青青 《经济界》2022,(3):49-58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跨区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围绕“同城化、协同化、差异化”融合发展目标,根据长三角相关城市数据样本,对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五维”驱动因素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南通与长三角相关城市区域经济联系紧密,区域比较优势逐年增长,区域产业分工在合理区间,但区域创新活动偏弱,区域产业协同的产业同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畅通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空间共构,高端赋能,提高政策协同,实现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王雪芹 《价值工程》2023,(20):166-168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区域经济增长能力也排在前列。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解决全国范围内其他城市群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均衡发展问题。文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同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本城市创新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本市的经济增长水平,对其经济、地理相邻城市的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上海企业家》2005,(1):61-64
在我国十分重视和关注并倾力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历史性的发展时期。长三角区域乃至泛长三角地区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联合发展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长三角的联合与发展中,不仅政府部门、经济部门,而且介于二之间的第三部门,尤其是各级企业联合会的作用,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为充分发挥企联组织的作用,全力推进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12月9日上海企联组织发起召开了主题为“联合与发展”的“华东六省—市企联系统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范围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在社会治安治理层面提出范围治安,指引长三角警务一体化理论、实践和政策创新,适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战略。理论研究遵循“移植—嫁接”的思路提出范围治安概念,分析内涵与外延;联系实际,历时考量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及其最新进展长三角警务一体化。研究发现范围治安理念下的长三角警务一体化可以界定为借助警务合作机制平台形成的长三角各行政区域公安机关之间联合协作、共同参与,分层次、分等级的跨区域协同的警务行动合作。研究进一步提出了长三角警务一体化总体思路、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区域一体化与公共管理实践的互动发展,区域内不同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合作网络逐步成为解决跨界性公共问题与化解区域治理困境的重要方式。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001-2012年间16个中心城市合作网络数据样本,对区域公共治理合作网络的基本演化形式、结构属性及内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区域治理合作关联呈现出交叉重叠的网络化结构特征,合作网络密度逐年增大,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中心度较为均衡,但具有中介功能的枢纽型城市还很不发达,政府、市场与社会在合作网络中协作处理区域性公共事务,多层次参与、多中心协同、多种机制并存的区域公共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日前,沪苏浙皖省(市)委书记、省(市)长齐聚合肥,共议推动区域合作、经济转型发展、产业转移大计。11月25日,来自沪苏浙皖政府分管旅游的省(市)领导、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负责人等100多人在合肥“长三角旅游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共谋“创新、融合、共赢”合作机制,长三角区域融合发展,呈现出旅游“一马当先”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上海小企业》2007,(12):24-24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之际,长三角中小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越来越广泛,长三角中小企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两省一市对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各地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物流》2008,(1):6
最近苏浙沪三地召开的“两会”,再一次引爆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话题。 上海:更好服务长三角“积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更好地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这是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长韩正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其中有两段文字,讲到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推动长江流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响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80-85
城市群网络化发展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内16个主要城市经济联系为实证,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网络结构属性及内部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间已互动形成紧密的网络状关联,但网络内各城市结点间中心性不均衡、枢纽型城市较少,区域多中心、网络化协同发展格局显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部经济话题不断见诸报章。如何结合区域特点、大力发展总部基地建设、打造区域发展星座?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SIDC)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创意策划和研发了一批凸现区域独特功能形象和自主话语权的总部经济标志性项目,得到区域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好评,更重要、更直接的是为项目题材“落地”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给予了创造性的驱动和实质性的推进,起到了“打造一个星座,照亮一片星空”的效果。为此,本杂志将分若干期、分批刊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锡健有关总部经济题材的文章,一起分享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新型城市合作,完善区域合作新机制,有利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中国传统的城市合作模式以对口支援(帮扶)和扶贫协作为主,体现了“强扶弱”“好帮差”“东部带中西部”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彰显了政治和制度优势.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毗邻区合作”“蛙跳式对口合作”“新型飞地经济合作”“托管式合作”等多种新型城市合作模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区域合作机制与区际利益共享机制,这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乃至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现阶段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借鉴与推广新型城市合作模式,通过资源跨区域整合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积累了二十五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果,长江三角洲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圈已见雏形,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移动,加速了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梯度转移,长三角成为新兴的世界制造业基地加入到国际化竞争之中,受到世界的瞩日。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面主动接轨上海,构筑环杭州湾经济区,打造长江三角洲“金南翼”,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杭州市委市政府抓住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契机,对杭州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