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搜索是各种管理活动的基础.在信息化社会,用户利用互联网络从事推广活动有各种各样的手段,但最主要的是网站.一旦网站成为用户推广活动的主要场所,搜索就成为网站推广的重要主题.该文从搜索是网站推广的重要功能、搜索引擎是发展和推广网站的重要途径、搜索对网站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三个方面得到体现用户服务的手段,体现"体验经济"的特征,搜集用户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于伟 《新西部(上)》2007,(8X):255-255,36
搜索是各种管理活动的基础。在信息化社会,用户利用互联网络从事推广活动有各种各样的手段,但最主要的是网站。一旦网站成为用户推广活动的主要场所,搜索就成为网站推广的重要主题。该文从搜索是网站推广的重要功能、搜索引擎是发展和推广网站的重要途径、搜索对网站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三个方面得到体现:用户服务的手段,体现“体验经济”的特征,搜集用户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周任慧 《发展》2005,(9):69-70
2005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在用户使用的各种网络服务中,搜索引擎列第二位,仅次于电子邮件.这一数据显示搜索服务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商业利益.这对于企业来说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网站总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个,在这浩若烟海的信息世界,如何让你的客户找到你?网站如何才能被更多的人访问,尤其是被自己的潜在客户浏览呢?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地实施网上营销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以移动搜索与PC搜索对比体现的特色性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移动搜索引擎市场现状,揭示移动搜索引擎用户的需求特征与变化规律,并构建移动搜索引擎用户需求模型,提出移动搜索引擎的四阶段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网站搜索引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索引擎优化是搜索引辇营销的主要方式,是指通过对网站的调整,使其符合搜索引擎的要求,从而在搜索引擎中获得较好排名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萍萍 《中国经贸》2012,(20):21-21
摘要:当搜索引擎被选择成为企业在互联网营销时代的利器时,其地位日益重要。互联网带来了消费者购买过程的革命,市场营销传播中的“心理份额”和“店内份额”已让位于“搜索结果份额”,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销售,还与企业品牌传播深深相连。如何优化搜索引擎这把利器为企业公关谋福利,成为SE02.0时代精彩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当搜索引擎被选择成为企业在互联网营销时代的利器时,其地位日益重要.互联网带来了消费者购买过程的革命,市场营销传播中的“心理份额”和“店内份额”已让位于“搜索结果份额”,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销售,还与企业品牌传播深深相连.如何优化搜索引擎这把利器为企业公关谋福利,成为SEO2.0时代精彩的博弈.  相似文献   

8.
张瑶 《发展》2013,(3):98-100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人肉搜索"从它出现时起,便已然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一、人肉搜索概述  相似文献   

9.
搜商素质是图书馆员在互联网时代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搜索能力是图书馆员搜商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图书馆员搜商素质中的搜索能力研究、利用搜索引擎搜索能力研究、搜索外文信息资源中文利用能力研究以及图书馆员搜商素质中搜索能力的分级研究等方面,对图书馆员搜商素质中的搜索能力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蒋舟  金炜 《浙江经济》2014,(11):59-59
近年来,全球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最引人注目的GOOGLE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站点发展成为市值845亿美元的企业帝国。这场由GOOGLE引领的搜索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而今搜索引擎已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样增长迅猛,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第四桶金”。据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18亿,其中搜索引擎用户为4.90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企业收入规模为393.2亿元,同比增长40.1%,到2017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63.3亿元。随着搜索市场的升温,搜索引擎领域的竞争者数量剧增,竞争异常激烈,如何进行战略选择是每一个搜索引擎公司都应当考虑的问题。对此,笔者从波特的竞争战略以及弹性价格理论等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中的企业竞争战略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1.
推送技术(Push技术)是一种信息推送技术,它将改变因特网上信息的传播与服务模式,推进因特网的发展。文章概述了Push技术的概念其实现方式,并将传统的搜索引擎与基于Push技术的搜索引擎进行了比较,在分析Push技术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将推送Push技术和智能搜索有机结合的应用模式,并仔细分析了该模式在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其运行过程,最后阐述了Push技术应用与智能搜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搜索冷战     
李好 《新财经》2012,(10):74-77
在谷歌退出中国后,百度过了一段长达两年的悠长假期。现在,新的敌人来了。8月16日,奇虎360携4亿用户强势介入搜索领域,推出360搜索独立域名。据HITWISE数据统计,360搜索已经获得10.2%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它问世不到一周即超越搜狗,成为了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  相似文献   

13.
推送技术(Push 技术)是一种信息推送技术,它将改变因特网上信息的传播与服务模式,推进因特网的发展.文章概述了Push技术的概念其实现方式,并将传统的搜索引擎与基于Push技术的搜索引擎进行了比较,在分析Push技术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将推送Push技术和智能搜索有机结合的应用模式,并仔细分析了该模式在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其运行过程,最后阐述了Push技术应用与智能搜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周刊》2011,(9):52-5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数据: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搜索引擎是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之一,在提供信息检索的同时,搜索引擎也成为亿万网民表达欲望与兴趣的窗口。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覆盖了95%以上的中国网民,百度每天响应数十亿次搜索请求,依据统计学原理建立的搜索关键词数据库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网民的关注点和兴趣点。由于搜索关键词是网民的主动表达,因此与传统调研相比,"搜索关键词研究"更加贴近于目标消费者,反映出的信息也更为真实和准确,能在更快的时间与更广范围内挖掘出网民的潜在需求与消费偏好,描绘出行业竞争格局,并预测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与营销效果评估。百度数据研究中心聚合2011年"两会"热点,集中展现网民对"两会"的搜索趋势和关注内容,推出《2011年百度两会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5.
赵璺 《东北之窗》2008,(23):6-6
杨致远于1968年11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在斯坦福大学写博士论文期间,发明了最早的网站搜索软件。1995年他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建立雅虎公司,将网络搜索引擎商业化。由于当时能够提供免费信息检索服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得到市场广泛认可。1996年4月12日"雅虎"股票IPO,当日市值即高达8.48亿美元。随着网络搜索市场的升温,以搜索引擎起家的"雅虎"目前正重新建立其行业巨擘的领先形象。  相似文献   

16.
《环球财经》2008,(9):122-122
据调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搜索引擎用户想要在搜索中找到合适的结果,平均每次大概要耗费7~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傻目录”的诞生,为网络搜索提供了一套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引领了互联网向简易化回归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张向宁 《湖北经济管理》2008,(11):F0003-F0003
据调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搜索引擎用户想要在搜索中找到合适的结果,平均每次大概要耗费7-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傻目录”的诞生,为网络搜索提供了一套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引领了互联网向简易化回归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搜索掘金     
《新财经》2004,(8):54-54
从全球范围来看,搜索已经成为整个网络世界第三种“杀手级”的应用服务——前两种分别是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在中国,从去年年底开始,搜索引擎又一次成为互联网业的关注焦点。2003年11 月,雅虎斥资近人民币10亿元收购了中国的关键词搜索公司3721,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推出搜索门户子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搜索引擎用户想要在搜索中找到合适的结果,平均每次大概要耗费7~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傻目录"的诞生,为网络搜索提供了一套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引领了互联网向简易化回归的潮流。  相似文献   

20.
章小琴 《中国高新区》2007,(10):105-105
搜索引擎的搜索能力一直是大型网站的竞争杀手锏。百度在中文网页链接量上无疑是先胜一筹的,所以,百度曾经是笔者的搜索首选。但是,近期,笔者也会用谷歌搜搜东西,因为谷歌弄了一个谷歌输入法,很多常用词组,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