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贫困地区信贷结构调整为什么难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偏关县支行李荣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为地方经济上新台阶增添了新鲜血液。但有些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却日趋不足,尤其是出现产品滞销:管理混乱、投资失误、亏损严重、短期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多角度审视西部信贷配置失衡与信贷吸引力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遂宁市为实证,从经济结构,投资环境,金融管理体制等三个角度由此及彼地审视了西部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和信贷吸引力出现的六个失衡与缺失,深入地探寻西部地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投资环境,创新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路,进而提出了整合优化信贷配置,增强信贷吸引力,多方联手打造西部信贷“磁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承列  王小军 《青海金融》2004,(12):17-18
2004年前三个季度,青海省的金融运行继续保持了平稳的态势,信贷增量适度,没有出现因投资过猛和宏观调控而引发经济大起大落的情况,但在金融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值得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桂林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业务的经营目标,立足桂林实际,及时转变观念,在坚持审慎信贷原则基础上,全面实施“双优”发展战略,加大有效投资的力度,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努力拓展优良客户,使全行信贷奖金支行呈性循环态势,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是调整信贷结构的关键。结论是着眼于当前信贷存量的现实,还是着眼于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无论是适应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新形势,还是适应加入WTO后企业客户将发生的深刻变化,抓紧研究从信贷市场退出的问题,正确实施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都是当前信贷工作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从辽宁省的情况看,1999年以来,我行大力实施了以信贷结构为重点的经营结构调整策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积极盘活和转化存量风险贷款的同时,重点加大消费信贷、基础设施贷款、非生产流通领域贷款投放的力度,着力把握流动资金贷款的控制和调整,信贷增量结构明显优化。虽然信贷结构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从信贷市场退出的力度不够,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我行信贷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如果不抓紧从低效从信贷市场退出,信贷结构调整仅靠贷款增量拉动,难以在短时间内走出经营困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风险给信贷投资活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绿色信贷与环境风险的一些情况,然后对信贷投资中可能遇到的环境风险的类型及其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信贷安全达标活动,即是以实现无违章违规违纪、无新增不良贷款、无新增应收未收利息、无淘汰客户的“四无”为目标,通过对以支行为单位的刚性考核,推动全行信贷资产质量提高的一项活动,是事关上海农行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储蓄向投资转化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是竞争又合作的动态互补关系,接着以灰色关联度的数量方法论证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体系历史演变阶段中的弱市场导向阶段,信贷市场仍然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占主体地位,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较小,但已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我国应在加大银行部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从法律政策、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建立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信贷扩张与通货膨胀联系紧密,而且独特的信贷结构对物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但是目前信贷结构对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的研究几乎空白。针对这一研究现状,将贷款分为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采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着重研究我国信贷结构与物价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贷款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小于消费性贷款的影响;但生产性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高于消费性贷款,这一结论表明信贷资金集中投向生产性领域和消费性贷款集中于住房领域体现了投资拉动与房地产业不仅影响物价水平,也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也从信贷的视角解释了“中国之谜”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物价上涨的趋势,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以促进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其中信贷政策对于贯彻货币政策目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信贷形势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的态势非常突出,明显地遏制了新增不良贷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贷款占比。但贷款权限、贷款投向的过分集中的现象已开始与当前企业资金需求产生了矛盾,信贷结构出现了 “双失衡”:贷款质量结构失衡和贷款投向结构失衡,这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均衡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正确对待信贷集中并解决由信贷集中带来的不良影响成为目前急待探讨的课题。——信贷投向集中有其必然性,但过分集中会导致系统风险的上升。国有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行业或企业,…  相似文献   

12.
蔡祥  唐曼 《现代金融》2010,(1):34-34
如何在信贷业务发展中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拓展信贷市场,本文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3.
《现代金融》2001,(2):10-11
在关于信贷结构调整的专题研讨会上,与会同志普遍认为,对于银行来说,信贷结构调整虽然是个永恒话题,也是经常性的工作,但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改革发展赋予了银行业信贷结构调整新的涵义。如何适应十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适应我国即将加入WTO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新形势的要求,调出应有的效率和效益,是我们应该做好的大章、新章。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快速增长,年均贷款增长率接近30%。但从1997以来,商业银行信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贷款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到2000年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降至最低,仅为5.67%。为此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商业银行贷款,到2001年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开始缓慢回升,到200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客户拓展、信贷准入制度的规定比较完善,在实践中也基本落实到位,确保了新增贷款的安全、高效运行。但对信贷退出机制研究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当前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较低.相当一部分到期贷款是通过借新还旧、收回再贷、贷款展期等消极形式收回,有的贷款甚至数年没有真正收回一次,使贷款始终处在高风险状态,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信贷退出这一重要经营理念真正落实贯穿到整  相似文献   

16.
调整信贷结构我们已经实施了几年,当我们对这项工作进行冷静反思时,则会发现:在优化信贷增量,搞活信贷存虽这两项具体金融操作手段上面,存在着畸轻畸重现象。优化信贷增量,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实行信贷倾斜效果较为明显,而搞活信贷存量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清收逾期、呆滞贷款则收效甚微。应当看到,1989年末,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如何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赵志宏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尽快优化资产结构,适应经营机制转轨的需要,纷纷在各自系统内大力开展压缩逾期、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搞好“压逾”活动,解决好逾期贷款问题,是国家专业银行实行贷...  相似文献   

18.
19.
2004年7月,北京,频繁的降雨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清凉夏日,对于那些在宏观调控中着急上火的企业家们来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可谓是一场甘霖,酝酿已久的投资体制改革终于破冰起航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市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推进,当前仍占银行80%以上业务的信贷资金的投向问题已成为银行运营效益的关键,尽管有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银行资金的投放方向与其运营效果,但其中有一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说到底,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最终还是取于资金所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即资金的投向对银行资金本息收回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也须及时调整,以使银行资金进入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良好的经济“体”,分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