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工会财会》2010,(12):43-43
有分析认为,此次加息后,我国已经进入加息通道,对投资者来说,将不断面临加息风险。因此,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自动"加息"的理财产品,享受加息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加息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我国两次加息,两次提高准备金率,这种前所未有的贷币政策调整给了投资者很强的心理暗示。特别是结合8月份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的纷纷升息,使广大投资者和国内诸多媒体认为中国也有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加息周期。于是,有关加息对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问题也就随之浮出水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财会学习》2004,(3):23-23
新近出炉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使市场的神经重新紧张,开始考虑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资本市场对可能的加息作出了重大反应,股市连探新底,穿破年初1400点,债市阴霾不散。一度平息的加息风波再度袭击,考验着投资者的脆弱防线。  相似文献   

4.
欧美市场2014年9月,美国市场方面,苏格兰公投事件令市场波动,投资者忧虑美联储将提前加息,美国及其盟友展开对叙利亚空袭等都令市场承压。第一周,投资者对俄乌将达成停火协议持乐观情绪,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一,周二公布的8月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9,创2011年3月以来最高,但当周五公布的非农数据远逊于市场预期。受到欧洲央行宣布刺激政策影响的延续,当周美国三大股指仍然小幅上涨。第二周,投资者对美联储可能尽快加息的担忧情绪加重,且民调显示苏格兰独立的可能性上升,美国三大股指纷纷下跌。  相似文献   

5.
近期,美国标普500指数和道指再创历史新高,但却没看到美国投资者特别兴奋,或许是因为指数的上涨脱离了基本面,美国经济并没有如期走强,故美联储迟迟不敢加息。  相似文献   

6.
欧美市场2014年8月,美国市场方面,尽管乌克兰局势持续反复,但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超越预期,加之欧洲央行行长暗示采取更多刺激措施,令投资者情绪得到提振,美国三大指数连续4周保持上涨势头。第一个交易日,投资者仍担忧经济数据好转会使联储加息进程加快,当日三大指数全部收跌,周跌幅均超过2%。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央行于3月2日宣布再次加息25个基点,升息至4.00%,这使得澳元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从中长期来看,未来澳元仍然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那么我们应怎样进行澳元理财产品的投资呢?  相似文献   

8.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06,(2):71-71
央行上海总部:围绕金融要素市场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外国战略投资者可开A股账户,外交部:中方推动汇率制度改革的决心没有变化,我国2005年增持228亿美元美国国债,美、泰、印尼、韩央行加息,投资基金风靡俄罗斯……  相似文献   

9.
钟伟  张明  鲁政委 《中国外汇》2015,(15):22-24
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之后,全球都在持续关注其何时可能宣布加息,美国的经济增长,物价变化和就业情况,也因此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美国经济向常态的回归,决定了美联储迟早会步入加息进程。美联储加息与否可能会影响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也将对全球资产价格带来压力。过去两年,人们一再预期美联储加息时点却一再落空,在2015年下半年,美联储会加息吗?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钟伟:欢迎两位参与本期的"圆桌"讨论。很久以来,  相似文献   

10.
近期,沪深两市再度出现大幅调整的走势,致使投资者的情绪较为低迷. 不得不说,今年是多事之秋.1月受美联储可能会启动加息进程的影响,加上投资者对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以及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加码的焦虑,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进入2月,A股市场遭遇俄乌局势升级带来了避险情绪的上升.进入3月,市场信心不足加之美联储加息,致...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加息"靴子"终于落地,时间略早于市场预期。虽然通胀仍处高峰,但加息接近尾声渐成市场共识,这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均是利好消息。对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而言,债券型基金配置时机已经到来。考虑到债券市场逐渐利空出尽,股票市场中期投资风险大为降低,在不同债券型基金的选择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适当配置参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的债券型基金,即二级债基。  相似文献   

12.
报摘     
《中国外汇管理》2011,(3):11-11
新兴市场投资者紧盯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1月11日 新兴市场当前既要应对通胀,又要努力阻止来自发达国家的巨额热钱流入。这使政治家和央行官员面临左右为难的选择。要么维持低利率,以保持汇率稳定、遏制热钱,要么通过加息压制通胀,但会因此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为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13.
央行又一次加息了,这次速度非常快,在高过预期的CPI数据报出后一个星期就调息,对市场的影响很可能会比以前更大:一个原因是一年内3次加息,使央行控制经济过快增长的决心更加明显;二是全球经济经过4年的快速增长后,投资者对风险更加敏感;第三是中国股市已经从1000点附近上涨至3000点以上。但正如央行行长所说,中国股市并未发生趋势性的根本改变。投资者又应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14.
银行开始执行上调0.27%的存贷款新利率以后,投资者怎么处理手上的存款?而国债、保险等又该怎么处理?不少专家认为新的加息周期可能已经开启,年内可能再次加息。下一步该怎么理财?这里帮你一一算来。投资目前投资宜做短线对于今后理财产品的购买方向,多位理财师给出的建议是,在加息是否继续未完全确定之前,持币观望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持币观望并不表示让投资者把所有的现金放在手中,选择一些合适的短期投资产品既可以增值,也不影响未来的投资方向。在选择产品时要尽量选择收益率相对较高,而理财期限又相对较短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以确保在…  相似文献   

15.
冉学东 《中国外资》2014,(15):11-11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都会在国际经济引起动荡,几次新兴市场的经济危机都与美联储加息有关。有人说,市场的波动反映了所有投资者的预期和基本面的变化,这如果是规律的话,那么在最近的美国股市上反映的淋漓尽致。7月31日,道琼斯大跌317点,道指回吐今年以来的所有涨幅,标普500重挫2%。道琼斯指数7月17日创下最高点17151后,开始下跌,加上这次的跌幅,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结束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将近7年的近零利率时代.此次美联储加息给中国带来了资本流出的压力.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的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已逐渐成为补充我国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此次美联储加息给我国P2P行业带来增加投资资金的利好,同时也对P2P行业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对美联储加息影响我国P2P网络借贷进行分析,以期对P2P投资者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蒂 《云南金融》2011,(7):27-27
众所周知,一旦加息短期理财产品就能帮你获得更好的收益。在当下加息预期情绪的泛滥下,短期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成为时下理财产品的明星。但这些理财产品中有些明明只是“打短工”,却最终让投资者变成“长工”,也就是说,有个理财空档期无形中摊薄了你的投资收益。那么如何来“填补”这一空档期呢?  相似文献   

18.
整个3月,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美国是否加息.因为在2016年12月美联储加息以后,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再次加息,的确是出乎意料. 即使在2月,经济数据和舆论方面还没有体现出丝毫的加息压力.进入3月以后,忽然爆出了各种令人瞠目的好数据,加息概率由之前的30%快速拉升到99%甚至100%,恐慌气氛弥漫. 当时笔者的观点是,3月加息预期是市场规律,大宗商品会有一定幅度的回撤.即便真的加息,也只是会引发一波短期恐慌,利空出尽以后则美元开始走软,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并且因为6月加息预期的降低而打开新的上升空间.也就是说,无论加息与否,美联储会议节点前后都是不错的介入时机,之后的行情发展基本验证了这个判断. 当时笔者的观点是,3月加息预期是市场规律,大宗商品会有一定幅度的回撤.即便真的加息,也只是会引发一波短期恐慌,利空出尽以后则美元开始走软,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并且因为6月加息预期的降低而打开新的上升空间.也就是说,无论加息与否,美联储会议节点前后都是不错的介入时机,之后的行情发展基本验证了这个判断.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一旦加息短期理财产品就能帮你获得更好的收益。在当下加息预期情绪的泛滥下,短期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成为时下理财产品的明星。但这些理财产品中有些明明只是"打短工",却最终让投资者变成"长工",也就是说,有个理财空档期无形中摊薄了你的投资收益。那么如何来"填补"这一空档期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会财会》2011,(4):47-47
众所周知,一个人身上的服饰若能巧妙“混搭”,将起到时尚、绚丽的效果。各种理财产品若能进行巧妙组合,同样能给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储蓄“混搭” 随着央行四个月内三度加息,储蓄再次开始盛行。在此,推荐资金三分理财法,即将资金分成流动资金、使用预定资金和生利性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