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宏达 《中国金融家》2013,(12):110-111
11月8日,证监会银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允许上市银行发行包含减记条款的公司债券。减计债作为一种应急资本机制,在需要时可转换为普通股——中国版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已近1年,受到监管升级和信贷快速增长的影响,中国银行业资本管理压力增大。据已披露信息,继第二季度11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后,第三季度,7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再低于今年年中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上一轮信贷业务快速扩张带来的资本不足问题,2010年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纷纷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使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以满足国际国内相关监管规定。与普通公司债券相比,可转换债券在条款设置上更加复杂,包括转股条款、赎回条款及修正条款等。  相似文献   

3.
赵蕊 《时代金融》2014,(9):83-84,89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资本充足率监管已经成为银行监管的核心内容。本文应用计量经济软件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008年2013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是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水平,但是监管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并提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成为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次贷危机后,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巴塞尔协议提高了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并主张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通过建立监管资本约束下的银行信贷最优选择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银行资本金下降或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那么在宏观经济波动时,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会更大。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监管标准和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紧密相关,而银行的资本缓冲是信贷顺周期波动幅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该分析表明巴塞尔协议Ⅲ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增强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效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经济扩张时期要求银行提高资本缓冲数额,是比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更为审慎和稳健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鉴于监管压力是我国银行被动调整资本充足率的原因,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高并不一定代表资本充足的真实和有效。通过计量实证和统计方法对14家银行财务数据进行的研究,本文对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两种方法——资本管理和监管资本套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没有通过贷款损失准备进行资本管理,但是通过相互持有次级债弥补资本不足。在监管资本套利方面,我国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很可能进行了监管资本套利。在金融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资本监管,重视资本充足的真实有效是未来银行监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陈锦  明洋  魏杉 《西南金融》2006,(5):21-23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银行监管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实践、进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等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严格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有重大影响,表现为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其面临的资本监管的压力会较小,相对应的其信贷可以保持适度扩张速度;相反,资本充足率水平低的银行,其受到监管的压力会较大,为满足监管要求,会降低其信贷扩张速度。分析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对于我国更好地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是衡量一个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能力的综合指标。资本充足率的分子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重估储备、一般储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构成;分母是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资产配之以不同风险权重加总后得到的风险资产总额。资本充足率在并表基础上考核,即对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金融企业,将其全部资产负债合并后考核其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监管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以资本总量约束金融企业风险资产扩张的监管办法,对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9.
资本充足率标准是商业银行监管、经营最基本的指标之一。新疆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直以来都很难达标。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从资本充足率公式可以看出,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值,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增加资本,二是减少资本运营风险。  相似文献   

10.
资本充足率是公认的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指标,本文通过我国和有关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规定的对比,指出主要应从两方面完善我国现有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建立以杠杆比率(LeverageRatio)为核心,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为补充的双层混合动态监管制度框架;二是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政策要揽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施行 3月1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现行监管法规一直未对资本不足银行规定明确的监管措施”的情况成为历史,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将更加有效。资本监管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实施严格的资本监管制度,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存款人利益。《办法》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在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方面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透明度高的标准和程序。《办法》从风险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内银行监管机构逐步提高了银行业的最低资本要求,并对核心资本补充和发行长期次级债务提出更高要求,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标准实际上已提高至10%和7%.因此,有必要对银行资本监管政策的发展趋势做一分析,并针对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探讨资本管理的方式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国际银行业监管框架内,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对资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增加贷款准备金计提在短期内会对资本造成负面冲击,而长期内却有利于提高资本水平;(2)短期内贷款准备金对资本的负面冲击向长期内贷款准备金对稳定和提高资本水平均衡调整的速度很慢,意味着贷款准备金政策的缺陷严重削弱了日本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从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并且指出我国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完善贷款准备金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国际银行业监管框架内,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对资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增加贷款准备金计提在短期内会对资本造成负面冲击,而长期内却有利于提高资本水平;(2)短期内贷款准备金对资本的负面冲击向长期内贷款准备金对稳定和提高资本水平均衡调整的速度很慢,意味着贷款准备金政策的缺陷严重削弱了日本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从日本银行业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并且指出我国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完善贷款准备金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各国开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对开发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不足,资本充足率偏低,不能有效约束开发性银行的信用扩张。开发性银行未来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必须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资本充足率管理。除政府注资外,可以通过发行次级债、增加资产运用方式、吸引战略投资者等途径提高开发性银行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琴田 《时代金融》2011,(17):26-27,4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吉琴田 《云南金融》2011,(6Z):26-2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部某省部分地方法人银行为样本,通过构建"资本-风险"联立方程模型,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四类地方法人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下的资本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法人银行通过优化资产结构,能有效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但资本充足率监管仅对城商行产生了效应,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压力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