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企关系即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协作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别是在市场经行条件下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是提高资益使用效益,推进企业发展,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现阶段银行与企业关系田于长期文计划经济的影脑,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扭曲。在当前新旧体制转轨时期,这种扭曲已经充分暴露出来,使银企关系正逐步趋向恶化。下面笔存就目前银企关系的现状,分析真成因,打在此基础上就构建新型的银企夫系谈几点设想。一、银企关系的现状(一)企业过度负债,离开银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金融问题是经济问题集中反映的观点出发,以经济主体行为状况作为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主线,例举了在产权、企业、政府和银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是提高银行资产质量的保障。当前,银行要抓住企业转换机制的机遇,通过保全资产,进而活化资产,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3.
银企关系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和企业的过度负债,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严重障碍,进而影响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本文就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4.
银企对账是银行内控制度和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企业账目准确无误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据笔者所知,有的金融机构对账单回收率不到50%,银企对账制度形同虚设。这是银企双方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重塑良好的、新型的银企支付结算关系,确保企业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一致,银企双方务必密切配合,坚持做好如下工作:  1.坚持及时记账。企业应遵守银行开立基本账户的规定,设置银行存款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由企业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记账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及时登记入账,并结算余额;每月月终,…  相似文献   

5.
构建收购资金“封闭运行”需要的新型银企关系李良随着金融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发展银行与粮棉油企业建立怎样的银企关系,才能确保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性银行与收购企业的关系既不是计划经济下传统的银企关系,也不...  相似文献   

6.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努力改善农发行与粮棉企业之间的关系,培育银企互利互赢的协作机制,是当前做好封闭管理工作的一项值得探讨的新课题。一、对创建新型银企关系重要性认识农发行同粮棉企业之间除客观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外,与其他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相比较,其特点是银企双方必须以政策为前提,农发行的职能不外乎是服务与监督两个方面,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农发行在客户对象的选择上除粮棉企业外具有很强的排它性。正因为上述这些特点,农发行的经营理念、管理策略应作相应调整,特别是着力改善银企关系,建立银企协作机制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加强粮棉油收购贷款管理,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对于农业发展银行来讲,良好的银企关系不仅要体现出银企双方的互利与互信,更要体现出国家的政策性。因此,处理政策性银企关系必须兼顾国家、企业、银行三者利益,并努力实现三者利益的有机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企业、银行三者利益从总体和长远看是一致的,但就局部或某个阶段而言,也会出现不一致及相互摩擦的现象。比如,我省农业发展银行在1997和1998两年间,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共生理论,说明银行与企业之间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了解共生理论有助于改善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同时作为经济单元的银行和企业将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介绍银企之间的共生关系有相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和完善的今天,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力日益增强,故此,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重新塑造和构建我国新型的银企信用关系,强化金融债权管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健运行,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终极目标,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债权管理,即金融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货币政策,遵循中央银行关于信贷原则、利率水平和管理办法等规定,对信贷业务中已发放的贷款依法予以保护与监管行为,它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高风险有着客观、必然的直接联系。对金融机构来说,经营货币的最终目…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体制和企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银行和企业除了自身适应改革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外,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可避免地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发生连动变化。这种变化,也是现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健康而合理的银企关系,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能够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与盈利。所以,构筑当今转型期下新型的银企关系,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做为国家支撑企业的工具与企业紧紧捆绑在一起。双方却缺乏灵活自主性,企…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与企业的良性信用关系应以对等、平等为基础。银行选择企业,企业选择银行是一种客观必然。相互信任,严格履约,互为发展应成为银企关系的基石。政策性银行也不例外,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要将贷款的政策性要求与企业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筹考虑,立足于银企双方资金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体现银企各自的经济效益,服务于社会,最终实现项目贷款的社会效益。但近年来银企之间的信用关系被扭曲。出现企业法人代表信用道德危机与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的问题,并呈弥漫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思考田力平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分别是经营不同商品的经济实体,企业经营的是一般性的商品,银行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双方均以赢利为目的。由于商品、货币是一对密不可分的经济现象,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反映着商品经济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银行与供销社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信贷上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形成的。说它特殊,一是借贷关系特殊。借贷关系发生在供销社企业与银行之间,但又不是简单的企业向银行的借贷,有一些是在计划指令下、政府指令下发生的。二是债务结构特殊。供销社企业对银行的债务主要分为企业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和执行国家政策的指令性贷款。由于近年来经济形势和市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逐渐形成了呆滞帐,与银行之间也就产生了特殊的债务结构关系。实践证明,进一步改善银企关系,重新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银企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强银企合作,同舟共济,相互理解,共求发展,才能实规行社共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购销企业的改制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在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下,农发行也在积极推行业务改革和新业务试点。在这种大环境下,农发行与企业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无论是对农发行还是对国有企业来说,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并随之建立一种符合这种变化的新型银企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将就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同发展作一些探讨。一、共同发展,亟需建立新型银企关系适应形势变化,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不论是对于急于走出困境的粮食企业来说,还是对于进行业务拓展的农发行来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及银企经济效益互补关系,探讨银企改革的相互关系,以求推进银企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银企对账是农发行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完善内控制度,防范操作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定期进行对账、保证内外账务一致,对于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保护银行和客户资金安全、维护正常的银企关系、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银行制度是我国银企关系中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完善主银行制度应全面落实资金往来、产权融合、金融服务等所有方面,特别是要通过债权换股权,来实现银企双方的产权融合,以达到银企双方的高度利益一致。同时,随着主银行制度贯彻落实,银行应转变经营观念,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走服务立行、效益兴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银行、企业化管理、商业性经营",是对农发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办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科学定位.笔者认为,农业政策性银行银企关系进化问题是其中的核心,传统银企关系阻碍了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业务的发展.本文从这一角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银企关系是基于合作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性、伙伴式的共赢关系。但当前农发行与客户的关系似乎更像是一种讨价还价式的市场博弈。为探寻农发行银企关系的独特之处,笔者对以下三个问题作出思考。一、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银企关系不同的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本质上反映了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机制的深化和实践。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调控与市场机  相似文献   

20.
银企财务核心是检验银会计核算质量的关键环节,做好这项工作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来讲,企业的银行帐户是农发行对粮食企业进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重要工具。因而,加强银企帐务核对,充分发挥帐户职能,对促进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银企帐务核对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银企帐务核对工作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