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破产、人员分流等措施,使农发行信贷监管任务越来越重,信贷资产风险进一步加大。农发行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的政策环境、管理方式、手段和要求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构建防范机制,控制经营风险,保障农业政策性资金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结合基层行面临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建立信贷预警机制、防范信贷风险、确保收购资金安全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破产、人员分流等措施,使农发行信贷监管任务越来越重,信贷资产风险进一步加大.农发行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的政策环境、管理方式、手段和要求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构建防范机制,控制经营风险,保障农业政策性资金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结合基层行面临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建立信贷预警机制、防范信贷风险、确保收购资金安全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延伸,农发行贷款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贷风险控制的难度更大。贷款对象由单一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变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产权主体,贷款种类由原来的保护价收购贷款、非保护价收购贷款,变成了现行的储备贷款、调控贷款和流转贷款。而目前农发行在信贷监管上不论是从监管理念、监管制度,还是从监管手段等方面都与现实的商业化经营管理要求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信贷准入机制不健全,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等级评定不规范;审贷分离制度、信贷风险预警机制、贷款风险补偿…  相似文献   

4.
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加快,江浙等主销区粮食市场已全面放开,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逐步建立并完善适应农发行政策性特点的信贷资产保全体系,本文结合苏州市去年两季收购贷款发放和管理,拟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实施信贷风险管理,谈些个人看法。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全面实施贷款风险管理粮食市场化改革实施,收购资金投放由足额保证供应转变为以销定贷、以效定贷,信贷资金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随之加大,给信贷监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坚持封闭管理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同时,更要突出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为此,一是要统一思想,及时转变观念,调整经营思  相似文献   

5.
一、树立信贷风险管理的新理念对信贷、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有了新的认识。按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的定义,信贷是指“在安全或不安全的基础上,为债务人提供或承偌提供资金,或转换资金(包括表内和表外的),此债务人有义务按要求、或按规定、或按双方之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偿还本金、利息、并支付相关费用”。这样的信贷定义,既包括了借款,授信管理部门贷审委风险资产管理部门风险检查部门风险评级市场营销部门贷款监控授信额度贷款定价不良贷款管理风险检查贷款准备金管理信息系统报告还包括承诺和某些表外业务。按着这样的定义所开展的银行…  相似文献   

6.
<正>监测预警是一种事前预防措施,有利于上级行信贷决策,有利于加强风险管控,有利于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加强风险信号监测,准确预警,及时处置,对有效防控信贷风险尤为重要。近年来,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粮食继续丰产,供大于求,粮食加工行业"两头受挤",企业经营困难,农发行贷款风险逐步显现。贷款风险事前控制手段乏力,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加强风险信号监测,准确预警,及时处置,对有效防控信贷风险尤为重要。一、产生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一)"稻强米弱",经营利润下滑。近年来,稻谷收购价格  相似文献   

7.
信贷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其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要做好信贷风险的防范工作,就要首先从主观和客观、从外部和内部找出风险形成的原因,弱化信贷风险的基本途径,在提高防范意识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经营和债权管理,加强我们的信贷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粮食企业体制转换风险和市场风险已经成为农发行信贷风险的突出问题。农发行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的环境愈加复杂,形势愈加严峻,责任愈加重大。如何适应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形势的变化,调整和完善农发行信贷管理体制,增强信贷管理渗透力,把信贷监管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加强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信贷风险准备金比率及担保贷款比率管理措施,对于增强企业经营责任、提高农发行风险防控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随着信贷监管不断强化,赋予"两率"更多的信贷调节杠杆作用已迫在眉睫。棉花信贷风险准备金比率及担保贷款比率管理措施(以下简称"两率")已实施了十余年,期间总、分行对于保证金来源真实性、比例及企业贷款抵质押物范围、折率、比例要求也多次进行修订、完善。"两率"措施对于增强企业经营责任、提高农发行风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有效把控经济增长下行周期中信贷资产的质量,不断完善风险监测分析机制,强化信贷风险预警监控工作,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截至2009年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87.41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4.18亿元,同比增长46.15%,  相似文献   

11.
信贷监测分析是指为实现农发行信贷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及方法,对信贷业务进行全面、连续、动态的监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专业判断。其本质是更好地为信贷风险监控服务,为风险的预警、防控提供支持。一、信贷监测分析的发展要求(一)信贷监测分析的构成体系。一是完善的信息体系,包括稳定的数据来源、便捷的统计系统等。二是健全的计量评价体系,测算制定对数据信息的识别、计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已经在信贷风险评价与管理、企业资信评估等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仍借鉴西方的传统模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情况进行检验,在模型指标的选取上没有注重我国的国情,因此现阶段我国关于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信贷资金营运及管理非常乏力、脆弱,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突出表现在信贷粗放经营,只注重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经营效益,再加上风险意识淡薄,信贷管理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缺乏应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此而导致信用社防范外部风险能力弱化,逾期、呆滞、呆账贷款逐年增加,资产风险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快构建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一、构建信贷信息反馈机制为了保证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合理投放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粮改的深入和购销政策的变化,农发行封闭管理也遇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矛盾逐步浮现出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发行信贷资产的现实风险及隐性风险都在不断加剧。分析信贷风险存在的原因,主要有政策因素、企业经营管理客观制约和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乏力三个方面。 (一) 企业收购的政府行为和销售的市场性矛盾是农发行信贷风险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以流动性为基础的期限管理办法只是被动地统计贷款期限结构情况,而对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能力重视不够,不能动态真实地反映借款人各时期的经营情况及贷款风险变化情况,不利于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更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五级分类法以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为核心,充分考虑到影响还款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大小,风险分类比较客观真实,能有效地改善银行的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建立审慎高效的现代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粮棉购销市场化条件下,农发行过去以防范和化解政策性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信贷风险管理必然要向强化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的方向转变,加强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建行以来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回顾与评价,针对当前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以信用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  相似文献   

17.
所谓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规则及有关准则和相关监管要求,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经营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近些年,农发行先后出台了多项改革举措,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整合信贷制度,编制信贷业务操作手册等方式,使信贷基础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从近几年一些省分行和基层机构发生的经济案件分析来看许多问题依然出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行不到位和管理薄弱等方面,再次说明制度再好也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来实现.为此,本文结合基层行信贷业务管理工作,就如何强化信贷风险管理,规避合规风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农发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应从营造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建立信贷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等方面努力。为实现农发行资产质量与经营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有效管理和控制信贷风险,加强信贷风险管控是农发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存量贷款中潜在风险客户的退出正越来越受到我国银行业的普遍关注。多年的实践表明,一旦影响客户还贷能力的信贷风险“浮出水面”成为事实风险,银行采取的补救措施已是“亡羊补牢”之举,总显得“苍白无力”,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比例一般均较高。只有切实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识别、预警及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业震 《农村经济》2006,(12):67-69
农村小额信贷在信贷主体、信贷模式、资金来源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有着与传统银行贷款不同的风险。自然因素、市场因素、道德因素和利率因素是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要有效防范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合理、严格的信用评级制度,加强农村信贷机构自身建设,确定合理的信贷利率,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