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法治化进程缓慢,举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存在着法律信仰危机.法律信仰包括法律信仰观念,法律信仰情感和法律信仰行为三部分.要培养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可以从培养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意识,严厉打击司法腐败,力保司法公正,摒弃法律工具主义认识等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国提出已有八个年头,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有时甚至面临尴尬境地。本文主要从传统角度出发,结合古代社会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因素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指出中国自古就缺乏法治生成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使得现代社会的法治面临种种困境,法治道路走得异常艰辛。所以应当培育人们对法治的信仰,使法律平民化,切实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部分构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然包含着法治文化建设。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内涵、成因及其特点的分析,指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常州市开展"企业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工程",通过企业报刊、网络平台、法制宣传栏(展板、橱窗)等多种宣传载体,加强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拓宽培育和传播渠道。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创建活动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法治意识为目标,以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为抓手,在全市企业中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律知识,推进依法经营,提升竟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全民法律信仰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法治化的进程,确立并提高全民的法律信仰成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工作中的紧迫任务。一、法律信仰的涵义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重,拿来  相似文献   

6.
当今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更好的途径建成法治型社会。在笔者看来,形成法治社会的要件中,法律制度虽占其一,但分量更重的是公众对法发自内心的尊重,是对法律的信仰。依法治国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在践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出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公众缺乏法律意识,缺乏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现在的大背景下,公民对法的认知程度不高,也阻碍了法治进程。面对当下人们对法律迷茫和漠然的情况,本文对其背后的原因给予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现代民主的必然选择。但何谓法治?它有没有缺陷?如何改进?本文结合实际对法治进行了探讨,认为法治框架下的法律人之治乃是中国法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以致教学效果欠佳.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法治教育应以建立学生的法律信仰为目标,并根据法治发展的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从传播法治文化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和中国的法制传统,弘扬法治精神;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地方性高校财会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上,法律类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更主要的是提高法律素质.通过法律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会计法律信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相似文献   

10.
梁平  尚珊 《企业研究》2011,(9):186-186
全民法律信仰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法治化的进程,确立并提高全民的法律信仰成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工作中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财会法律课教学与会计法治理念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方性高校财会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上,法律类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更主要的是提高法律素质。通过法律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会计法律信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相似文献   

12.
法是实践之知,现代法治是法治文化和法治法律化的过程,是对法律实践智慧的运用,兼具传统的继承与现代化的融合。建立超越性的人性法治,偏向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突破现代方式的思维,回归传统的创新,在现代法治发展中利用和借鉴传统法律,发挥法的价值,建立合乎传统法律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的全面建设以及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状况不是很乐观,法治教育不充分,法治实践相对较少,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法治信仰缺失现象,要想搞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学校必须依靠校方、教职工及学生等多方合力,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毛畅 《企业导报》2011,(10):270
国家与政治是不同利益群体或社会力量之间为了实现协调和合作而进行的博弈,而中道即是在多元性价值博弈过程中,在两极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并建立普适的价值观,由相互的斗争、妥协、最终达到辩证统一的和谐境界。因此,以法治"中道"为指导,探讨能够理性指导我国法制建设的中道法治观,便成为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也将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结构形式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又可以称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由党领导立法机关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性尊重,法治中国建设特别是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加快,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保障法治质监在法治之路上健步前行,在认真继承优良法治传统的同时,进一步打造良法成为前提——首先,质监法律制度价值的科学定位。效率和公正是行政法治也是质监法治的根本价值追求。随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明确和落实,"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正在和必将成为包括质监部门在内的政府部门工作的新常态,旨在  相似文献   

17.
宗智 《新远见》2013,(4):1-1
中国完成了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高层人事交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强调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推进依法治国,并详细阐释了中国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也提到了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称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构建五大体系、设立六项重大任务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勾勒出了具体蓝图。这是中央全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的信仰和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问题的敏锐把握。  相似文献   

19.
刘娇 《中国企业家》2011,(13):126-127
企业家犯罪很多情况下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从企业家自身来讲,也需要正视当下社会对其法治操守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