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9年5月10日早上,天还没亮,太阳村的六个孩子偷偷跑去了村外的网吧,张淑琴发现后对着六个孩子说:“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母亲节,这就是你们给我的节日礼物吗?”  相似文献   

2.
高考,曾几何时,成了“高成本”的代名词。而就算是再高的成本,家长也乐此不疲,攸关孩子的一生啊,多少钱能买到“高兴”?伴随着高考“全家总动员”愈演愈烈,新“三高”:高考、高成本、高兴也开始了“全民总动员”。  相似文献   

3.
对于孩子参加高考的父母来说,他们也在经历着一种心理上的“考试”。  相似文献   

4.
高振千 《中国西部》2012,(27):112-113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更有利的位置,最近及以后一段时间内,一道道考试、升学和择校的关隘已经成了家长们的一个个心结。“教育焦虑症”,一个新名词应运而生并逐渐蔓延开来,进入普通众多家庭中,正在使人间最美丽的天伦之爱变味,焦虑的父母们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了。考试、择校前后的家长,有为孩子成绩彻夜难眠的,有为孩子分数担惊受怕的,有为孩子升学四处奔波的,有为孩子上学懊恼伤心的,有为孩子名次坐立不安的……凡此种种,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心中的“痛”。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对教育的过度重视,对教育的过分要求,使不少家长再也走不出教育,孩子的教育被作为生活、家庭、人生的唯一“赌注”,这样的家长不知不觉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不患“教育焦虑症”才怪呢。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使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孩子能实现自己美丽的愿望,一些家长不仅自己“积劳成疾”,也把孩子累病了拖垮了。教育焦虑症是长期的教育压力导致的心理状态,是恨铁不成钢引发的愤怒,当某种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反复出现的时候,负面情绪的积累导致过激心理出现,甚至行为失控,还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学会放弃     
王建社 《宁波通讯》2011,(14):58-58
纷繁的生活,快速的节奏,使一些人变得浮躁和烦恼起来。浮躁,是因为希望尽快得到,而对未来缺乏足够的自信;烦恼,是由于不愿放弃,且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谓是“墨子悲丝染,杨朱泣歧路。”意思是说,墨子对着白色的丝哭泣,“为其可以黄可以黑”;杨朱遇见歧路而哭泣,“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2,(15):38-41
每到招生季节,都会出现家长争着交择校费让孩子上名牌高中的情形,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想让子女挤过高考“独木桥”,大学毕业后做白领,而觉得上职校做蓝领不但“苦、脏、累”,还低人一等。  相似文献   

7.
张程 《新财经》2009,(9):54-54
我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偏僻的农村,上完中学后曾回乡做拖拉机手,插过秧苗。1977年冬,国家组织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这对我们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不过,我当时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我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8.
候月杰 《魅力中国》2011,(15):15-15
学制是学校制度的简称,它是对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规定,它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近代颁布施行的“癸卵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癸戌学制”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着三个学制中有关师范教育的规定,可以分析其对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今年,在重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这些“放弃者”大多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学生,他们选择在高考之前“放弃高考”,好比运动员在开赛之前群体性缺席。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经退出竞争了。高中前“放弃”一批,高考前再“放弃”批,难怪大学校园里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0.
农村的孩子不像在城市的孩子,可以有少年宫等许多活动场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实施的“友好家园”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不足。但如何让“友好家园”可持续运行下去,需要全社会举力协助。  相似文献   

11.
外国船员对着一副电络画挂屏连连喊出“ok”,在沈阳、锦州、大连、湛江、佛山、廉江等市场客商和用户对着木雕工艺品和家具争相定购和购买。这是广丰华美工艺美术厂的产品。老板,就是42岁,个子不高的汤广平。称他为老板,是因为这是个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2.
1977年出生的孩子,如今已至而立之年。31年前,当他们刚刚降生的时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正酝酿着一场重大的改革。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国家决定恢复高考。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止了的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终于恢复,关闭长达十几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自此,一个国家的光明前途在一夜之间被重新点亮,一代青年在那个火热年代的奋发意气顷刻间被熊熊点燃,  相似文献   

13.
每年两会,总会冒出些热门话题,今年话题之一是异地高考,准确地说,是没有本市户口的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可不可以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比如,您是四川来京的打工者,甭管白领蓝领吧,暂时没有北京户口。您的孩子,早些年也随您来京,上了小学、初中,接下来再读完高中,就该参加高考了。这不顺理成章一事情吗?然而不,没这么简单。北京市明文规定,凡父母户口不在北京的子女,不能在京读高中,也不能参加高考!也就是说,您读小学可以,念初中也行,但要读高中嘛,对不起,得回老家去。  相似文献   

14.
杜琛 《开放潮》2005,(7):15-16
一项“神童制造计划”正在京城悄然风靡。1岁孩子接受大学教育,10岁孩子赶超大学本科生,只要他们的父母愿意投入数十万元给“日出计划”的缔造者攸武——一个曾经搞通讯技术的中年人,他就可以用自己发明的程序“实现”科学大师爱因斯坦的名言:“孩子生来都是天才,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他们的天才。”然而,据《新闻晨报》记者杜琛了解,这项“神童制造计划”的背后却是漏洞百出。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数万学子磨刀霍霍,蓄势待发;家长们纷纷倾囊相助,摇旗呐喊。围绕高考引发出多种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戏谓之“高考经济”。此“经济现象”是继“假日经济”后又一极具中国特色。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高考经济”已悄然升温。高考经济热,从吃开始……  相似文献   

16.
看淡高考     
每到考季“聚焦高考”,多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种“惯性反应”。每,临高考,不要说当事者考生及家长神情紧张甚至有些“神经兮兮”,就是政府及各界群众也都自觉地“一切为高考让路”,至于专事“新闻聚焦”事宜的媒体就更不用说了。在这样“激动人心”的氛围下,一直关注此事态的我,不得不写点什么。关于高考、上大学的重要性大家似乎都心知肚明,不用多说;但关于高考、上大学的“不重要性”,大家似乎看得少、想得少、说的少,我这里列出看淡高考的几个理由,权且为大家提提醒。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决定了一个班级的发展趋势,一位好的班主任,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许多孩子的一生。在近20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做好班主任,应该做到“三心、二意、一流”.“三心”指的是爱心、细心、耐心,“二意”是指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一流”指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最近媒体披露的“山寨状元”又为丑闻缠身的高考加分制度再添尴尬:浙江高考“状元榜”文科第一名、第二名都是体育竞赛获奖者,高考成绩被加20分;理科前三名中,位居第一的仍是一名加20分的考生,加分者占“状元榜”的半壁江山。网友戏称这些“加分状元”为“山寨状元”,这些“山寨状元”总有一天会把热衷于抢招状元的高校打造成“山寨名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高考的结束,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高校纷纷来华举办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教育展,为国内高中毕业生及家长提供海外深造的机会。如今,“高考”已不再是一座“独木桥”,而出国留学会不会是高考失利后的一条“退路”呢?  相似文献   

20.
郭妮亚  牛花平 《魅力中国》2013,(31):356-356
每天一到故事时间,孩子们便会轻轻地围坐在我的面前,瞪着渴望的眼睛,催促:“可以讲故事啦。”这是他们每天不肯放弃的活动。“故事”已经以它的新的目标和视角。走进了孩子的学习生活,成了孩子喜爱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