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双向调控的必要性 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是一定经济活动过程的纵横轴,相互交叉渗透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座标体系。从产业发展的序列来看,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演进和调整的过程,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效能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性质、状况及运行机制。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和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实现社会资源的产业优化配置,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的高级化;从区域发展的序列来看,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的表现为区际间经济发展水平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效能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际分工和区际利益关系是否合理。国家通过制定区域政策,调控区域经济运行,推进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以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双向调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的区际转移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和行政边界的刚性约束,造成了地方政府间的税收争夺,阻碍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影响了价值链的有序延伸,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基于财税体制改革的视角,通过对横向分税制的探索,试图构建产业区际转移利益协调机制,以期能够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现行体制机制的障碍,以经济的内在联系为基石,化解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利益冲突,理顺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区域合理分工。  相似文献   

3.
我国90年代的区域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布局、发展、组织和调控等方面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对于象我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大国,亟需有一个完整而科学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诱导和推动各  相似文献   

4.
宏观区域政策是国家调节区域结构(即资源的区际配置)、区际组织(资源的区内配置)、促进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一系列的方针、策略和措施的总称。一、倾斜武的宏观区域政策以及实施效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央虽然比较注意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但就总体而言,八十年代中央实施的宏观区域政策是带有倾斜式的,即中央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投资政策、外汇留成政策、财政上交政策、收入政策、价格政策、金融改策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东部沿海率先发展。从这种倾斜式的宏观区域政策在近十年中实施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区际工业分工格局的形成和特征 建国以来,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国家主要是依靠强大的直接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所掌握的人、财、物资源,并按照区际要素互补原则,来组建全国的工业分工体系。由于不存在要素市场,地区间要素流动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因此我国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中央财政再分配政策和国家投资布局政策来实  相似文献   

6.
制度环境作为约束区际互动的因素对于经济空间关联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构建了空间溢出影响产业演化的路径体系,探索制度环境导致空间溢出产业间非均衡性的作用机制,以剖析制度影响区际经济关联的微观基础。基于中国地级地区4位数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地区间会通过“水平关联”“技术关联”与“投入产出关联”三条路径实现空间溢出,但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较差的制度环境会削弱溢出效应。制度环境通过信任机制影响区际互动,对于不同溢出路径具有差异性的调节作用。技术关联和投入产出关联溢出依赖于企业间的密切互动,显著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水平关联溢出并不一定依赖于企业间互动,受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较弱。高技术复杂度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具有密切技术相关性和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间协同机制,因而要求优越的制度环境支持,由此,在制度环境影响下,空间溢出在不同技术复杂度的产业间表现出非均衡性。本文结论暗含“产业促进政策悖论”:致力于促进本地发展的政策很可能因为扭曲制度环境反而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中国推进转型发展与区域协同创新需要降低区际经济互动的交易成本,设计和建设规则透明、信息畅通、政策公平的正式制度是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协调区域关系,既要基于各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长期差异性,通过区域供给能力与开发——保护的需求相匹配,实现区域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也要通过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形成经济社会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优空间配置,实现区域供需总体平衡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区域分工模式。与此相配套,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在区域分工模式基础上,运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和资源空间合理配置,达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8.
了解区域经济关系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区域间产业经贸利益得失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把握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活动中相互获利水平的状况,从而可以为调整规划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建立良好的区际经济关系服务。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区域经济的研究中一直未能确切地从实证角度出发来揭示我国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中相互获益的情况。为了能切实揭示我国各区域在区际产业经贸交流中的这种利益分享状况,本文在我国首次研制了地区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并通过这一模型的研制成果,从实证的角度全面分析和比较了区域间各产业在区际经贸交流活动中经贸利益得失的分配情形。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是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各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东部地区面向太平洋和西部地区深入欧亚大陆内陆深处的陆海分布的自然地理格局,迎合国际产业大尺度向东亚特别是中国沿海地区进行空间转移的趋势,使中国向沿海倾斜、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区域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实现了从内陆发展为主向沿海发展为主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腾飞.进入21世纪,“三大地带”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形成了自然资源丰裕程度和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阶梯形态分布格局,客观上要求各区域发挥优势,缩小差距,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也具备了坚实的客观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不可避免地迎来转型时期,砥砺多年的“4+3战略”日臻成熟,同时以经济发达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为导向制定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进入发力期,促进协调发展成为区域发展转型的基本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统领性战略.  相似文献   

10.
贝克尔-墨菲模型通过引入“分工水平”和“人力资本”变量,揭示了分工与分工协调成本及知识进展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应用于模块化系统对分工体系影响的分析。模块化通过知识的独立化改变了分工格局,并影响到模型中的相关参数,从而对分工体系产生了一系列深入的影响,并对经济增长具有更深入的正效应。模块化还可以更好地解释该模型中的部分界定模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中西合作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而东中西合作互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文章总结我国区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丰富经验,分析了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东中西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区域调控组织体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国务院所属区域经济发展调控机构及省级调控机构组成。实际的调控效果反映出该体系的组织构成和机构设置还存在诸多不足。而采用统一的职能部门模式,更有利于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作用。应增设全国人大“区域与协调发展委员会”、成立统一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调控委员会、支持区域合作组织成立并发挥其协调作用。如此.才能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完善的区域调控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我国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制度瓶颈问题入手,阐述了制度变迁在区域产业协调中的效用,提出了只有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重塑区际关系,加快市场化进程,同时推进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转变,才能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而促进区际间产业的和谐互动,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设计合理、有效的区域能源政策,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这是地区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的,也是地区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由于各地区自然、经济、文化、居民等因素不同,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地域分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能源政策设计有相当难度。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是我国指导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 在当前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背景下, 以中部崛起战略为切入口, 对其为代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对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对1999~2017年中国29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发现, 中部崛起并未有效推动中部地区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作用不显著。在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观念指引下, 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大幅度提高, 挤压了经济结构转型的空间, 政策效应没有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总量扩张,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及其国际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全球经济增长、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互动与跃迁.国际分工体系的构成、国际竞争格局变动以及国际和地区经济秩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基本经验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定专门法律 ,成立专门机构是区域开发政策有效实施的制度保证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 ,国家的区域政策和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措施必须有法律作为保障。建立法律保障 ,各国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区域政策在本质上是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干预和调控 ,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第二 ,中央政府的地区政策 ,必定要涉及到中央政府对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节。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依据 ,则中央和各地方之间就容易陷于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之中。发达地区总觉得付出的太多 ,欠发达地区总觉得得到的太少 ,容易使中…  相似文献   

18.
优化生产要素流动方式、协调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1] 。本文借助全国30个省市区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对生产要素流动及区域协调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及提高区域协调一体化水平均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政策含义: 全国各地区应当合理协调配置生产要素资源, 优化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金融系统与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与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全国总体和分区域为样本,主要考察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分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为金融分工体系构建与产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提供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在考虑金融发展因素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仍为正效应。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且金融发展对分工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其中,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十分重要。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产业分工水平的提升,进而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实证研究了2006~2015 年度我国省级区域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从经济区划的角度,三大经济区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匹配国家战略发展现代物流、建立多层级物流体系结构、强化经济落后地区物流建设投资以及丰富物流产业发展的金融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