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翻 《金卡工程》2009,13(7):188-188
我国行政问责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充足的实践经验,为使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化、完善化,本文通过对行政同责制进行理论界定,来分析现阶段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邵萍 《金卡工程》2009,13(4):66-66
要构建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有一套能对政府官员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规范机制。行政问责制是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职责范围内未履行其职责或在执行中滥用职权违法的追究责任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可选途径。  相似文献   

3.
行政问责制是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党中央对行政问责非常重视,先后在中央和地方掀起了一股"问责风暴".本文通过参考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现状,介绍了行政问责的内涵,并重点分析了其施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完善的行政问责制有助于新型政府的建立、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人才的造就、行政理念的优化和责任法律的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行政问责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文化不配套、信息不公开和公民参与不积极等问题。要将行政问责制放入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视野中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赵圣熠 《金卡工程》2010,14(8):282-282
在西方国家有上百年历史,并近乎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在我国至今仅起步七个年头,作为一种"移入"制度,我们应根据不同于西方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培育适合中国国情生长的土壤,建立健全具有本土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与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息息相关;与党的政治生命紧紧相连;与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唇齿相依。中国的行政问责制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健全我国行政问责制进行初步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谢之杰 《金卡工程》2009,13(9):160-161
始于2003年非典期间的问责风暴使"行政问责制"的研究成为热点.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尚处在初始阶段,存在着问责信息缺失;权责不清;制度建构不完善等问题,造成行政问责不畅、不力等后果.本文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必须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信息公开和行政问责制两者互动,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的信息公开模式,完善信息公开的救济制度,推动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宋县伟 《投资与合作》2014,(10):366-366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对行政行为有作为的义务,并且有能力履行行政义务,然而却在程序上不积极履行或者延迟履行的行为,行政主体的这种不作为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法制化建设不断完备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法体制建设.在本文中,详细分析了行政不作为的原因、表现形式和策略,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8.
张宗贺 《中国外资》2013,(16):43+45
行政问责制属于国内对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优化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现阶段,国内的行政问责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中,具有不少问题。本研究以分析国内行政问责制现存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完善行政问责机制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晋清 《中国外资》2009,(22):196-196
行政问责制是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党中央对行政问责非常重视,先后在中央和地方掀起了一股“问责风暴”。本文通过参考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现状,介绍了行政问责的内涵,并重点分析了其施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2003年“SARS风波”席卷全国,我国开始全面实行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正走向常态化.但总的来记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规范制度。本文通过对2009年6月17日发生在我国湖北省石首市一起群体事件的研究,分析其背后存在的行政问责的相关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完善问责体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王虹玉 《金卡工程》2008,12(12):37-37
公共行政概念的引入与我国行政范畴的扩大,使公法学界展开了一场以行政法学范式转换的理论高潮.本文就近年来掀起的"行政问责"高潮,分析行政问责制的出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及公共行政民主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该制度的出现是我国不断推进依法行政,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中的重要成果,是公共行政在我国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功能型,向服务型、绩效型、管理型的方向转变.财务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将对行政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高效履行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受计划的严重影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松散的管理、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闲置资产流失严重、权责不清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再一次反思.  相似文献   

13.
龚玲 《金卡工程》2010,14(1):99-99
政府环境责任实现的保障是健全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实践中对政府环境责任的追究,问责主体不清和单一是其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予以明确化。现阶段实际可行的办法是,将行政机关作为主要的问责主体,立法和司法机关、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作为辅助的问责主体,共同对政府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追究  相似文献   

14.
法官错案追究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一步,指的是办理案件的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违反法律的规定行使审判权,由相关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追究其责任的制度。近年来司法制度的不断改革要求对法官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问责制度。对法官来说这是一个更高的标准要求,公平公正是法治社会要求的目标之一。司法机关维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出现,不断影响着司法的底线。十八大以来,司法机关纠正了大量错判案件,这些冤假错案的出现不仅仅破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更破坏了法律的威严性,严重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法官扮演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平公正,维护着社会的价值取向的道德取向的角色。保证法官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机关的影响。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但其仍有不足。本人从我国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现状出发,通过中西方错案责任的比较,分析出我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完善我国的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5.
钱强森 《金卡工程》2009,13(7):43-44
行政问责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形成健全并有效的问责制度,是衡量成熟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和西方国家的问责制不同,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在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拟对行政问责制在中国的实施路径方面作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考,以期对处于中国行政环境中的行政问责制研究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6.
证券公司的风险处置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通过介绍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几种主要模式,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化手段多于市场化手段、过多行政干预成本高昂等,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的政策建议,如完善并加强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相关立法、建立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与执行方面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公共财政体制,就一定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对其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能够促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履行自身应该履行的责任,促使我国国民经济更好地的发展。本文就常见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针对具体的情况提出了有效地解决措施,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尚兆燕 《会计师》2008,(9):42-44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改变了国家审计机构和外部之间的沟通模式,对改变国家行政方式,形成廉洁高效的政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转型期我国审计体制的影响以及审计公告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我国审计公告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如法律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跟踪整改情况,公告的内容、形式随意性较强等,本文从完善立法、加强审计质量监控、细化审计公告标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央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的设想杨子强张春刘凯当前,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行政处罚法》的出台,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形势,迅速提高央行行政执法水平,是人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要真正做到...  相似文献   

20.
风险处置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在阐述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并加强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相关立法、建立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