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家电连锁大鄂永乐家电在经过两年筹划之后于6月18日正式登陆北京.开设了在北京的第一家店。永乐家电董事长陈晓说:“如果不拿下北京与广东的市场,永乐就谈不上是全国性的连锁。“陈晓的这番话让我们看出永乐进入北京的决心,但永乐究竟是“永乐”京城还是永乐自身,是包括像国美、苏宁这样大的家电连锁企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二十天内,永乐先后进入北京、福建、河南、天津等地。每一处都是商家必争之要地,尤其是在北京,永乐强势闯入“国美”、“苏宁”、“大中”等家电连锁巨头林立的主场,其野心不言自明。但在入局之后,永乐真能打破现有家电流通格局吗?  相似文献   

3.
9月6日下午,永乐电器向全国100余个家电厂商的上海分公司发出商函,大意为:在今年12月31日前,接到商函的供应商不得向上海长宁地区新开或重新开张的非永乐连锁家电店提供户外广告、开业赞助广告及因进场提供的各种相关费用或支持,否则供应商就要向永乐提供6倍的相应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晓慧 《新财经》2006,(9):76-77
世界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全球采购量的70%是在中国完成,其今后的采购量将远远超过中国同类企业。到那时,想必“永乐”的不会只有国美一家了今年5月底,记者在鹏润大厦7层专访了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黄光裕。时隔两月,7月25日下午,在同一座大厦里,国美宣布收购永乐电器。黄光裕任新公司董事长,原永乐董事长陈晓出任首席执行官,二人分别持有新公司51.2%和12.5%的股份。记者在两个月前采访黄光裕,曾问到  相似文献   

5.
秋高气爽,天气渐凉。但此时家电连锁店促销的热潮仍是如火如荼、一浪更比一浪高。各商家摆开阵势进行着价格战、心理战,热烈的场面让消费者目不暇接、欣喜若狂。而就在以国美、苏宁、大中这三足鼎立的家电连锁巨头在排兵布阵时,永乐家电更像一匹烈性的黑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跑马圈地,占领着有利地形。仅9月份,永乐便在全国力推出10个大店,地点锁定在北方、华东、华南市场。  相似文献   

6.
家电连锁“扎堆”北京1.5公里一家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看着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家电连锁巨头即将垄断80%的北京家电市场,上海永乐、云南盛兴再也按捺不住,急火火地加入了这场“圈地大战”。面对门店密集的北京市场,巨头们仍然兴致不减地“密谋”扩张。据估算,今年年底,将有140家家电连锁门店密密麻麻地分布到北京的市区和郊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周刊》2006,(32):48-48
关于国美、永乐合并 “如果国美和永乐能够成功联姻,我们会对永乐表示祝贺。陈晓是我的好朋友,通过与国美重组,他和他领导的团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另外,我们也会对车美表示感谢,因为它为中国家电连锁市场的整合做出了贡献,并使我们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8.
观点     
《新财经》2006,(9):8-8
国美收购永乐改写家电连锁格局事件7月25日,本刊封面人物对黄光裕做独家报道不足一个月,国美采用现金加换股方式,以52.68亿港元并购永乐,实现了中国家电连锁业“老大“和“老三”的合并。有分析认为,这一举动直接剑指排名第二的苏宁,家电连锁业“双寡头”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上海一家颇具规模的家电零售企业永乐家电宣布.今后每逢周二,这家零售商在上海的25家门店将集体拒绝刷卡消费.一律只收现金。 消息传出后,舆论大哗.不少报纸冠以“拒绝刷卡是背离趋势”的标题刊出。就世界金融史来看.从物物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25日,经过扑朔迷离的讨价还价,国美、永乐在北京联合宣布,国美电器(493.HK)以“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中国永乐(503.HK),收购总价52.68亿港元,国美为此支付现金4.09亿港元。根据2005年数据推测,合并后的美乐(国美与永乐的简称,下同)年营业额(仅包括上市门店)将达到302亿元,拥有门店501家,从而奠定自己在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龙头地位。在美乐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情严肃的陈晓如是说:“永乐和国美两家企并购乃情非得已?业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两家携手合作,比起我们继续各自为战将更高效。”作为中国第三大家电连锁企业,永乐如此迅速…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在2006年永乐电器意外被国美电器所收购,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瞬间从“三国鼎立”演变成为了“美苏争霸”,苏宁电器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家电连锁行业的两大主角之——虽然此时的苏宁电器无论是店面数量还是销售额与另主角国美电器都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家电大卖场的高速扩张,在厂商利润日益趋薄的情况下,家电制造商在重新酝酿渠道政策。从创业初期的自建渠道,到依靠家电大卖场,再到重新自建渠道,家电厂商在十几年间经历了一次渠道轮回。渠道回归的背后,是家电企业试图摆脱连锁商家的控制和盘剥,也是塑品牌、寻找生存新空间的尝试。厂商谋求渠道自立,在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连锁巨头加速“跑马圈地”时,TCL,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家电市场再次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与此同时,一些专业化、连锁化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专业店迅猛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家电流通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家电连锁企业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日益强大,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家电流通渠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家电连锁企业以良好的经营和优质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同时标志着家电行业的商业资本开始主导零售市场。  相似文献   

14.
沈云 《沪港经济》2001,(5):38-40
采访永乐股份董事长杨玉冰是件快乐的事儿,我们的话题首先从永乐股份名字谈起,杨玉冰说,永乐的名字其实是一个理念:永创人类文明乐园。作为一家影视文化企业,永乐带给观众的应该是一种欢乐,是一种娱乐。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降价成了家电经销商们不变的主题。然而家电制造商的利润本来就十分有限,若将价格一降再降显然已后继乏力,最终必定令产销两败俱伤。如何将低价的策略进行到底呢?永乐家电天CDMA手机销售中创造的全新模式,为我们打开了又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降价成了家电经销商们不变的主题。然而家电制造商的利润本来就十分有限,若将价格一降再降显然已后继乏力,最终必定令产销两败俱伤。如何将低价的策略进行到底呢?永乐家电在CDMA手机销售中创造的全新模式,为我们打开了又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7.
一直就不大安稳的家电连锁业在今年4、5月份更是风生水起。波澜不断。先是在4月27日,在中国家电连锁版图分列第三和第五位的永乐、大中在香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永乐将用一年的时间全面接管大中;不久之后.5月初,一直在传言的世界最大家电连锁商百思买(BEST BUY)以10亿人民币的代价并购了位列中国家电连锁版图第四位的五星电器的51%的股权。  相似文献   

18.
当国美和永乐并购之事尘埃落定后,他们之间的一切恩怨是非都已经不在重要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合并起来的新国美如何驾驭这支“大船”。有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了使这支家电连锁“航母”顺利地通过磨合期、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我们请各位专家来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号一把脉。  相似文献   

19.
好胃口渠道     
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家电连锁业利润越来越薄,行业“洗牌”的步伐不断加快,大规模并购接连发生一场“大鱼吃小鱼”的生存法则正在家电流通业愈演愈烈。首先出场的主角是上海永乐,这家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后起之秀花1.4亿元的大价钱收购了闽灿坤的32家门店;而业内“一哥”国美电器也不甘落后,8月初宣布收购了易好家电器。  相似文献   

20.
大连锁挤压小卖场 广州东泽“外嫁”上海永乐、新港西路的“新信诚”电器所在的铺位,已经被一家发廊所占据;而原来广州电器零售“四小龙”之一的“原恒丰”电器,已从其在江南大道、工业大道的“旺铺”中“撤场”……新近华南家电零售市场一连串重大变故让业界感叹不已。到底是什么缘故使华南家电零售出现前所未有的格局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