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正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我国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虽然天津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先进制造业基础,但是,天津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智能化程度、本地配套能力和产业升级等方面与先进制造业的要求还有差距。该文针对天津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自身的优势和弱势,从提高创新能力、推进智能制造、延伸产业链、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对天津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电站设备制造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我国电站设备企业只有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全面创新管理、重视产权保护和自有品牌建设,才能提升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滁州市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主导产业。但总体上滁州市制造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文章在分析滁州市制造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四条建议,走出一条制造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赵晓华 《特区经济》2007,(5):211-212
当前云南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低、非烟制造业支柱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聚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提升云南制造业竞争力应采取四个方面的对策措施,即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政策、加快实施制造业集群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保胜 《改革与战略》2010,26(4):126-129
自主创新与优势产业选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文章通过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模型,分别从自主创新和优势产业选择两个方面对河南省工业行业进行了独立分析和联合分析。结果发现,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与选择的优势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虽然联合分析排名第一,但应注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装备制造业相对创新能力较强,但应在总量、质量和效率上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末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研发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自主创新不足,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仍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针对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全球化竞争的挑战,顺应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党中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方针。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许波 《改革与战略》2013,29(3):84-87,97
文章旨在探讨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对于出口的影响,并寻找使产业及其出口持续增长的途径.这些经验都可以推广到整个高新技术产业中.通过现状分析以及实证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并就以该产业为代表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如何能在国际市场上更好地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发现,自主创新能力不同方面的提升对出口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并且该产业在出口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8.
德国纺机业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未来一个时期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和改革方向是:让市场体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育和推动自主创新机制和能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形成高度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生产组织体系;改善投资环境,积极融入全球化体系,鼓励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生产;为产业集群式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期看点     
《重庆经济》2005,(11):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之举。根据《建议》精神,结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重庆产业能级》一文从重庆产业的定位、制造业及其创新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出发,对新时期重庆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任务和基本途径进行了阐述,可供“十一五”规划研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成长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石,发展现代制造业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阶段。制造业兴,重庆兴,这是重庆引领长江上游产业集群,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着发展规模偏小、资本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竞争力低、分工体系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是由科研投入不足、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生产工艺落后、体制改革滞后等深层次原因致使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耦合关系,认为科技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关键驱动要素,同时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为科技创新带来良性竞合和技术传递的契机,并以泉州市为例,根据其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高端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未能实现有效衔接以及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发挥较低等问题,最后从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加强协同创新、完善配套服务、优化产业集群五个方面提出泉州市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媛媛 《亚太经济》2020,(2):116-126,152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转向智能化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动能和新抓手。当前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发展的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不完善,企业的引领作用不突出,政策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人才缺失等。为此,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与自身特点和优势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即要建立以制造强国为目标的发展导向,构建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建立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李岩  程志颖  杜玉凤  侯爵 《科技和产业》2023,23(24):114-121
基于“互联网+”与双元创新的理论视角,使用2000—2022年的辽宁省沪深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互联网+”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互联网+”对辽宁省制造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效应能够通过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创新能力和探索性创新能力来实现,即双元创新存在中介效应。基于研究结论,建议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交叉渗透,培育企业的双元创新能力,并且重视制造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为辽宁省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其核心产业之一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也备受关注。构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0个省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福建发展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归纳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一般性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现状提出上海制造业升级的模式是技术移植+自主创新模式逐步向自主创新+全球合作模式过渡。并进一步剖析在过渡模式条件下高新技术融入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路径。研究表明,上海需要从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增量产业、推进技术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融合三方面共同加强政策引导,才能全面实现制造业能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西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装备制造业对其走出"煤炭依赖",促进山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出发,认为其在平稳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生产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促进山西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本文从规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能力、盈利能力、生产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六个方面构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7个子行业的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湖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取规模效益、创新能力、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5 个方面构建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结合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4—2020年,湖南省制造业总体上发展向好,其中规模效益发展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创新能力、智能制造以及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较快,绿色发展水平呈现“稳中有进”趋势。据此,建议未来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规模效益和产业创新能力,发力智能制造,重视以绿色发展提高制造业发展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全方位支撑湖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华广敏 《世界经济研究》2012,(12):58-64,85,86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加快,服务业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中国制造业效率均有正的直接效应,但中介效应不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效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效率,然而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人力资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