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如何使其发挥效能,即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是"-3前内部控制实施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本文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入手.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决定和评价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其中用了较大的篇幅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进行了重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内部控制建设,但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有名无实,有制度无执行,有构建无效果。本文在阐述内控有效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企业内控普遍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按层次进行分析并密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控制以提高内控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蒋冰丛 《中外企业家》2013,(11):160-161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国绝大多数通信企业将作为首批实施单位,开展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对外披露企业年度自我评价报告,且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这项措施既有利于通信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对通信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通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田宁霞  王媛 《西部财会》2010,(12):66-67,77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的全面评估。我国企业目前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系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内控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首位要素,是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内控环境的有效性、健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健全性。文章从我国企业内控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入手,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内控环境的思路与建议,以期能够为探索完善企业内控环境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网络财务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以一定韵控制环境为条件而发生作用的,控制环境的变化将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财务的实施,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环境,拓宽了企业的管理范围和内容,这就必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具体内容与表现特征,给企业内部控制提出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飞速进步,企业为更好的应对面临的挑战,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评价体系。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即为企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部控制要素的有效性。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有效的控制值得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企业内部有效控制的因素,并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国绝大多数通信企业将作为首批实施单位,开展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对外披露企业年度自我评价报告,且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这项措施既有利于通信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对通信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代通信企业因其行业特点,使得内部控制成为薄弱环节。笔者分析了现代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现阶段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可以防止舞弊、减少损失等。这些对资本的获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主要从管理层的各个角度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并做出应有的指导。本文对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对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及XBRL的优势分析,探讨了XBRL作为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工具的优势与可行性,进而提出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的指标体系,主要目的就是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企业内部控制报告披露过程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可阅读性与有效性,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体系是现代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较为常用的管控途径和措施,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着内部控制管控的有效性程度。国有企业自成立之初就与比其他性质的企业更具有特殊性,因此其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也更为复杂,阻碍因素也更多。基于此,本文以A国有企业为案例,探讨其内部控制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对策,希望能够对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财务报告可靠性机制的审计,从而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本文从现存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入手,结合内部控制框架的五要素理论,从健全企业内部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工作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在市场经济日趋复杂的环境下,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资源配置有效性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企业内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企业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部分问题提出相对应的优化意见,希望能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的检验,是对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的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监控,通过这种手段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有效性实施进行完善。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逐渐升高,为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进行规范,我国政府在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文章研究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分析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情况、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组织体系、人员专业能力和评价报告等方面,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对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因素具体包括:其一,内部控制设计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内部控制是由设计人员设计的,设计者的素质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是设计者的理念影响,设计者设计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是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而不能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或者是为了某些个人的利益而设计存在缺陷的内部控制;其次,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管理、会计、审计等多个部门,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孙刚 《价值工程》2011,30(21):117-118
本文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从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出发,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控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最后,分析并探讨内控文化的创建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美内部控制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未形成一致意见,许多学者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种内部监督,而大多数企业则将内部控制看作一种复核机制,将控制的有效性体现在惩罚力度上,以罚代控,有的企业将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而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美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历史较长,该方面理论也比较成熟,本文通过中美内部控制研究的对比,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黄祖平  唐洋 《价值工程》2010,29(1):106-107
价值工程是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种定量方法,其基于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内控,在分析时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内部控制相关的评价,以更好地服务于内部控制的发展。我们通过运用功能成本法这种价值分析方法来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价值分析,通过降低循环成本和增加循环有效性来提高内部控制机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管理当局、内部审计机构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后,应由注册会计师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有利于促使管理当局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以便于改进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指导下,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四十六条指出,“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第十二条指出,”企业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的程序,有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