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继党的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可见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绿色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既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道路,又继续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兵兵 《价值工程》2011,30(22):322-32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形态,其目的在于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探讨解决危机的途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是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生存发展困境的哲学反思,它具有极大的时代价值,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现象的频繁出现,于是在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的基础上便分化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解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及其性质,探讨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和方法,力求找到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方案和途径,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的,迄今已一个多世纪了,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特点是将当代生态危机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联系起来,从生态危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革命中寻求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吸引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展开对它的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应运而生的一门科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吸引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关注。国内学者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介绍不乏其见,尽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但它谋求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的新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对我国正在提倡建设的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熊晖 《中外企业家》2014,(2):268-269
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中,论述了“自然界之自主过程”,并对资本在利用自然界的过程中把自然界既当作“水龙头”又当作“污水池”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两重矛盾,阐述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辩证关系,最后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决定了其无法挽救这个危机,克服生态危机的出路只有走生态学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危机根源及对策的深刻论述,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的更高的人类文明形态,那么生态文化就是推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应该用生态文化来支撑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化的视角来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对我们来说,就应该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内涵、当代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用生态文化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所带来的生态危机进行不断批判和反思的产物,这种理论具有发展性、包容性和完善性的现代特征,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需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相似文献   

10.
生态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需要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并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实践,实践观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新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2.
面对资本主义严重的生态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兹力图寻找一条解决危机的出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其理论探索的结晶。本文即对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作一概述及评析,以期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羽 《中外企业家》2009,(16):64-64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并提出在当前新的机遇和挑战下,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关键在于站在新的思想高度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高兹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其中现实背景方面主要是基于生态危机问题的日益严重、西方绿党的成立以及整个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涌起等客观实际。在理论渊源方面则受到存在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社会主义观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喜雪 《活力》2022,(23):94-96
当代的生态问题越发严重,如自然破坏,生态污染。本文通过对西方“深绿”生态思潮、“浅绿”生态思潮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研究,启示中国既要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又要谨防资本主义的技术运用;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世界,避免异化消费;注重培养生态文明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注重环保的文化氛围;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从生态角度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小康社会,始终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始终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制胜法宝,在我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方略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梁超 《河北企业》2018,(9):75-76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生产方式推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市场经济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企业承担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指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为起点,归纳了其基本特征,并以宝钢为例具体剖析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生态责任现状,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生态环境问题,这对于自然、人类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它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它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而且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影响;它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本质要求,而且也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有机体系的构建,定会促进我国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巨大勇气。加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路径,现阶段具体到实践工作中需将总路径予以细化,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罗茜 《中外企业家》2013,(35):242-243,245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符合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论题,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总结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全面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深入考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