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论述信息化对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提出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运用风险导向理论开展风险导向性审计,进行风险评估与控制,并提出信息化环境下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日新月异.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蕴含诸多风险.文章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的意义,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论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其工作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对会计工作方式、对会计信息利用程度、对管理会计以及会计人员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改变了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加大内部审计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如何适应日益高技术化、高信息化的审计环境变化是摆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5.
谭燕琴 《财会通讯》2008,(2):126-128
本文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方法,在我国只是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念,并没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因此,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分析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和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导致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企业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浪潮影响了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各行各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内审人员在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和注意控制随之产生的审计风险。本文尝试探讨风险的产生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ⅡA对内部审计界定的定义出发,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市训的产生的现实背景、基本特点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最后得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简要介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方面的审查与评价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 《财会月刊》2008,(3):67-69
本文在简要介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风险识剐、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方面的审查与评价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关注和控制组织风险,帮助组织增加价值的新的内部审计模式。本文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现状、理论和社会基础进行了研究,对我国实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难点进行了探讨,并就该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飞速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迫使内部审计机构采用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实现内部审计的规范化、流程化、智能化,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本文在企业内部审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流程、系统功能、数据库等设计。  相似文献   

1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理论及程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元玲 《会计之友》2008,(35):38-39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审计领域发展的最前沿,已在发达国家企业的内部审计实践中普遍应用。本文介绍了内部审计发展历程、涵义特点,探讨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程序.  相似文献   

14.
企业信息化发展促使内部审计变革其技术方法。文章从探讨信息技术风险及其评估出发,分析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常见技术方法的分类,并进一步分析了并行审计、持续审计等新型内部审计技术与模式,从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渐趋自动化。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内部审计的工作对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改变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方法和工作环境,信息化在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使内部审计的对象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信息化环境下,对内部审计工作操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内部审计部门不及时研究、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未来将失去审计资格。内部审计的职责以及造成风险手段的技术化、先进化和多样化,决定了内部审计必须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日常内部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存在着审计风险,影响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对当前影响内部审计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许多企业在实现各部门信息化的同时,也已着手整合与集成其信息化应用系统。但是,多年来国内外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信息化是有风险的,且系统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风险也就越大。在当前信息化扩张的时代,我们内部审计面临一项新的问题:内部审计应当如何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监督和检查?这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审计领域,即信息系统审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企业不断的壮大,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需求。大数据环境下,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有效的推进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并且大大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的搭建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以此为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基础。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增加,因此,企业在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此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笔者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有效对策,希望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国惠龙  ;温可宁 《活力》2014,(7):83-83
一、信息化审计给内部审计带来的巨大变化 信息化审计具有信息主导、覆盖全面、技术创新等特征,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它必将给内部审计工作理念、作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本文所称“信息化审计”,是指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信息的全面掌握、充分挖掘和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对风险的前瞻、全面、深入、持续的审计覆盖。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论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其工作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