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苏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方法,综合分析江苏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及其空间差异与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并表现出空间集聚趋势。苏南地区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显著高于苏北地区,呈现出"高—高"、"低—低"空间关联特征,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趋于空间集聚,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非均衡"俱乐部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江苏省县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所获得的2005年、2010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多个时间节点的建成区数据,开展江苏省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分析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江苏省城镇空间发展变化。结果显示,近十年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节奏不尽相同。从时间轴上看,2005—2010年城镇空间格局高速增长,2010—2015年城镇空间格局低速增长,近几年理性平稳增长。就发展热点区域而言,2005—2010年以苏南地区为主;2010—2015年以苏北、苏中地区为主;近几年以长江北岸地区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省,“苏南”、“苏北”的称谓,所代表的经济发展速度差异比地理位置差异更深入人心。不过,近几年的苏北早已一别往日相对落后局面,踏上经济增速快车道。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说,未来江苏,连续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城市肯定来自苏北。从长三角区域来看,苏北的发展空间最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江苏省65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PCA法、经济重心模型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1978-2012年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地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呈上升的态势,且发展非均衡性较显著;县域经济发展重心在120°.261′~120°.622′E、31°.910′~31°.327′N波动,大致位于无锡市至苏州市范围之内;县域经济呈现以"苏锡常"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空间分布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组织性越来越强,县域经济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差异较均衡,而东南—西北方向上差异最显著;地理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以及区域发展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三大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5.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条件,高速化是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文章以2018年为研究时点,以江苏省54个县域为评价单元,基于高速公路优势度、高速铁路优势度、航空运输优势度3个子系统构建了高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对江苏省县域高速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高速公路优势度整体较高,苏中、苏北地区除G40、G30沿线外,其他区域高速公路网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省高速铁路建设不平衡,京沪通道沿线优势度较高,但长江以北有大片区域无高铁站覆盖;航空运输优势度以机场所在评价单元为核心呈圈层分布,从中心向外围递减;全省高速交通优势度总体不高,自南向北递减,区域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构建PSR框架的江苏省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直觉模糊信息方法和改进的TOPSIS方法,对江苏省环境竞争力水平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得出结论:2015年江苏省各地区在环境竞争力下压力、状态和响应子系统有明显的差异,江苏省各地区整体的环境竞争力水平较高,但区域内部差别较大,地域空间上整体表现为苏中>苏北>苏南;2001-2015年江苏省环境系统与理想解的"垂面距离"波动明显,整体呈不断减少态势,表明江苏省的环境质量在稳步提高,环境竞争力较强;江苏省各地区环境竞争力变化特征与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区位条件以及不同的产业结构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提出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依据四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情况进行评价,得出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呈苏南、苏中、苏北三级阶梯分布,并解释了各市科技发展中的弱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我国30个省区为例,构建城市化效率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研究其时空演变过程,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不同城市化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化影响,揭示城市化效率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从时序演变上来看,中国城市化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大体上都呈现上升的趋势,结合变异系数可知,各省区城市化效率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而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从空间格局上看,城市化效率整体上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递进的演变特征,区域空间格局变化差异显著,呈现差异化的区域集聚现象。区域创新能力在研究时段内表现出由空间分布均衡到区域集聚的演变特征,东西差异显著,最终表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延伸的"T"字形格局;从空间耦合上看,城市化效率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正相关,根据具体的空间关联模式,进一步将研究区域主要划分为高创新-高效率区、低创新-低效率区、低创新-高效率区三种类型。该研究从空间效应角度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运用协同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度进行研究。首先将2006—2015年江苏省的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数据进行灰色系统序参数化处理,然后将其代入城镇化与住房市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在江苏省层面,住房市场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十年间两系统由"中度失调"转变为"高度协调";另一方面,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的发展水平间协调度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基于此,提出促进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发展的对策,使两者最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变苏北经济落后状况,江苏省财政政策经历了促进发展、振兴苏北和南北挂钩共建三个阶段。运用财政理论试着对江苏省振兴苏北的财政政策作出评价,振兴计划改变了苏北经济落后的状况,由于区域竞争的原因,苏北与苏南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为防止出现"美左桥诺"现象,需要进一步改进振兴苏北经济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探讨分析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着空间集聚的特征,并形成了以苏南为第一阶梯,苏中苏北地区为二三阶梯的发展格局;(2)影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背后因素也存在空间集聚的特征;(3)各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相邻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从而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及为经济的增长制定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已成为制约江苏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13市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为例,从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社会保障、生态保育4个角度构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体系,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江苏省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各功能间的权衡关系以及江苏省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空间分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明显,经济发展功能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农业生产热点区主要位于苏北,生态保育功能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社会保障功能强的区域为南京、苏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生态保育、社会保障4项功能间存在权衡关系,经济发展功能与其余功能权衡强度最大,社会保障功能与其余功能权衡强度最小;江苏省乡村地域多功能区主要分布在苏南,乡村地域单功能区主要分布于苏中和苏北部分沿海地区,乡村地域非多功能区主要位于苏北西部地区及泰州市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秩对应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空间相关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整体上高度对应,江苏省各个市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对应关系存在10余种空间对应类型,并且对应程度是逐年增高的。区域对应类型自北向南依次从"低—低高度对应"向"高—高高度对应"类型区域渐次演化的空间特征。在未来几年里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空间对应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而江苏省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基于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江苏省在区域、市域和县域多尺度上的区域创新差异;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各尺度创新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2010年以后,江苏省区域、市域和县域创新差异高速增加,其中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因素,影响市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投入因素,影响县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对外经济联系因素;苏南地区在区域、市域和县域尺度上均表现出创新集聚效应,苏南创新型区域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6.
袁娅敏 《改革与开放》2014,(19):12-13,17
本文选取2003-2012年江苏省的金融运行数据,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选用相关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江苏省及其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对江苏省及各区域的金融成熟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江苏省的整体金融成熟度不断提高且增速有加快之势;在三大区域中,苏南地区金融成熟度显著高于苏中、苏北地区;江苏亟需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密切关注苏中、苏北地区金融发展,调整区域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Malmquist评价模型,本文对2016—202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相差较大,多数城市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江苏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整体呈下降态势,技术进步的下滑是导致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从空间角度来看,不同城市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变化情况有较大差异,且在时间上呈现出波动性变化,从区域全要素生产效率增长情况来看:苏中>苏北>苏南。  相似文献   

18.
阜宁县等地受惠于江苏省的区域发展战略,在小康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近年来,江苏省实施"南北共建"拉动省域经济均衡发展,处于苏北地区的江苏省阜宁县深受其益,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的财政总收入达到275亿元,一改多年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贫困印象。中国经济信息:您之前曾说苏北地区并不是贫困地区,不能让苏北地  相似文献   

19.
张平 《科技和产业》2015,(12):105-108
为了检验江苏金融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空间集聚特征,通过构建rook相邻空间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莫兰空间检验模型,以金融相关比率代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江苏金融发展整体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现象。而通过对LISA散点图和聚类图的分析得知,江苏省各县市金融集聚类型以HH和LL类型为主,即以苏南高金融发展水平区域集聚和苏北低水平区域集聚为典型。  相似文献   

20.
朱捷 《江苏科技信息》2011,(5):34-36,39
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是今后5年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江苏省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先发优势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发展战略因素以及人文环境因素。文章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江苏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