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脱贫攻坚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国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但是随着后续扶贫政策和补贴力度逐渐减小,乡村出现了规模性返贫的问题。乡村扶贫绝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政策补贴,而需要乡村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树立起脱贫之志,树立起艰苦奋斗、产业振兴的志向,才能够真正实现永久性脱贫。在扶贫扶志扶智的过程中,王阳明的“实功教育”思想有着突出的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因此,新时期乡村脱贫防返贫工作中,应当将王阳明这一思想充分融入其中。本文以乡村规模性返贫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为起点。探讨了扶贫先扶志、扶志先立志、立志防返贫三个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为将王阳明实功教育思想融入乡村防返贫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对乡村防返贫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水平的落后、人才的匮乏是造成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过去的扶贫模式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正是因为没有充分意识到教育在脱贫方面的重要性,除教育扶贫以外,扶贫行为的精准性同样至关重要,因此教育精准扶贫成为帮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的必然选择。文章在阐述教育精准扶贫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并建立了详细的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从而为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地方教育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地方教育服务精准扶贫是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现实需求,是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的必然要求,是以地方教育资源推进脱贫攻坚的前提条件。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地方教育在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注重对扶贫对象精神上的扶持、保障扶贫对象接受各种教育的基本权利、使用地方学校在精准扶贫中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精神扶贫属于脱贫难题之一。本文从精神扶贫的概念意义分析核心价值观,从脱贫攻坚转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分析致贫原因,找出贫困发生的症结所在,提出精神扶贫的建议和措施。从精神扶贫的概念意义对贫困进行相关分析,教育和贫困发生率高度相关;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农民精神层面存在的问题,得出精神扶贫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目前扶贫攻坚存在问题提出扶贫攻坚的建议,教育、宣传、文化、文明创建形成新的合力点,撬动扶贫攻坚精神脱贫的难点。创新点一是贫困村带动一般村创建文明村,二是"志""智"双扶中对特殊家庭少年儿童心灵成长记录档案的长期管理。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以消费扶贫为基础、数据累计引导产业扶贫、推动人才培养的教育系统扶贫平台"e帮扶"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取得优异成绩。但随着平台兴起,其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基于此目的,本文分析了"e帮扶"平台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成熟电商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平台形成可持续扶贫长效机制提供优化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在多个场合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其一,教育精准扶贫可以解决贫困地区最重要的人才短缺问题;其二,教育精准扶贫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建立长远发展模式的智力保障;其三,教育精准扶贫是其他精准扶贫政策推进的基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  相似文献   

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党中央多次强调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老百姓"智"的作用,才能彻底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扶智"迫在眉睫。各级政府必须坚持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扶智"在精准扶贫、脱贫中的长效作用。实践证明,只有"扶智",促进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增长,才能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只有"扶智",才能从根子上拔除穷根,保证贫困人口脱贫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是我国打赢扶贫攻坚战最为关键的两种扶贫方式,二者深度融合发展是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陕南是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陕南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融合机制存在着动力机制不协调、激励机制不完善、联动机制不顺畅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着眼于陕南扶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陕南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融合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联结机制,推动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两大扶贫方式的正向融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从扶持对象角度将职业教育分为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从运行模式角度分析职教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差异。从作用路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技能、证书与思想影响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进而影响贫困个体收入,实现稳定就业和"造血式"脱贫。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繁荣富强,我国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重点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重要任务是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进行图书馆建设研究,意在"扶贫先扶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扶贫。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在我国长期扶贫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扶贫思想,我们只有坚持习近平劳动扶贫思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扶贫先扶志,才能做到精神脱贫,只有提高劳动能力,授人以渔才能做到能力脱贫,只有完善扶贫保障制度,优化劳动环境,才能做到制度脱贫,只有体验劳动幸福获得感,才能做到物质生活脱贫。  相似文献   

12.
金融支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重要体现,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实现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文章分析开发性金融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提出了构建"四到"脱贫攻坚新思路,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户)、教育资助到户(人)"的"四到"思路,实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将中医药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制定了中医药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等相关政策。利用互联网"问卷星"平台发起网络调研,以了解目前云南省中医药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展,体改所课题组赴宁夏固原市,先后与原州区、彭阳县政府相关部门座谈,并实地走访基层一线,了解固原市推行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互联网 +扶贫"、健康扶贫等具体做法,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助力精准扶贫的格局已然形成。农村电商作为扶贫的重要载体,可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为贫困群体赋能、增收节支,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电商扶贫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行政推动和市场驱动相结合,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打造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培训脱贫、创业脱贫、教育扶贫的立体脱贫体系,推动贫困群体自主、自立,可持续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对当前我国贯彻精准扶贫脱贫基本方略的实践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与理论创新分析,不论是精准脱贫的内涵与意义,还是精准脱贫的实践困境及其原因分析,处理好精准脱贫多方关系,多视角分析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以及对策研究,这对于丰富我国脱贫治理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我们得到启示:脱贫治理需要做好"加减乘除",打出组合拳,更好地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不断推进,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迫在眉睫。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近在眼前,金融作为助推脱贫的攻坚力量,必须加强发挥其必要作用。金融精准扶贫应该有机结合产业扶贫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落实精准施策,为按期完成脱贫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本文通过对金融精准扶贫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目前农村的贫困原因以及精准扶贫现状,探讨适合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此外,通过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创新模式和加大考核四个角度进行扶贫策略分析,针对农村贫困户提出相应的金融扶贫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分支,是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基本依托,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离开产业支撑,则难以保证脱贫的持续性。因此,为了响应政策号召,致力推进产业扶贫,引领贫困人民精准脱贫做到全县"脱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对传统扶贫模式再创新,将扶贫模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因此对衡阳市产业扶贫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为衡阳市引领贫困人民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云南省永平县把技能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截至2月底,已完成技能扶贫培训18期,1286人学到了脱贫技能,实现了技能扶贫"开门红"。人社、扶贫、农林、教育等部门,主动适应培训对象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开展订单培训、定点培训、定向输送,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适龄劳动者开展技能培训,促进贫困户新生代劳动力进城进企就业、自我发展创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交汇期,消除贫困是目前迫切实现的目标。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救济式扶贫逐渐转变为开发式扶贫,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通过"造血式"扶贫模式,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提升困难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彻底脱贫,助力乡村振兴,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