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国企东风轮胎靠合资并没有看到生的希望,而双星作为一个老的国有企业入主东风轮胎后,仅仅是短短两年多的时问,就使这家负债累累的老国企重现生机。双星创出了中国企业兼并中“快鱼吃慢鱼”、“国企吃国企”、“国企VS外企”的经典案例,说明一个真理——  相似文献   

2.
袁剑 《董事会》2006,(6):6-6
在袭击了房地产市场之后,过剩的流动性终于开始正面袭击另外一个更加标准的资产市场:中国股市。从2005年12月5日的最低点算起,短短5个月的时间中,中国股市上涨了60%。这当然是令人血脉喷张的牛市。然而,仅仅在几个月之前,中国股市还是一副凄风苦雨的面孔。那么,在这冰火两重天的戏剧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郑建明 《董事会》2013,(6):41-41
立足于中国股市的"逆市场化"演进,需要强化媒体监督,引入卖空机制,构建中国股市良性循环的"双核驱动"若从1986年发行飞乐音响股票算起,中国股市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股票市值占GDP比重迅速提高,资本市场对于推动企业改制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股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行政替代市场"或"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中国在短缺经济中艰难度日,政府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而殚精竭虑,百姓为手中品种繁多的票证精打细算。但改革开放仅仅二十年,中国就迅速告别了短缺经济,市场供给出现过剩,买方市场悄然形成。而这一切,又是在许多企业经营者思想准备十分不足的情况下形...  相似文献   

5.
一家在业内属于小字辈的棉纺企业,其生产的高支精纺纱线和高档面料在雅戈尔、鲁泰、联发、溢达等国内高端客户中占有重要份额,并出口到欧美高端市场。这家仅仅成立5年的企业,其高支精梳系列纱线已经拥有了"中国名牌"称号。这家仅有35万锭规模的企业,一次性引进了200台苏拉福克曼倍捻机,一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单体倍捻生产基地;一次性引进苏拉青泽668粗纱机和360细纱机167台,成为苏拉青泽公司百年来最大的合作项目。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中,入围竞争力500强、出口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榜单。对于这样一个中国纺织业的后起之秀、一匹行业黑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的评价是:"很值得同行企业学习借鉴"。这家企业就是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三阳纺织公司。如果说公司超常规发展的经验,总经理徐建民给出了最好的诠释:"做企业,不能走寻常路。"  相似文献   

6.
尹中立 《董事会》2006,(6):22-24
中国的股市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投机时代,价值投资不再是唯一适用的投资理念。当然,新“庄家”活跃的程度取决于监管制度和监管水平的变化情况,如果监管力度迅速跟进,股市生态的演变就不会太剧烈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国股市崛起的原因难以分辨。从产业层面考虑,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正在成为国有资本继续做大做强的平台和工具。2006年,中国股市变化最大的是指数,变化最小是上市公司的内在质量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方式,但这些都不影响中国股市作为全球新兴资本市场的全面崛起。“中国股市华彩谢幕”、“股市狗年走牛运”、“登峰造极迎接2007”,2006年12月29日,中国股市结束了“狗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最有代表性的上证综合指数当天上涨了107点,收盘于2675点,比2005年12月30日的收盘点位1161点上涨了1514点,上证指数全年涨幅超过133%,中国A股市场成为全…  相似文献   

8.
当垄断者就是政府的时候,天下其实早就没了市场的法则。写(宁向东,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这篇文章的缘故是刚刚调查完一家民营企业,它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在国内同行业中撑起了一片天。而这个行业的大部分江山是由一家国有企业长期垄断的。就在这家民营企业不断盈利并且超常规成长的同时,这家巨无霸的国有企业却在持续衰退。但是,因为行业准入的限制,这家国有企业根本不担心会出局,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却日益受到限制。其实,这种情况并非偶然。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进行了30年,但中国的很多行业至今仍然没有受到真正市场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9.
CIO和股市     
股市是国家经济的缩影,其实CIO评选也是一样。这一期的“编者的话”,落笔颇有些艰难。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恰恰相反。最近股市牛性大发,上证指数一路高歌猛进,个人A股账户在2007年1月新增了大约120万个。作为财经媒体自然要着力关注,因为在发达国家,人们阅读财经杂志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就是投资——是什么能够让一个人那么渴望地去了解一家陌生的公司?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人持有或者打算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中国股市有太多东西可谈,创立的坎坷有些年头久远,抛开不谈,单是这10年来的风风雨雨就值得大书特书,例如我就对股市明星股的轮回很感兴…  相似文献   

10.
文化成为招行比制度更重要的发展基础。不久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一次创新论坛上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招商银行。”这家国内第六大银行于9月22日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上市过程中得到了投资者的大力追捧,创造了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几个第一:机构投资者的下单率为97%;国际认购超过51倍;在香港的认购超过226倍。在马蔚华看来,招行之所以受到资本市场的如此追捧就是因为“招行是一个在中国土壤上靠创新成长起来的银行”,创新贯穿了招行的发展历程,逐渐沉淀为它的基因和企业核心文化之一。招行的创新基因从它“生下来”那天就已经埋在其体内了。1…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有七亏二平一盈之说,而我们的证券市场可能有90%多的投资者是亏损的,甚至是长期亏损的。这说明我们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投资市场。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而股市却掉头下行,自2001年沪指见顶2245.44点后,直至2005年创出998.23点的8年新低方才止步。很多股民对股市失去了信心,以至于有人提出“远离毒品,远离股市”,中国股市的投资功能几近丧失。为此,恢复和培育市场的投资功能远比恢复融资功能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透视中国     
《董事会》2007,(4):16-16,18
2006年中国股票市值上升了130%。至2007年2月4日,股市又增长了22%,且沪指市值一举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然而2月27日,中国股市暴跌,一天之间万亿市值蒸发,2000亿历史天量,10年最大单日跌幅,跌停的股票接近800只,既创造了历史又被认为是触发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二”的源头。就在中国股市涨涨跌跌的同时,各种论调此起彼伏,其中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面对这样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市场,我们听谁的?  相似文献   

13.
罗培新 《董事会》2005,(9):81-82
海外资本市场近300年的历史表明.股市的核心问题,向来就是防止对市场效率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失信情绪迅速传递和蔓延。倘若股市公信力危机苗头初显而管理层未能推出得力举措.则崩盘或许就在旦夕之间。在这一历史铁律面前.无论怎样强调中国特色,我们的股市都无法例外。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管制相对严格的市场格局中,正确地做事往往要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如果从词汇学的角度对中国企业的战略描述做一个简单的梳理,“转型”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面对频频“转型”的企业,有时我们不禁要问,是根本就没有找到足以支撑长远发展的市场空间还是市场本身的变化过于迅速? 最近一两年时间,“转型”似乎又成  相似文献   

15.
寿朋 《施工企业管理》2000,(4):16-17,15
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与世贸组织最主要的成员国——美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协议,中国“入世”已为期不远了。 “入世”刚刚跨进一步,敏感的股市就立即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了一个崭新的概念。纺织、港口、运输、地产等被称为“入世受益板块”,股价迅速飚升,而汽车、金融、通信等则被称为“入世受损股板块”,  相似文献   

16.
技术改造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保持旺盛活力、增添发展后劲、走出“瓶颈”制约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要实现超常规、跃跳式发展,就必须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技改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高层次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企业在实施技术改造的过程中,除了必须遵循发展上协调、技术上先进、经  相似文献   

17.
《化工管理》2009,(8):8-10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悲观情绪在仅仅一周就从华尔街的“红马甲”蔓延到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这次“蝴蝶效应“发展之迅速始料不及,席卷了全球各个行业。对于不少企业而言,危机总是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8.
股市新动向     
我们在股市上依稀看到了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深度勾结,形成复杂经济关系的中国新一代“财团”的影子,同时也在高科技领域看到了产业与资本市场纯洁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用塑料做轴承是一个“天方夜谭”吗?也许马兴发和王路顺是这样想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易格斯在中国的生意。即使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跃居全球市场第三位的时候,易格斯仍然坚持不在中国设厂。这家血统正宗的德国企业想在中国实现怎样的“轻快成长”?  相似文献   

20.
关闭股市?     
《董事会》2005,(7):42-50
五年之前,当吴敬琏先生发表语惊四座的“赌市”论的时候,吴老先生肯定没有料到,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要比他的“赌市”论所概括的要严重得多。五年之中,德隆倒了,南方证券关了,股市丑闻迭曝,坏账如山。于是,有重量级人士发出了更为刺激的言论:关闭股市!他说,“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我们可以理解这位重量级人士“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但股市关是关不掉的。不惟是政府需要股市,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股市,几千万投资者也同样需要股市。现在的问题,不是关不关闭股市的问题,而是中国股市会不会自己垮掉的问题。在这方面,捷克股市以及其他一些市场,都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前事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