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有企业的病症及其治理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代重概括起来讲,我国的国有企业兼有两种主要的严重病症,既有“企业病”,又有“国企病”。“企业病”是指企业经营者缺乏资本营运的知识和本领、不善管理而造成的一种病症,它与所有制和所从事的行业无直接关系。“国企病...  相似文献   

2.
“白色污染”近年来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令人困扰、受到社会群起而攻之的问题。但何谓“白色污染”、“谁之过”、“如何定位”、“如何治理”等等,由于对其定义、定位在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因此众说纷纭。就此问题谈谈我们几点看法。一、何谓“白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有企业的有效公司治理,关键是建立来自于外部的制衡力量。近,我常被经理们问起:中国的公司治理概况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在我看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尽管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各种类型的中国企业在公司注册的时候都要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公司内部的实际运作过程在多数情形下都显示,这些所谓的公司治理的机构要么不能体现公司的全部权力关系,要么形同虚设。在不同类型所有制的企业中,由于权力关系在性质和内容上完全不同,因而,它们也面临着相当不同的公司治理问题。所以我认为,讨论中国公司的治理问题,必须要基于不同权力主…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它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在我国这样一个外部市场不很发达的国家,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国有企业作为后赶超时代的技术公共品的提供者、过渡时期国家控制制度变迁进程的工具和社会福利的提供者、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稳定者和公共品的提供者及克服系统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协调器,其效率状况必定呈出“从微观财务角度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全要素生产率(TFP)来看是有效率的;从微观竞争和经济比重的变化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宏观经济影响来看是有效率的;从生存竞争指标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宏观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来看却是有效率”的“悖论”状况。  相似文献   

6.
程建岗 《董事会》2013,(12):58-59
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本质上就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从世界企业历史发展的过程看,自1602年,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来,公司治理的所有进化,都离不开股东之间、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争议和冲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追求规模经济的原则,通过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逐渐从以往单一产业生产方式走上了多产业、多领域、多地域生产方式的经营之路,并按照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成为国有企业集团公司。从目前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看,尽管从法律意义上已经成为公司制企业,但是大多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与公司制的要求却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已进行公司化改制,但其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改制企业“翻牌”现象严重,造成内部制衡机制形同虚设 尽管大部分经过公司制改造的国有企业形式上明确了国有产权行使主体,但国有产权不明晰,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等固有弊端未能从根本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是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对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危害极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商业贿赂作为交易的"潜规则"正在滋生蔓延,反商业贿赂势在必行.本文就国有企业如何预防治理商业贿赂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公路“三乱”实质及其治理对策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王新政“三乱”一词作为伴随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类社会现象的总称,始见端倪于1985年国务院发出的《关于立即制止乱设卡、滥罚款、滥收费的通知》。该通知最早将公路上部分违法行为概括为乱设卡、滥罚款、滥收...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是关系国有企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方向前进的重大政治命题和重大实践课题。答好这道题,对于国有企业擦亮政治底色、挺起精神脊梁、发挥独特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断,其本质要求是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在体制、机制、制度、工作上全方位对接,进而实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经营管理各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和加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改制后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本文即是在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及修改后的《公司法》,分析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我国公司治理最大的特点,并且是制约内部人控制的重要的平衡力量。本文以2008—2010年A股披露了党委会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层人员重合与任职信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领导体制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对公司治理、董事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会"双向进入"程度与公司治理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董事会效率正相关,而"交叉任职"可以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但董事长担任党委书记不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为我国优化政企关系、党企关系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峰 《中国石化》2008,(7):30-31
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对于遏制腐败确实起到了较好的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串标”等违规违纪现象,严重破坏了建设市场的秩序。2006年9月27日,四川省发改委通报说,当年新开工项目中,“串标”、转包现象非常严重,其中47.2%有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去年修改的宪法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照宪法治国。宪法规定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宪法第七条规定 :“国有经济 ,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宪法“第七条”是 1 993年 3月写入宪法的。当时 (1 992年底 )的统计 ,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 ,国有工业占 48% ;在商业中 ,国有商业约占 30 %。现在还有多少呢 ?1 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 ,国有工业已降到只占 2 5 .5 % ,不仅低于 1 993年 ,而且远远低于建国初期 1 95 2年 (占 41…  相似文献   

16.
“入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对我国的国有企业也是如此。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封闭、半封闭的环境下依靠政府的保护发展起来的。因此,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缺乏生命力、应变力和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我们的国有企业必须对“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地分析,同时在内部管理上进行提升,使我们的国有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2035年基本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方面的改革已经铺开,国有企业作为一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已经开始了新一轮以实现国有企业功能为导向为重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革,政府对国有企业相应地一次又一次地放权,国有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应的监督却没有得到强化,导致国有企业的腐败存量不断攀升,腐败事件频发,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在社会公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对常规性的监督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抵御、惩治腐败。但是,当前全国的腐败形势严峻,国家审计机关不仅要应对政府系统的腐败,还要应对庞大的国有企业系统的腐败,其自身的力量显得明显不足。因此,本文主张通过研究探索制度创新,让社会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缓解目前国家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有企业的发展注人了巨大的活力,也给其内部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大型国有企业一般都由多个甚至多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组成,过去按计划低速运转,内部矛盾并不明显,现在各组成单位均已成为更具独立性的法人实体,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片面追求局部效益、导致分散倾向而削弱整体实力的问题。加强组织协调,防止和克服“散”的问题,在注入活力的同时增强企业内部合力,对提高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及促进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呈现出新的现象。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理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