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构成和生产率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和低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高技术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两种层次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依赖于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最高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距离,高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当生产率差距较小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较大,当生产率差距较大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主要依赖于低技术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中国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处于持续提高的阶段;对地区专业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地区专业化的发展对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中国仍处在由地区专业化推动的效率递增阶段;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地区对于自主研发成果的吸收能力,有利于自主研发技术推动作用的充分发挥,但它并没有改善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效果,甚至显现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9个省级单位在2001-2007年的TFP变化。在各省级单位相应年份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员工专业化率、对外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度、科研投入率、私有化率对于TFP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员工专业化率、私有化率与TFP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外依存度与TFP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度、科研投入率与TFP分别成负和正相关关系,但其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静态和动态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都显著地改善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效率,进而提高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在长期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抑制了中国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改善.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得到相关启示,促进...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相似文献   

6.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就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方向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负相关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正相关的。依据数据测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2007年达到这一临界值,即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第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人均GDP分别为4.9万元和1.3万元时,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达到最大值,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将下降。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品多样化模型,推演出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动力模型。采用2000—2013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结合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了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TF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城市TFP增长主要受到本市与临近城市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双重作用;城市的研发投入对自身TFP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TFP增长的影响不明显;相邻城市的人力资本对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人力资本对TFP增长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际分散化生产对参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省际工业行业数据,分析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国际分散化生产促进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在西部,国际分散化生产却有负效应;人力资本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的生产率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10.
谢菲  尹宗成 《技术经济》2011,30(3):91-95
利用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构建制度替代指标,在控制了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资本投入、科技投入三个变量后,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所得的结果仍显示制度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DEA的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之后重点考察了包括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各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11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支持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于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文章得到的政策启示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强化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农产品加工业RD投入结构和市场环境;改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我国29个省份1991-2007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短期波动的影响。得出结论:(1)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化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城市化通过创新中介效应显著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影响在沿海和内陆之间存在差异;(2)城市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的短期影响,且滞后一期影响强度大于当期,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并不产生短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而技术效率低下却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阻力.我国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导致技术效率的退化.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来提高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水平也较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引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创新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这将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形成,以提升城市化对服务业规模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渐进性特征,文章建立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价格上限规制、混合价格规制和固定利润分享规制等多种激励性规制与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期和滞后一期混合价格规制对电信业生产率的影响都不大;价格上限规制对行业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体影响较小;固定利润分享规制对电信业生产率增长的同期促进作用显著,但滞后效应的消极影响较大。据此,文章提出完善价格上限规制的制度设计、增强规制机构的独立性和加强规制司法审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30个省际区域1998年至2012年的数据,采用门槛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国际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正门槛效应的存在,即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国际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是显著负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关系由负转为无影响,然后由无影响转为正影响,正影响又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过一个更高的门槛由小变大。  相似文献   

16.
17.
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度了APEC1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04年包含CO2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首先,估计了对CO2的排放没有管制、CO2排放水平保持不变、CO2排放水平减少三种情形下的生产率指数及其成分。其次,对影响环境管制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的结论有:在平均意义上,考虑环境管制后,APEC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提高,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源泉;1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7个国家和地区至少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1次;人均GDP、工业化水平、技术无效率水平、劳均资本、人均能源使用量和开放度均对环境管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包行为,究竟是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从而减少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呢,还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组装环节,从而扩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本文在中国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平台的经济背景下,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包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外包行为显著降低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强度.与此同时,本文还给出了我国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产权制度以及要素禀赋等的结果.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我国紧迫的产业升级等问题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加主 《技术经济》2020,39(4):137-144,153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测算方法和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所得税减免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发现:所得税减免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且相对于个人所得税减免而言,企业所得税减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更大,从而证实了"所得税减免→人力资本积累或企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路径;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所得税减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在东西部地区其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政府进行结构性减税降费以刺激经济活力的政策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知识资本、知识溢出对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生产率与自身知识资本积累显著正相关;资本品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知识溢出的重要渠道;而非资本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非物化知识溢出不是有效的国际溢出渠道;较于国际知识溢出,一个地区获得的知识溢出效应主要来自于本国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