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酱油是重要的调味品,优质酱油不仅理化和卫生状况良好,而且色、香、味、体五味调和。经过多年研究,作者研究成功了优质酱油酿造新工艺,结果表明,以80%大豆和20%小麦为原料,采取双菌种制曲,先固后稀浇淋发酵原池浸出法工艺,酿造的酱油的氨基酸含量与质量显著优于日本特选酱油。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国内部分厂家为了提高产量,生产配制酱油,即用一半酿造酱油加一半盐酸水解蛋白调味液勾兑而成。这种酱油成本低,生产速度快,在市场份额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含有"氯丙醇"致癌物。该公司宁肯产量低,成本高,也不改变工艺,生产危害人体健康的酱油。他们坚持传统酿造工艺,选用脱脂大豆、小麦和新鲜芦笋等原料,从菌种选择到灌装,经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酱油的酿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料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酱油的酿造过程中,蛋白酶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酿造出的酱油的品质,在酱油生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酱油酿造中所用的蛋白酶化学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影响蛋白酶活性的因素,结合当下酱油酿造中蛋白酶的应用情况,预测了酱油酿造中蛋白酶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酱油、醋是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市场上的酱油从制作工艺上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北京市场上最常见的金狮酱油、老虎酱油等都是酿造酱油,一些味道更为鲜美的特制酱油大多是配制而成的。专家介绍,酱油不但是仅次于盐的咸味调味品,而且富含多种对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经研究证实,其主要指标氨基酸态氮是一种抗癌物质。配制的酱油为了提高鲜美口感,通常在制造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淀粉为主要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具有特殊香气、色泽红褐色、滋味鲜美的调味品,能够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增添菜肴的色泽,增加人们的食欲。从世界范围来说,中国是酱油酿造最早的国家。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民就已经掌握了酱油的酿制工艺,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酱油酿造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酿造六厂,是有着30多年的历史的老厂。现有职工400余名,拥有一支较强科技队伍和酿造行业一流的化验室及大型灭菌设备,较先进的灌装流水线,年生产、销售酱油1500余吨,醋3700吨,年创利税450万元,利润300万元,以生产金狮牌酱油而闻名的中型企业。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必然出现市场竞争,京城的酱油、醋市场竞争尤为激烈,本市、  相似文献   

7.
一、选购酱油时可参考以下几点 1.看标签认品牌。一看标签上标明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其含量不得小于0.4g/100ml。二看标签上的酱油类型是餐桌酱油还是烹调酱油,根据用途选购。三看标签上的生产方法,认清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根据个人爱好选购。四看标明的生产工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 如今购买物品很少再有排队的时候,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上的一个门市前,却常有人排队买"拓东"牌酱油,有时甚至排起"长龙",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拓东酱油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外乎是消费者看中了拓东酱油质优价廉的优势,认准了这个品牌,对这个产品情有独钟,非它不买。生产拓东酱油的厂家是谁呢?它就是云南省最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昆明酿造总厂。该厂生产的拓东酱油已成为昆明市民心中的品牌,在2001年国家"质量、生产设备"专项抽查中,该厂在云南省酱油、食醋类生产企业中是唯一"两查"合格的企业。昆明酿造总厂在保证调味品的安  相似文献   

9.
山西醋勾兑风波未完,酱油又被卷进来。近日,港媒曝出用水解植物蛋白等7种化合物可配制出可能致癌的化学酱油,与酿造酱油从口味和质感都相差无几。7种物质调出化学酱油?据香港媒体报道,这种化学酱油由7种调料和化合物勾兑而成: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  相似文献   

10.
柯峥 《中国品牌》2010,(11):36-38
以酱油著称的海天味业正是切实做到了拥有适宜酿造的自然环境、承传百年传统工艺、与时俱进加大科研和管理投入力度,从而成为同行业惟一集多项国家级重要认证于一身,质量可靠、誉满神州的一流调味品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一、继承优秀传统,巩固出口名牌产品古时候,我国流传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可见食乃万物之首,而食则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酱油即其中之一,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必需品。我国以大豆、小麦等植物性原料制作的酱油已有2000年历史。约在1200年前传到日本。随后相继流传到东南亚各地,成为东方食品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我国自解放以来,酱油酿造行业得到振兴,产品继承优秀传统,又开始了科学生产管理,出口外销发展很快。广东的珠江桥牌名牌酱油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关景奎 《华糖商情》2001,(19):37-37
近期,一系列关于酱油的事件如“出口受阻”、“酿造、配制之争”、“广式标准”以及近期欧盟考察团即将来华考察等闹得沸沸扬扬。本中,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就这些问题详细阐述了有关酱油生产、管理和出口中几个需要重点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南派酱油主要原料为豆粕,本文确定了豆粕前处理的工艺参数,在1.0 MPa的压力下,干蒸4 min后排气,在蒸汽排尽的同时,向蒸煮锅内通入10℃的0.1 mol·L~(-1)的碱液;豆粕经过前处理后,使得熟料的消化率达到92.56%,采用处理后的豆粕发酵的天然酱油,氨基酸态氮均值为1.08 g/100 mL,全氮均值为1.52 g/100 mL,与未经前处理豆粕发酵的酱油相比,分别提升10.2%与6.2%。将该技术应用于南派酱油的酿造,可提升酱油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 浙江省宁波市天天调味品酿造公司于1994年7月由宁波市酿造厂、宁波味华酿造厂、宁波酱菜厂组建而成,主要生产酱油、米醋、酱菜等产品,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该公司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该公司及其产品1998年、1999年被宁波市政府评为“三星级企业”和“名牌产品”;1999年分别被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和宁波市技术监督局授予“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金钟放心酱油”的称号;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 成都市得胜酿造厂是成都地区生产酿造调味品的主要厂家,主要生产伞塔牌系列酱油、豆瓣酱、复合调料、酱腌菜等4大类24个品种、42个规格的产品,其中麻婆豆腐调料1991年荣获中国商业部优质产品奖,一级酱油、甜面酱1995年荣获四川省食品行业优质产品奖,企业1996年荣获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奖。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调味品工业在过去十几年中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从酱油的生产工艺来讲,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已成为我国酱油工艺的主流,又提出了黑曲霉、米曲霉双菌种的前发酵工艺,同时又补充了有酵母参与的后发酵工艺,完整了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并总结出原池淋油的工艺,这些对提高酱油质量及产量起了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牛陆 《上海商业》2008,(1):52-52
坐落在奉贤南桥镇的上海鼎丰酿造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100余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以“鼎丰”品牌为注册商标的酱油、乳腐、食醋,酱品和调料等,长期以来像宝藏一样,占据着国内外消费者刻骨铭心的记忆。改革开放以来,这家公司传统文化缔结的杰出成果酿造制品与时尚嫁接,创出了全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正> 国与国的较量在企业,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在市场,市场的攻城掠地靠品牌,这是我们在“珍极”品牌的创建历程中得出的结论。 我国虽是酱油和醋的发源地,但直到建国初期,我国的酿造水平仍停留在10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为彻底改变此种状况,80年代我们编制了一个5年规划,把建设高档酱油生产线纳入了规划之中。1987年,我们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7,(24):122-122
利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提取多种优质白酒菌种.应用独创的自然深层发酵技术酿造出即“好喝又有营养”的“元一牌”中国金酒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投入产业化生产。此生产工艺流程实质是原始“酒类”诞生时的自然酿造方法.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定向选择“菌种”,以东北大米为主料加上玉米、糯米、小米、高梁等原料,人工控制原料配比、温度、用水量、环境等条件生产的。现在,“元一牌”中国金酒已经批量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酿造调味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酿造行业有不少新的课题需要研究。 一、运用现代技术,保持和发展传统特色,提高产品质量 1.运用生物细胞工程培育优良菌种。 近年来,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所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培育出沪酿3.042菌株,已在全国范围推广,现又培育出沪酿UE336及谷氨酰胺酶高产菌沪酿3.422等优良菌株,这些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