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烹饪方式对4种蔬菜中抗氧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经过不同烹饪方式处理后的总黄酮、总多酚及亚硝酸盐含量,并考察不同储存条件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经高温烹饪后,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普遍有所增加,油炒后增加最显著,而多酚类物质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下降,焯制后下降最多,叶菜因其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烹饪处理对其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韭菜、马铃薯、苦瓜分别蒸制、煮制、炒制,以Folin-Ciocalteu测总酚含量。常规烹饪使总酚增加,但高温长时加热及遇水使总酚含量降低,韭菜、马铃薯、苦瓜蒸制6 min总酚分别增加28.8%、14.5%、21.5%。煮制4 min时总酚含量分别下降60.0%、51.4%、60.8%。  相似文献   

3.
以鲜姜汁为原料,经酵母W.anomalus J12-7发酵,研究其对生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择姜汁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自变量,以抗氧化活性的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发酵工艺,确立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20mLPDA液体培养基中添加381μL鲜姜汁,接种1%种子液,28.7℃温度下培养60h,发酵后姜汁总抗氧化活性较发酵前提高约63.67%。据此,为开发高附加值鲜姜产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检疫对象病害,可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芥菜、萝卜、苤兰、芫荽、油菜等100多种栽培和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此病1996年在云南省双柏县妥甸镇菜园首次发现,现已迅速蔓延到全县各乡(镇),造成2万多亩菜地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笔者通过近年的防治试验,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肿病仅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白菜型蔬菜为主。根肿病的病菌在土壤或未腐熟的厩肥中越夏。病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一般能存活6~7年。根肿病一旦发生,危害较大,防治困难,产量和质量受损,发生严重的可以绝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前普遍认为通过饮食摄入抗氧化剂对减少机体细胞的氧化损伤,促进人体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鸡蛋的营养成分、鸡蛋中各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理以及加工、贮存条件和消化代谢过程对鸡蛋抗氧化剂的影响,为鸡蛋抗氧化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烹饪方法不仅可以使人们品尝到鲜美的食物,还可以让人们获得一定的营养,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错误的烹饪方法会大大降低食物的营养,导致人们无法从食物中获取相应的营养,从而导致食物的浪费。本文首先阐述了初加工对食物营养素的双重影响,然后分析了常用烹调方法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减少营养素损失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要求食物色香味俱全,而且对其烹饪完成后所保留的营养成分也较为关注。在日常生活中,烹饪方式多种多样,且不同烹饪方式也会对食物营养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玉米的全球第三大重要粮食作物,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是一种良好的主食来源。烹饪与加工过程涉及的化学、物理和酶作用将不同程度地改变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和消化率,同时对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马铃薯中化学物质的生物利用率。本文主要总结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加工与烹饪技术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指导其综合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0.
山药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烹饪食材,对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受不同烹饪工艺的影响,山药的功能性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文主要探讨水煮、微波及热炒工艺对山药功能性成分的影响,并对山药成分变化进行了测量,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供同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保护与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各类食物材料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利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加工成为色、香、味、形、质俱佳的菜品,更加利于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地确保人体所需的营养供给。中国的烹饪技术弘扬海内外,结合视觉与味觉的实用艺术,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的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将食物变为养生保健的佳品。但对食物材料使用不适合的加工与烹饪方法,极易造成食物中大量营养成分的流失,导致最后完成的菜品失去营养价值。因此科学合理的初加工与烹饪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食物材料中的营养成分,从而大幅度的减少食物流失营养成分。本文主要针对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保护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烹饪原料作为烹饪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一直无较大进展。那么,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影响高职烹饪原料教学的因素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职烹饪原料教学,从学校、教师、学生这三个层面进行探讨,阐述烹饪原料教学在高职烹饪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葡萄酒泡洋葱的抗氧化活性作用。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葡萄酒泡洋葱的羟基(OH)清除率及对还原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葡萄酒泡洋葱对羟基的清除率高达81.8%,同时表现出很好的还原能力。总之,葡萄酒泡洋葱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鲍鱼肉不同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选择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先以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组合对鲍鱼肉进行水解得到不同蛋白酶解物,然后以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型,比较百草枯氧化胁迫条件下不同酶解物对秀丽线虫存活能力的影响。结果:胰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组合酶解制备的鲍鱼肉蛋白酶解物得率较高;胰蛋白酶酶解物、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和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组合酶解物都具有提高秀丽线虫氧化存活率的效果,但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组合酶解物效果最好。结论:综合考虑不同酶解产物的得率和抗氧化活性,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组合酶解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石油醚(弱极性)、乙酸乙酯(中等极性)、正丁醇(强极性)三种不同萃取剂分离提取油茶籽中的抗氧化物,测定和比较不同萃取层的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和还原能力发现,活性较强部分主要分布在中等极性的乙酸乙酯层。取抗氧化活性最强的乙酸乙酯层萃取物用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剂过柱,发现抗氧化活性部分主要富集于9∶1段和6∶4段。相比于市售茶油,亚临界茶油含有更多的有效抗氧化成分并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豆腐柴叶总黄酮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豆腐柴叶总黄酮对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过氧化氢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对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及过氧化氢清除率均高于Vit C,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在总黄酮浓度为0.4 mg/mL时达93.01%,过氧化氢清除率在总黄酮浓度为0.04 mg/mL时为91.18%。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由于烹饪工具有限,所以生吃以及简单的料理是他们对食物的处理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食物的料理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除把食物变成熟的状态以外,越来越追求食物的味道以及烹饪的技巧,甚至开始考虑烹饪对于周围环境影响的方式,笔者以蒸汽低温烹饪牛排为例,探索汽低温烹饪方法所烹饪出来的牛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波纹巴非蛤酶解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类蛋白反应的机理,通过添加外源氨基酸,以游离氨基酸减少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得到如下结果:(1)酶促修饰反应的最优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最佳外源氨基酸为混合比为3∶7的半胱氨酸与赖氨酸。(2)底物浓度40%、p H 5.0、反应时间3 h、加酶量3 800 U/g、混合氨基酸添加总量0.56 g/g、反应温度34℃为最优反应条件。(3)以优化后的条件进行验证实验,得到游离氨基酸减少量为(24.05±0.24)mg/m 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24±0.46)%,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0.44±0.07)%,与预测值基本吻合。(4)酶促胁迫修饰反应后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而HPSEC结果显示反应前后产物Mr5 000 Da的占比并没有明显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氨基酸酶促修饰可提高波纹巴非蛤酶解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饮食的关注热度逐年升温,饮食理念也由过去的“温饱型”逐步向“营养型”过渡,膳食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后,中西饮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使得西餐调味技术对传统的中菜烹饪技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围绕西餐调味技术对中菜烹饪的影响及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以虎皮青椒为试验对象,分析不同烹饪方式对虎皮青椒感官品质、总酸含量和氨基酸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炒锅法虎皮青椒的感官总分最高;炒锅处理得到的虎皮青椒总酸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在氨基酸态氮方面,扒炉法含量最高,其次为炒锅。传统炒锅法虎皮青椒因其在感官评分、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等方面表现较好,因此为最佳的烹饪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