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2017年贵阳市在售的高标价且深加工的水果制品进行真实性的抽样检测,在省内首先实践相关检测技术,为市场监督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专业抽样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蜜饯、水果干制品、果酱各10批次,均含有散装和包装产品,按照SN/T 3729-2013和SN/T 4849-2017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未检出有不同于标签明示的植物源性成分的批次。结论:目前市售主流的高标价且深加工的水果制品无明显掺假和造假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17年贵阳市在售的进口三文鱼进行抽样检测,在省内首先实践相关检测技术,为市场监督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专业抽样人员进行随机抽样,餐饮、散装、包装各10批次,通过荧光PCR法进行检测,所用引物和探针根据转基因三文鱼AquAdvantage公开序列进行设计。结果:未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样品批次。结论:目前转基因三文鱼尚未大规模进入当地市场。  相似文献   

3.
《粮食流通技术》2016,(4):98-98
正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肉及肉制品、饮料、焙烤食品和乳制品等7类食品620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618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其中,肉类及其制品96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2.1%;饮料51批次,焙烤食品90批次,糖果及可可制品72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99批次,罐头87批次和乳制品125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相似文献   

4.
<正>商政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暂未检出维C银翘片问题据新华社6月20日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昨日晚间通报维C银翘片问题初步调查情况称,已对深圳同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与香港卫生署发布图片上相同批次维C银翘片进行了抽样检验,未检出非法添加成分。  相似文献   

5.
研究将转基因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基因作为靶标,内标选择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分别采用微滴式数字PCR及实时荧光PCR对标准品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实测20批次豆乳饮料转基因成份。结果显示,与实时荧光PCR相比,微滴式数字PCR对转基因筛查浓度检测低限、含量低限均较低,分别为0.04 ng/反应、0.05%,与欧盟转基因标识阈值要求符合。20批次样品中有16批次经过不同平台检测结果为阴性,1批次为阳性,3批次经过数字PCR检测获得准确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能对实时荧光PCR起到辅助检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记者报道据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第3号通报通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抽检情况的通告”内容,市场监管总局对饮料、肉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等食品安全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检,采取现场抽样和网络抽样方式在全国随机抽取样品1500批次,检出14批次样品不合格。本刊记者从通告内容获悉,此次抽检不合格食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肉及肉制品、乳制品、薯类及膨化食品等3类食品301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97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总体情况:肉及肉制品140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占2.9%;乳制品71批次,薯类及膨化食品90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不合格产品情况如下:聚美宝京东全球购专营店在京东(网站)全球购销售的标称原产自美国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了解贵州省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准确信息,及时排除包装饮用水安全隐患。方法:专业抽样人员进行随机抽样,按照GB 19298-2014、GB/T 8538-2008和GB 8538-2016对样品进行检测和结果评价。结果:815批次的包装饮用水中,共有12批次的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47%。结论:贵州省内生产和销售的饮用水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市场监管部门应引起重视,并加强对包装饮用水的质量管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检验检疫》2006,(4):57-57
自2006年1月1日起,美目开始实施《2004年食品过敏源标识和消费者保护法规》。该法规规定,除美国农业部管辖的肉制品、禽肉制品和蛋制品外,所有在美国销售的包装食品,必须符合有关食品过敏源标注要求,其中过敏源主要指以下8种产品:牛奶、蛋、鱼类、甲壳贝类、树坚果类、小麦、花生、大豆。对于鱼类、甲壳贝类、树坚果类等三类食品必须标注具体的食品名称。  相似文献   

10.
正据河南食药监局网站消息,近期,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了月饼、粮食加工品、饮料、罐头、糖果制品、蔬菜制品等6大类食品732批次样品。其中,月饼不合格样品1批次;饮料不合格样品3批次,其他类食品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启动核查处置。已经要求生产企业所在地焦作市、汝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依法查处、监督整改;经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肉及肉制品、蔬菜制品、焙烤食品、蛋及蛋制品、罐头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6类食品572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564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总体情况:肉及肉制品93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2.2%;蔬菜制品188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1.6%;焙烤食品41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4.9%;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78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3%;蛋及蛋制品60批次,罐头112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国标方法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对肉类食品检测的适用性,本文优化其样品前处理方法,验证标准中引物、探针对肉类食品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通过大量市售样品进一步确认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检测肉类食品中的牛、绵羊、猪源性成分,不适合山羊源性成...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葡萄酒中33种农药残留。按照我国国标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的方法,选取本公司2016年5月4日-5月6日的3个批次的葡萄酒进行农药残留的测定,采用丙酮/二氯甲烷超声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器对3批样品进行33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的3个批次的葡萄酒均没有检测到33种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葡萄酒中的33种农药残留,3个批次的葡萄酒均符合国家标准,未检出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4.
快消品是日常用品,依靠消费者高频次和重复的使用与消耗,并通过市场规模化来获得利润和实现价值,典型的快消品包括日化用品、食品饮料、烟草等。植物蛋白饮品是指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经加工、调配后,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例如核桃露、花生露等。植物蛋白饮料不仅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矿物质、多种维生素以及特殊营养成分。因此在追求营养、健康、安全饮食的今天,植物蛋白饮料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产品销售的模式,给传统营销带来了很大冲击,于是植物蛋白快消品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成了不少企业的选择。本文所研究的植物蛋白快消品是指植物蛋白饮品,通过分析植物蛋白快消品的网络营销现状,分析出其营销的困难之处,最后得出植物蛋白快消品网络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广东省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情况进行筛查。通过加标盲样测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LC-MS验证,该方法检出限、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在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利用该方法共检测孔雀石绿项目42 458批次,检出不合格449批次,合格率为98.9%,本文同时对这三年的孔雀石绿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广东省相关部门开展水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因测序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手段。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越来越多地在食品检测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各种动、植物源性成分的检测、食品掺假的检测、食源性微生物的检测等,未来还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而维生素是花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提取技术的改进和开发是提高维生素提取率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花生维生素的功能及应用,重点分析了花生中维生素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对花生中维生素提取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饮料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测试。应用甲醇-水提取试验样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在色谱柱上进行分离,之后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检验结果证明:饮料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在5.5 min之内能够得到有效分离,回收率在91.6%~100.3%,RSD为0.66%~2.20%,精密度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09年~2011年,汕头口岸分别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进口大豆共28批次、60.30772万吨,截获植物有害生物107种,其中国家明令禁止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9种。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进口粮谷(包括大豆)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敏感商品,又是疫情防  相似文献   

20.
1、截获有害生物疫情概况 2004年1月~12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技术中心植物检验检疫实验室共检验深圳各口岸局送检样品38001批次42414样份,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9.7%和4.5%,其中检验进境样品37310批次41577样份,检验出境样品759批次825样份。从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样品中截获有害生物866种10797批,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25.5%和17.1%。其中检出进境植物检疫一、二、三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共50种2171批。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4种10批,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27种1956批,三类危险性有害生物19种205批,检出性一般有害生物816种8624批,比去年同期增长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