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完善和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和提高实验室的市场竞争力。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40-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阪崎肠杆菌检验》。结果:采用多种鉴定方法对样品和标准菌株进行对照检测,结果为未检出阪崎肠杆菌。结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本实验室检测的能力验证样品试验结果判断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方法〕以传统标准方法为基础,与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结合使用。〔结果〕检验进口冷冻禽畜肉样品3177份,检出沙门氏菌105份。〔结论〕该方法的应用使沙门氏菌阴性样品得以快速放行,沙门氏菌阳性样品的鉴定更准确、科学,在进口动物源性食品的检验检疫工作中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两种结核菌快速检测方法在口岸卫生检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选取结核病人100例,有呼吸道症状的疑似病人50例,以罗氏L-J固体培养结果为标准,考核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分枝杆菌直接检测(MDT)在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100例结核病人标本培养后均为阳性,50例可疑者标本培养后均为阴性;100例培养阳性的标本,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出98例阳性,MDT检测出100例阳性;50例培养阴性标本,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出1例阳性,MDT未检测阳性。RT-PC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为98.04%、98.04%、99.01%、96.15%;MTD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均为100%。[结论]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较,两种方法有着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检测时间大大缩短,适合应用于口岸卫生检疫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弗尼斯弧菌(Vibrio fumissii)是引起世界范围内胃肠功能紊乱的致病菌之一,一般通过摄人生的或者未煮熟的水产品进行传播。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可靠的PCR检测方法应用于食品中弗尼斯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和结果:根据弗尼斯弧菌的toxS基因分别设计普通PCR引物及实时PCR引物、探针,建立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对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应用于384份食品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4×10^3 CFU/ml和24 CFU/ml,并于5 h内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同时对384份食品进行检测,共检出6株阳性菌株。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CR检测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应用于食品中弗尼斯弧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国标方法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对肉类食品检测的适用性,本文优化其样品前处理方法,验证标准中引物、探针对肉类食品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通过大量市售样品进一步确认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检测肉类食品中的牛、绵羊、猪源性成分,不适合山羊源性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多种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副溶血性弧菌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并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年内收集的211份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样本,以及以海水产品为主的150份食品样本作为研究材料,应用多种快速检测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检测并观察检测情况。结果:20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有1株为PCR阴性,19株3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3种检测方法中,海水产品的检出率最高,均为18.7%。结论:典型生化联合筛检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法在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能力验证计划[ACAS-PT551(2018)],确保南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具备检验该菌的能力,出具公平公正、合法有效的检验检测报告。方法:依据能力验证参试指导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快速筛查,同时按国家标准GB 8538-2016法对两个盲样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皆显示这两个盲样中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样品18-U262报出值为4600CFU/250mL,样品18-N396报出值为2 200 CFU/250 mL。结论:本次试验Z值分别为0.3和0.5,|Z|均小于2,评价结果满意,说明本实验室具备检验该菌的能力;同时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说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辅助国标法进行快速筛查,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8.
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释放的芳香胺2,4-二氨基甲苯检出率较高,检测难度大.检测标准ISO 14362-1:2017和GB/T 17592-2011技术条件存在差别,实际检测结果不一致,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为提高2,4-二氨基甲苯检测的回收率及样品检测的准确性,以阳性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对影响2,4-二氨基甲苯...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实验室对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方法:样品的前处理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检验按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编号分别为CODE0461、CODE0593、CODE0615的3份巧克力样品进行沙门氏菌检验,并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结果:CODE0461、CODE0615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CODE0593检出双相亚利桑那沙门氏菌。结论:通过此次能力验证,辽宁省食品检验检测院微生物检测所的检测能力得到了有效验证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将转基因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基因作为靶标,内标选择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分别采用微滴式数字PCR及实时荧光PCR对标准品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实测20批次豆乳饮料转基因成份。结果显示,与实时荧光PCR相比,微滴式数字PCR对转基因筛查浓度检测低限、含量低限均较低,分别为0.04 ng/反应、0.05%,与欧盟转基因标识阈值要求符合。20批次样品中有16批次经过不同平台检测结果为阴性,1批次为阳性,3批次经过数字PCR检测获得准确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能对实时荧光PCR起到辅助检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作为确证方法,采用改良型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光度检测技术检测花生及花生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并与传统型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良型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光度检测技术具有更好的准确性(检测两个阳性质控样品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5和1.28)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65%和8.97%);在与HPLC方法进行比较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检测两个加标空白花生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102.20%和101.75%。另外,与传统型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光度法比较,改良型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光度检测技术操作更为简便,检测时间由传统的25min缩短至10min,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用FQ-PCR方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制适合各层次实验室使用的,快速、准确地检测与鉴定食品中副溶血弧菌污染的定性、定量检测试剂盒.[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gyras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扩增后的特异片断制成阳性模板,绘制标准曲线.以副溶血弧菌菌株8株及同源及非同源参考菌株24株,做特异性检测;将阳性污染菌按梯度加入阴性样品为模拟样本,做敏感性检测.同时使用PE7000型定量PCR仪和国产DA620微量荧光检测仪检测.[结果]该方法有良好的特异性8株副溶血弧菌结果均为阳性,而其他24株菌株均为阴性(其中8株是弧菌科,其它15株分别来自不同的菌属);该方法有良好的敏感性阳性模板浓度与定量曲线循环阈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871.直接进行定量检测,则检测低限在102cfu/g;经过24小时增菌培养,检测低限可达2cfu/g.[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能避免常规PCR方法易污染的缺陷,在国产仪器上测试同样取得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便于基层实验室使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荧光RT-PCR快速检测技术检测鸭场环境中禽流感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荧光RT-PCR方法和鸡胚病毒分离方法,对两个禽流感发病后康复鸭场和一个健康鸭场采集的环境样品、部分健康和死鸭的拭子脏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荧光RT-PCR方法同病毒分离方法的符合情况较好,阴性符合率为100%,病毒分离检出阳性样品经荧光RT-PCR检测全部为阳性.表明该方法在检测禽流感病毒的环境释放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检出环境样品中的禽流感病毒.但其中的8份样品荧光RT-PCR显示为弱阳性或可疑,鸡胚分离的结果为阴性.推测这些样品中的病毒虽被灭活,但核酸并没有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一种供基层疾病控制和口岸检疫单位日常疫情监测使用的对水产品、食品、外环境水中的O1群、O139群和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都可进行筛检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及其通用试剂体系.以早期进行流行株的鉴定,分析外环境疫情变化.[方法]针对霍乱弧菌溶血素基因(hly)设计引物和探针,取标准O1、O139、非O1非O139群霍乱菌种各10株,其他肠道菌种21株同时做荧光PCR测试其特异性;用标准菌株系列稀释敏感度测试、实际样品稀释染菌敏感度测试、实际样品不经增菌直接检测低限实验、实际样品经过夜培养增菌检测低限实验等测试其敏感性;通过日常实际样品对方法的应用和实验室间验证考察其符合性.[结果]实验与对照菌株51株只有霍乱弧菌产生S型扩增荧光曲线,其它同源和非同源菌株均未产生S型荧光扩增曲线,设计的引物探针具有强特异性;通用霍乱弧菌实时荧光PCR试剂体系直接检测染菌样本的检测低限为103cfu/mL;对染菌样本经过夜培养增菌检测低限分别在霍乱弧菌O1群为2.1cfu/g、霍乱弧菌O139群为1.4cfu/g、霍乱弧菌非O1非O139群为3.4cfu/g;实际样本检测252例阳性检出情况与常规方法一致.实验室间验证结果同实验一致.[结论]研制的通用霍乱弧菌实时荧光PCR试剂体系具有快速、准确、实用、敏感性强的优点,值得在各检测部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前肉质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的步骤相对冗杂,为了节省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笔者改进处理方法,与GB5009.33-2016检测结果比较,实现验证方法定性、定量检测准确性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快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肉质食品中亚硝酸盐实验检测。结果:采取改进后的方法检测结果和采取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均一致。结论:改进后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不仅结果与国标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还能减轻肉质食品亚硝酸盐检测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乳清粉中蛋白质测定实验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方法:以国家标准GB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的第一法凯氏定氮法、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实验依据进行评估。结果:不确定度为0.464%,置信概率约为9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完善杏仁中氰化物测定的检测步骤,对现有方法进行优化,寻找更合适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和GB/T 5750.5-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中4种氰化物的检测方法。结果:用GB 5009.36-2016进行实验,发现测定杏仁试样在加入显色剂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浑浊,严重干扰实验的测定。将显色剂更换为异烟酸-巴比妥酸,可消除苯甲醛浑浊造成的干扰。结论:更改显色剂后,校正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达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微生物实验室大肠菌群的检验检测能力,本实验室在2016年参加了乳粉中大肠菌群的计数检验能力验证活动,试验方法依据NIFDC-PT-060《食品大肠菌群测定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编号为CODE1的样品结果为10 CFU·g~(-1),编号为CODE2的样品结果为4.4×10~4 CFU·g~(-1),编号为CODE3的样品结果为1.2×10~4 CFU·g~(-1)。z值均2,试验结果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重PCR同时检测多种转基因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多重PCR方法在反应体系中加入1对到3对引物同时检测转基因矮牵牛与阳性对照质粒中的1~3个外源基因,包括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35S启动子、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终止子(NOS)、大肠杆菌K12菌株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ptⅡ)编码基因.结果表明多重PCR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还可以有效防止假阳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检测传染性鲑鱼贫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检测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方法]根据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ISAV)Y10404的序列合成部分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T载体中,构建阳性质控品;并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阳性质控品建立SYBR-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并制作标准曲线.[结果]最佳引物终浓度为0.51μmol/L.所建立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够特异地检出ISAV;最低检出浓度为9.5× 10-8 μg/μL,其灵敏度比传统PCR高1000倍;能够从阳性样品中检出ISAV,Tm值为82.5℃.建立了标准曲线,其r2>0.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