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海波 《经济论坛》2012,(11):116-118,129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具有创新景区发展规则、促进区域低碳产业整合开发以及养成低碳生活风尚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低碳理念,分析了目前低碳景区管理面临的技术难、成本高和景区评价标准不完善、公众环保生态意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国家加大对低碳景区的支持、建立景区间的战略联盟、合理规划生态承载量、倡导全程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建英  谢朝武  陈帅 《经济地理》2019,39(6):223-231
智慧旅游设施布局是景区智慧旅游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决策问题,科学合理的布局有助于减少建设和管理成本、提高服务和运作效率以及提升游客旅游便利和满意度感知。文章在便利性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旅游便利性的结构维度,提出景区(点)便利、服务便利、功能便利和交通便利的旅游便利性理论框架,并在对"步行性指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便利性指数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智慧旅游设施布局的操作步骤包括:确定布局候选区域→面向旅游者开展便利性认知调查→计算候选布局区域的便利性指数→确定智慧旅游设施的布局结构。基于泉州古城的案例分析表明,旅游便利性的理论框架和指数模型可为智慧旅游设施布局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也可为旅游部门和景区合理配置资源及节省开支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的背景下,迅速发展的智慧景区急需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智慧景区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并系统地从八个方面分析了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将抽象的智慧景区具体化、直观化,从而给我国智慧景区的有序建设和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景区生态文明包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内容,对景区的未来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更要以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为目标,通过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普及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等,开创景区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谭锦  程乾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17-118,15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的倾向也必然使旅游业的发展走向低碳旅游。以四川贡嘎燕子沟景区为例,分析该景区建设低碳旅游景区的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基于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探索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也可作为其他景区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汪顺华 《经济师》2012,(9):232-233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旅游景区发展的新方向。安徽省绩溪县登源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具备发展低碳旅游的基础与条件,其规划建设应坚持低碳理念,走绿色、生态、环保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景区旅游管理运作模式,努力打造低碳旅游线路,力争将其打造为国家低碳旅游示范区,以促进绩溪县旅游产业转型提升,实现旅游强县目标,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关门山景区旅游资源和现有低碳旅游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客观地指出了关门山景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发展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景区发展低碳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门山景区低碳旅游发展的建议。通过景区的低碳发展,让旅游者通过旅游亲身体验低碳生活,推动低碳教育,传达低碳理念,为打造低碳城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葛军莲  顾小钧  龙毅 《生产力研究》2012,(5):183-184,225
智慧景区建设是我国旅游景区未来的发展之路。利益相关者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文章总结数字景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智慧景区的内涵,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绘制智慧景区利益相关者图谱,分析智慧景区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阐述智慧景区应开展的业务内容,以此为据,重点探讨如何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架构智慧景区各类智能服务系统,满足智慧景区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景区有序经营和管理,提升景区游客满意度,实现景区产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在"低碳生活"的时代背景下,低碳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低碳旅游的内涵是什幺?作为整个旅游活动中重要环节的旅游景区应如何适应游客新的需求,彰显景区社会责任,打连"低碳景区",实现景区长远发展?为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前进,我国的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业在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将旅游与地产相结合形成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的重点。而现在旅游景区的建设多是资源依托型,其建筑更是消耗能源的主要方面,已经不适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章结合生态旅游及绿色建筑的理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研究两个理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秦皇岛生态节能示范区的建设实践,比较其与普通景区的节能优势,重点落实于关键性节能技术的探索和总结。将绿色建筑的思想应用于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广泛推广绿色建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与建筑相关的碳排放问题相当严峻。因此,日本把建设低碳建筑作为发展低碳社会的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了日本对"节能法"的修正、建立节能表彰制度、开展节能活动促进建筑节能的情况;进而,阐述了日本建筑企业追求"生态且经济"、"建筑全寿命周期节能减排"等先进理念以及为节能减排而建立的专门机构发挥的作用;最后,重点分析了日本建筑企业为建设低碳建筑所进行的创新实践及其取得的良好效果,如:节能水喷雾冷却系统、空调生态通风管道等。日本建设低碳建筑的举措取得了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约132kg~CO_2/年降低到68kg-CO_2/年的显著效果。日本的经验将对我国推进低碳建筑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初步介绍了低碳、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依据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创建低碳旅游景区,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实践低碳旅游行为,为创建低碳城市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稳步迈进,大规模的热带雨林景区开发和相对滞后的景区开发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使得进一步完善热带雨林景区开发中的自然环境保护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海南热带雨林景区概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环境问题和原因。提出海南热带雨林景区开发必须转变开发观念和开发方式,走生态旅游之路;制定科学合理的景区规划,从开发源头控制生态影响和环境保护;进行科学的景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紫鹊界梯田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鹊界梯田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其天然的自流灌溉系统堪称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通过对紫鹊界梯田景区现状的考察,客观分析了在紫鹊界梯田景区实行生态旅游将面临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保持原生态美与突出特色的矛盾和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利益再分配的矛盾,并探讨了合理开发景区的基本对策:确保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景区生态旅游最佳容量,确定开发的规模;以梯田自然景观为背景,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发展模式及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美田 《经济地理》2011,31(11):1948-1951
主题公园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热点内容之一.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发展的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旅游+地产"模式、"旅游城"模式、"连锁"模式和"文化+科技+生态"模式.新时期华侨城主题公园创新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推进国际化、拓展产业链、加强节能环保及建设智慧景区等.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狼牙山风景区的基本条件,结果发现:旅游接待设施是景区旅游开发的关键,而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系统干扰最大.为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和当地经济发展,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以"预防为主"为原则,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通过采取措施适当控制环境容量和人为破坏影响,保持区域自然生态体系的自我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7.
偏远型景区的旅游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文章以三江源达那河谷景区为例,建立了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通过游客问卷调查对层次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游客访问便捷度"差是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研究认为"景区建设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忽略了对"游客访问便捷度"的提高,而"市场建设导向"模式致力于"访问便捷"这一市场条件的建设,更符合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景区城镇的生态经济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区城镇与景区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中国景区城镇虽然类型多样,但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经济系统,其系统结构、服务功能及人流、能流、物流、资金流等都有一些共通的特点,当前中国景区城镇的生态经济建设,主要存在规划水平不高、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不完善、地方与民族文化特色不鲜明、环境保护较差以及市民生态意识偏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内蒙古旺业甸旅游景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提出生态低碳的理念,探索工程规划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本文将工程规划分为四个系统,分别引入中水回用、人工湿地、雨水收集等方式的排水系统,沼气工程、太阳能工程、地源热泵工程等能源系统,垃圾分类、生态厕所的环保系统以及智能化系统,并提出系统细节的处理措施,提高景区工程规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生态效率能够为旅游景区提供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影响评估,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评依据。选取西安市华山风景区与华阴市大唐芙蓉园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基于2012年"十一"黄金周调查数据对华山风景区和大唐芙蓉园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景区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华山风景区与大唐芙蓉园的生态效率分别为1.321 0和0.461 0,即山岳生态景观型景区的生态效率高于人文主题公园型景区的生态效率;(2)从两景区的产出价值来看,华山风景区经济与生态价值高于大唐芙蓉园,华山社会价值低于大唐芙蓉园;(3)从社会-生态投入角度可看出,华山风景区经济、社会及生态投入均高于大唐芙蓉园。最后为旅游景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